芳香养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103发布日期:2019-04-13 00: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芳香养生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芳香养生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物质的丰富程度逐年递增,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状况。由于芳香物质能够诱导人体身心产生愉悦感和舒适感,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消炎杀菌和保养皮肤,因此芳香物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芳香物质是不同类型的天然芳香植物精油,通过吸入、涂覆或者沐浴等方式被人们所使用。常规的芳香物质使用方法是在房间内或者封闭装置内使用,当需要更换不同香型的芳香物质时,需要开窗开门或者打开封闭装置以进行长时间的通风,避免不同的芳香物质所挥发的气味发生混合而导致气味不单纯,影响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芳香养生舱,能够通过芳香雾化装置释放芳香气雾,芳香雾化装置具有可拆装更换的杯体,能够实现不同芳香液体的快速更换,缩短更换周期,节省更换时间。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芳香养生舱,其包括:

舱体,具有供人活动的容纳部,舱体包括形成容纳部的内表面以及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外表面;芳香雾化装置,位于容纳部内,芳香雾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杯体,装置主体设置于内表面,杯体用于盛放待雾化的芳香液体;其中,装置主体包括杯座以及雾化部件,杯座具有气雾通道,杯体与杯座可拆卸连接,杯体与杯座相连接时,杯体通过自身开口与气雾通道相连通,雾化部件能够使杯体内的芳香液体雾化形成芳香气雾,芳香气雾通过气雾通道进入容纳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杯体与杯座的连接处密封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杯座包括密封圈,杯体与杯座连接时,杯体的杯口抵压于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杯体的杯口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杯座包括用于接收杯口的接收孔,接收孔与气雾通道相连通,杯座上形成接收孔的表面具有第二连接部,杯体的第一连接部与杯座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螺纹连接;或者,第一连接部为卡扣,第二连接部为卡槽,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杯座包括设置于气雾通道内的支座,雾化部件包括射流雾化管以及与射流雾化管相连接的气源,射流雾化管的一端与支座可拆卸连接,射流雾化管的自由端能够伸入杯体内,以浸入待雾化的芳香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雾化部件还包括连通射流雾化管和气源的管道,以及设置于管道上的流量调节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装置主体包括固定支架,杯座与固定支架可拆卸连接;和/或,装置主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芳香养生舱还包括设置于容纳部内的座椅,座椅包括头枕,芳香雾化装置与头枕相对应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芳香养生舱还包括供氧管道,供氧管道用于向容纳部内输送氧气,气雾通道与供氧管道相连通,以使芳香气雾与氧气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具有封闭式容纳部的舱体以及设置于舱体内的芳香雾化装置。芳香雾化装置能够释放芳香气雾,以对进入到舱体内的使用人员进行刺激诱导,使使用人员的人体身心产生愉悦感和舒适感,同时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消炎杀菌或保养皮肤。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杯体。当需要使用不同的芳香液体时,只需将杯体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并在杯体内盛放相匹配的芳香液体或者直接取用盛放相匹配的芳香液体的另一杯体再安装于装置主体即可完成不同芳香液体的更换。这样,不再需要对舱体进行通风换气或者更换整个芳香雾化装置,有效提高芳香液体更换工作效率,提升使用过程满意度和舒适度,同时也避免了不同的芳香液体之间发生气味干扰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舱体;11、容纳部;

2、芳香雾化装置;

21、杯体;21a、第一连接部;

22、杯座;221、气雾通道;222、密封圈;223、接收孔;224、第二连接部;225、支座;

23、射流雾化管;231、输气管;232、吸液管;

24、流量调节件;

25、固定支架;

3、座椅;

