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156发布日期:2019-07-27 11:10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的领域,尤其涉及氧气气囊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收治的病人中,患者出现阴囊水肿、阴会水肿,并伴随红斑、渗液、脱皮等现象时,常常采用红外照射、热敷治疗,治疗效果不好,护理时两腿需保持分开,使患部与空气接触,病人双腿无法自主长期保持分开状态。

病人长期卧床,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压疮,压疮治疗需要保持患部清洁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托起患部,使患部与空气自然接触,未发现主动向患部供氧帮助患者恢复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一种氧气气囊,可辅助患者两腿分开,并对患部持续供氧,持续供氧可保持局部组织干燥,使表皮血管扩张,促进患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细胞钠泵运转,促进水肿消退,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氧弥散,加快炎症的吸收,帮助患有阴囊水肿、会阴水肿、压疮等疾病的患者康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氧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连接管和供氧装置,所述气囊本体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与供氧装置供气口相连,所述气囊本体表面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本体上下两面均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气囊本体为血压袖带内部充气袋。

优选的,所述气囊本体上下两面的排气孔各有12~15个,均匀分布在上下表面,相邻两个排气孔之间间隔2cm。

进一步的,气囊本体上下两面的排气孔关于与上下两面平行且穿过气囊本体中心的平面对称。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孔径为1.2mm。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气囊置于患者两腿之间,辅助患者两腿分开,增大患部与氧气接触面;

2、气囊通过排气孔持续供氧,利于保持局部组织干燥,氧气使表皮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细胞钠泵运转,促进水肿消退,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状态,促进新陈代谢;

3、氧气气囊冲气氧压较大,增加氧弥散,加快炎症的吸收;

4、气囊上下表面均有排气孔,即使气囊发生旋转、位移,仍能保证对患部供氧;

5、气囊可采用废弃血压袖带内部充气袋,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6、气囊结构简单,存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气囊本体、2-连接管、3-供氧装置、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氧气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连接管2和供氧装置3,气囊本体1采用血压袖带内部充气袋,所述气囊本体1进气口通过连接管2与供氧装置3供气口相连,供氧装置3的氧流量调节为6-8L/分,湿化瓶不要装水,使气囊本体1内部充满干燥氧气,气囊本体上下表面各有12~15个排气孔4,排气孔4孔径为1.2mm,相邻排气孔4间隔2cm,气囊本体1内氧气通过排气孔4排出,向患部持续提供干燥氧气;用于治疗阴囊会阴水肿时,气囊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两腿分开,使患部与氧气充分接触。

所述排气孔4由气囊本体1未充气时针扎而成,针扎时,直接贯穿气囊本体1上下表面,在上下表面形成大小相同,位置对称的两个排气孔4。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