4、供氧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舱体剖视结构。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分解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连接结构。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的杯体和杯座分解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用于人体保健。使用人员可以在该芳香养生舱内进行预定时间的休息,以缓解疲劳或提高身心愉悦度。本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芳香气雾,以诱导人体身心产生愉悦感和舒适感,同时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消炎杀菌或保养皮肤。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包括舱体1。舱体1具有供使用人员进出舱体1的进出口以及能够打开或封闭该进出口的舱门。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舱体1内处于封闭状态,以使舱体1内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离,便于在舱体1内释放氧气或芳香物质。舱体1具有供使用人员活动的容纳部11。舱体1包括形成容纳部11的内表面以及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还包括芳香雾化装置2。芳香雾化装置2能够向舱体1的容纳部11内释放芳香物质。根据每个使用人员的不同喜好,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2能够释放不同的芳香气雾。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2包括装置主体以及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杯体21。芳香雾化装置2通过装置主体设置于舱体1的内表面。杯体21用于盛放待雾化的芳香液体。本实施例的芳香液体,可以是例如薰衣草精油、蔷薇精油、甘菊精油、迷迭香精油或者沉香精油等天然植物精油。

本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可以配套使用一个杯体21,使用同一个杯体21盛放不同的芳香液体。在更换不同成分的芳香液体时,将杯体21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对杯体21进行预清洗和消毒,以消除杯体21上残留的芳香液体,避免不同的芳香液体气味互相干扰,影响体验。另外,不再需要对舱体1进行通风换气或者更换整个芳香雾化装置2,有效提高芳香液体更换工作效率,提升使用过程满意度和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可以配套使用多个杯体21,每一个杯体21用于盛放一种芳香液体。在需要更换不同成分的芳香液体时,只需要将装置主体上安装的杯体21取下,再取用盛装对应成分芳香液体的杯体21安装于装置主体上即可完成不同成分芳香液体的更换工作。这样,一方面,根据不同使用人员的喜好,能够通过更换杯体21来快速更换芳香液体,减少芳香液体更换工作难度,提高更换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需要对杯体21进行预清洗晾干处理工作,各个杯体21内可以直接盛装相对应的足量的芳香液体,减少芳香液体添加次数,减少添加过程中芳香液体挥发量;再一方面,不再需要对舱体1进行通风换气或者更换整个芳香雾化装置2,有效提高芳香液体更换工作效率,提升使用过程满意度和舒适度。

在需要使用芳香养生舱时,首先取用盛装有符合使用人员喜好的芳香液体的杯体21,并将杯体21安装于装置主体上。然后启动芳香雾化装置2,待使用人员进入舱体1内后,关闭舱门。在不需要使用芳香养生舱时,将杯体21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并进行密封保存,避免杯体21内的芳香液体发生自然挥发而浪费。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主体包括杯座22以及雾化部件。杯座22具有气雾通道221。杯体21与杯座22可拆卸连接。杯体21具有杯身以及杯口。杯体21的杯口具有开口。在杯体21与杯座22相连接时,杯体21通过自身开口与气雾通道221相连通。雾化部件能够使杯体21内盛放的芳香液体雾化形成芳香气雾。芳香气雾通过气雾通道221进入容纳部11,以供使用人员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杯座22和杯体21在竖直方向上布置,杯体21处于杯座22的下方。杯体21内的芳香液体形成芳香气雾后,在上升气流的吹动下,更快地从杯座22上的气雾通道221挥发出去,相对地减少芳香气雾在杯座22上形成气雾通道221的表面上发生凝结时的残留量。

本实施例的杯体21与杯座22的连接处密封配合,杯体21和杯座22的连接处不会出现缝隙。这样,一方面,避免外部气体进入气雾通道221而与芳香气雾发生混合,影响芳香气雾的纯净度;另一方面,避免芳香气雾部分地从连接处发生泄漏,而减少从气雾通道221的出口排放量,降低芳香气雾的作用效果;再一方面,避免外部粉尘或微小颗粒物通过间隙而进入气雾通道221,并降落至芳香液体中而影响芳香液体的品质或雾化效果,或者,外部粉尘或微小颗粒物与芳香气雾发生混合,影响芳香气雾的纯净度,不利于人体健康。

在一个实施例中,杯座22包括密封圈222。密封圈222的中心孔与气雾通道221相对应设置。杯体21与杯座22连接时,杯体21的杯口抵压于密封圈222上,以压缩密封圈222,从而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良好的密封。可选地,密封圈222的材质可以是食品级硅胶或橡胶,保证良好密封效果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无害。

本实施例的杯体21的杯口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a。杯座22包括用于接收杯口的接收孔223。该接收孔223与气雾通道221相连通。杯座22上形成接收孔22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24。接收孔223能够辅助杯体21准确定位于杯座22的预定位置,提高杯体21与杯座22的连接效率。杯体21的杯口收容于杯座22的接收孔223内,且杯口的第一连接部21a与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连接。杯体21和杯座22的连接处位于杯座22的内部,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有效阻挡外部粉尘或微小颗粒物。可选地,接收孔223的底部设置密封圈222,在杯口收容于接收孔223内时,杯口抵压于密封圈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杯体21的杯口外周表面设置第一连接部21a,且第一连接部21a为外螺纹。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为内螺纹。杯口通过第一连接部21a与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螺纹连接。杯口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a和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加工制造方便,且两者连接状态稳定。杯口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a和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拆装速度快,效率高。另外,第一连接部21a和第二连接部224螺纹连接后,两者之间能够构造成迷宫式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杯体21与杯座22的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杯体21的杯口外周表面设置第一连接部21a,且第一连接部21a为卡扣。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为卡槽。杯口通过第一连接部21a与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卡接连接。杯体21的杯口插入杯座22的接收孔223内。在杯口收容于杯座22的接收孔223时,杯口的第一连接部21a能够卡入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从而实现两者的连接固定。在需要更换杯体21时,对杯体21施加拉力,以使杯口的第一连接部21a从杯座22的第二连接部224内退出,从而使两者分离。这样,杯体21和杯座22通过插拔的方式即可快速完成两者的拆装操作,提高更换杯体21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卡扣的结构是设置于杯口的凸起或弹性卡脚。凸起或弹性卡脚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或弹性卡脚围绕杯口等间距设置。在杯口收容于杯座22的接收孔223时,凸起或弹性卡脚能够卡入卡槽内,以实现杯体21和杯座22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杯座22包括设置于气雾通道221内的支座225。支座225与杯座22上形成气雾通道221的表面相连接。可选地,气雾通道221为圆孔。支座225为悬臂结构,以减少占用气雾通道221的空间,避免对芳香气雾的流动造成阻挡。本实施例的雾化部件包括射流雾化管23以及与射流雾化管23相连接的气源。射流雾化管23的一端与支座225可拆卸连接。射流雾化管23的自由端能够伸入杯体21内,以能够浸入待雾化的芳香液体。在气源的作用下,射流雾化管23能够将芳香液体变成芳香气雾。

在芳香雾化装置2使用一定时间后,将射流雾化管23从支座225上拆除,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这样,一方面,避免射流雾化管23上残留过多的不同成分的芳香液体而对正在使用中的芳香液体成分造成气味干扰;另一方面,避免射流雾化管23上残留的芳香液体滋生细菌,从而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射流雾化管23与支座225之间为螺纹连接,连接状态稳定可靠,且两者连接过程简单易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射流雾化管23包括一体式结构的输气管231以及吸液管232。输气管231的自由端与支座225可拆卸连接。吸液管232的自由端能够穿过杯口的开口并浸入芳香液体中。输气管231包括锥形出气孔。吸液管232包括与出气孔相垂直的锥形出液孔。输气管231的出气孔的出口与吸液管232的出液孔的喷口相互靠近设置。当气源泵入输气管231的气体从锥形出气孔高速喷出时,会使出液孔喷口附近区域产生低压区,从而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吸液管232吸入杯体21内的芳香液体。芳香液体高速从出液孔的喷口喷出时,芳香液体从液体变成雾状流体,以形成芳香气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源包括气泵以及电源。雾化部件包括连通射流雾化管23和气源的管道,以及设置于管道上的流量调节件24。气源可以与舱体1相互独立设置,例如将气源放置于远离舱体1的区域,仅通过管道与射流雾化管23相连通。这样,气源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处于舱体1内的使用人员造成影响,同时气源使用的电源与舱体1保持安全距离,使得芳香雾化装置2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用电安全隐患,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将气源外置,也能够进一步使得芳香雾化装置2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舱内空间小。

本实施例的流量调节件24能够调节泵入到射流雾化管23的气体流量,从而准确控制芳香液体的雾化量,便于使用人员根据自身所需调整芳香液体的雾化量。同时,通过流量调节件24精准控制芳香液体的雾化量,能够避免不必要地浪费芳香液体,降低使用成本。可选地,流量调节件24为流量调节阀,可以是手动调节阀,也可以是自动化控制调节阀。

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2的装置主体还包括固定支架25。杯座22与固定支架25可拆卸地连接。由于使用人员不同,因此导致杯体21经常更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杯座22上形成气雾通道221的表面上会残留不同成分的芳香液体。残留量超标后,会对后续使用的芳香液体造成气味干扰,影响使用效果和体验。因此,在芳香雾化装置2使用一定时间后,将杯座22从固定支架25上拆除,并对其单独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一方面,消除由于杯座22上形成气雾通道221的表面残留过多的不同成分的芳香液体,而对正在使用中的芳香液体成分造成气味干扰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避免杯座22形成气雾通道221的表面上残留的芳香液体滋生细菌,从而保证芳香雾化装置2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支架25上设置有定位凹部。杯座22的一部分与定位凹部形状相匹配,以能够与定位凹部对接定位。杯座22上设置有螺纹孔。定位凹部上设置有贯通孔。在杯座22定位于固定支架25上后,使用螺钉穿过贯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杯座22和固定支架25连接固定。或者,杯座22上设置有卡扣,固定支架25上设置有卡槽,杯座22和固定支架25通过卡接方式连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主体可拆卸地设置于舱体1的内表面,以便于定期对装置主体进行维护或检修。可选地,舱体1包括设置于内表面上的安装支架。装置主体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连接固定。或者,安装支架上设置插槽,装置主体上设置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板。装置主体的插板能够插拔于安装支架的插槽,以实现装置主体在安装支架上灵活拆装。插槽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槽体,也可以是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槽体。

可选地,安装支架还包括承托板。装置主体与安装支架连接固定后,承托板位于芳香雾化装置的下方,以承托整个芳香雾化装置的重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还包括设置于容纳部11内的座椅3。座椅3包括头枕。使用人员坐于座椅3上时,头部大致枕靠在头枕上。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2与头枕相对应地设置。这样,从芳香雾化装置2排放出的芳香气雾能够最快地、最大量地被使用人员呼吸到,同时芳香气雾从人体的头部朝脚部缓缓流动,以有效地覆盖人体的大部分裸露皮肤,避免芳香气雾浪费,同时使得芳香气雾达到最佳效果,提升使用过程满意度和舒适度。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还包括供氧管道4。供氧管道4用于向容纳部11内输送氧气,以供使用人员吸入适量的氧气而提高自身新陈代谢速度,缓解疲劳。供氧管道4能够向容纳部11内输送常压氧气或高压氧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芳香雾化装置2的气雾通道221可以与供氧管道4相连通,以使芳香气雾能够进入供氧管道4并与氧气发生混合,然后一同通过供氧管道4的出口释放到容纳部11内,便于使用人员将芳香气雾和氧气一同吸入,共同作用于人体,提升保健效果以及使用过程舒适度。供氧管道4的出口与座椅3的头枕相对应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芳香养生舱,具有封闭式容纳部11的舱体1以及设置于舱体1内的芳香雾化装置2。芳香雾化装置2能够释放芳香气雾,以对进入到舱体1内的使用人员进行刺激诱导,使使用人员的人体身心产生愉悦感和舒适感,同时有助于调节人体自身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消炎杀菌或保养皮肤。本实施例的芳香雾化装置2包括装置主体以及与装置主体可拆卸连接的杯体21。当需要使用不同的芳香液体时,只需将杯体21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并在杯体21内盛放相匹配的芳香液体或者直接取用盛放相匹配的芳香液体的另一杯体21再安装于装置主体即可完成不同芳香液体的更换。这样,不再需要对舱体1进行通风换气或者更换整个芳香雾化装置2,有效提高芳香液体更换工作效率,提升使用过程满意度和舒适度,同时也避免了不同的芳香液体之间发生气味干扰的情况。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