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044发布日期:2019-04-09 22:00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



背景技术:

本课题组长期从事小鼠血液系统肿瘤研究,需要定期采集多只小鼠的外周血样本进行流式检测以追踪病情发展。采血前需要用吹风机或者热水浴法等使尾静脉充盈便于采血,然后在尾静脉远端减去一小段,并多次手动捋尾静脉采集血液样本。目前可投入使用的采血装置,虽能极大地提高固定小鼠的方便性,但无法全程使尾静脉保持充盈,且采血仍需人工重复劳动。

中国专利文献:CN106725527A,公开日:2017.05.31,公开了一种小鼠下颌下静脉采血方法,属于血液采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鼠固定后,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所述采血部位为小鼠头部下颌骨后方咬肌边缘颌下静脉丛血管处;2)将柳叶刀垂直扎入采血部位,顺时针转动90°,拔出柳叶刀,收集血液。

中国专利文献:CN202654260U,公开日:2013.01.09,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和采血的辅助装置,包括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的管体,包括用于固定管体的底座,底座为空心底座,管体固定在底座上,管体包括管壁、管底和敞开的管口,管底上设置有开口,管壁上沿轴向设置有沟槽,沟槽与开口相连通。

中国专利文献:CN2303624Y,公开日:1999.01.13,公开了一种静脉采血装置,包括针头、针管、一次性血袋,所述的一次性采血袋置于一密闭的容器中,容器的器壁上有两开口,其中一开口连一负压泵,在负压泵和容器之间或在容器上安装负压表和负压调节阀;另一开口处设置一带孔道的密封活塞,一次性血袋的进血管通过孔道与针管相连。

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所述的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包括底座、前端固定块、小鼠固定器、电动转轮、后端滑动块、鼠尾固定夹、定位销和加热灯;所述的底座为长方体板状,在所述底座上面的后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梯形导轨,在两条梯形导轨之间设有一排定位槽;在所述底座上面的前部安装有前端固定块,在所述前端固定块的上面固定连接有小鼠固定器和鼠尾固定夹;所述的小鼠固定器由瓶身和瓶盖组成;所述的瓶身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状,在所述瓶身的尾部开设有鼠尾孔,在所述瓶身的侧面设有一条贯穿瓶身的鼠尾通道;所述瓶身的瓶口处套有瓶盖;

在所述底座上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转轮;所述的电动转轮由转轮、支架、橡胶夹组成;所述转轮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支架,在所述转轮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六对橡胶夹;

在所述底座上面的梯形导轨上安装有后端滑动块;所述后端滑动块的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梯形槽,在所述后端滑动块上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鼠尾固定夹,在鼠尾固定夹的后部设有EP管槽;在所述后端滑动块上面的后端设有贯穿后端滑动块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中插入定位销;在所述后端滑动块上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灯;所述的加热灯由红外灯头、方向调节装置、伸缩杆组成;所述的伸缩杆一端和后端滑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方向调节装置,在所述方向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红外灯头。

所述的梯形槽和所述的梯形导轨吻合。

所述的EP管槽中插入EP管。

所述的后端滑动块可以在梯形导轨上左右滑动。

所述的定位槽和定位销结合,用于固定后端滑动块。

所述的伸缩杆长度可以进行调节,所述的方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红外灯头的加热方向。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提供的采血方法快速、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的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将捋鼠尾这一重复动作机械化,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量;量化后投入实验,可以同时进行多只小鼠的尾静脉采血,减轻人力消耗,减少实验耗时。

3、本实用新型的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用电动转轮代替捋鼠尾这一重复动作,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可根据鼠尾长度调整前端固定块和后端滑动块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小鼠,合理使用红外灯泡,既可全程保持静脉充盈,又可避免低温烫伤,便于较大量外周血的采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小鼠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电动转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后端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与EP管、小鼠尾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底座

11、梯形导轨

12、定位槽

2、前端固定块

3、小鼠固定器

31、瓶身

311、鼠尾孔

312、鼠尾通道

32、瓶盖

4、电动转轮

41、转轮

42、支架

43、橡胶夹

5、后端滑动块

51、梯形槽

52、EP管槽

53、定位孔

6、鼠尾固定夹

7、定位销

8、加热灯

81、红外灯头

82、方向调节装置

83、伸缩杆

9、EP管

10、小鼠尾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底座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包括底座1、前端固定块2、小鼠固定器3、电动转轮4、后端滑动块5、鼠尾固定夹6、定位销7和加热灯8;所述的底座 1为长方体板状,在所述底座1上面的后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梯形导轨11,在两条梯形导轨11之间设有一排定位槽12;在所述底座1上面的前部安装有前端固定块2,在所述前端固定块2的上面固定连接有小鼠固定器3和鼠尾固定夹 6。

请参照附图3、附图4,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小鼠固定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电动转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小鼠固定器3由瓶身31和瓶盖32组成;所述的瓶身3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状,在所述瓶身31的尾部开设有鼠尾孔311,在所述瓶身31的侧面设有一条贯穿瓶身31的鼠尾通道312;所述瓶身31的瓶口处套有瓶盖32;在所述底座1上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转轮4;所述的电动转轮4由转轮41、支架42、橡胶夹43组成;所述转轮41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支架42,在所述转轮4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六对橡胶夹43。

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后端滑动块结构示意图。在所述底座1上面的梯形导轨11上安装有后端滑动块5;所述后端滑动块5的底面设有两条平行的梯形槽51,在所述后端滑动块5上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鼠尾固定夹6,在鼠尾固定夹6的后部设有EP管槽52;在所述后端滑动块5上面的后端设有贯穿后端滑动块5的定位孔53,所述的定位孔 53中插入定位销7;在所述后端滑动块5上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灯8;所述的加热灯8由红外灯头81、方向调节装置82、伸缩杆83组成;所述的伸缩杆83 一端和后端滑动块5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方向调节装置82,在所述方向调节装置82上连接有红外灯头81。

所述的梯形槽51和所述的梯形导轨11吻合;所述的EP管槽52中插入EP 管9;所述的后端滑动块5可以在梯形导轨11上左右滑动;所述的定位槽12 和定位销7结合,用于固定后端滑动块5;所述的伸缩杆83长度可以进行调节,所述的方向调节装置82用于调节红外灯头81的加热方向。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6,附图6是一种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与EP管、小鼠尾结合的示意图。

所述小鼠尾静脉自动采血器的使用过程及方法:

首先将EP管9中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接着将EP管9插入EP管槽52中;然后提着小鼠尾10将小鼠从小鼠固定器3的瓶口处装进小鼠固定器3里,将鼠尾从后端的鼠尾孔311穿出;接着用前端固定块2上的鼠尾固定夹6将小鼠尾10的尾根部固定;接着小鼠尾10穿过一对橡胶夹43之间,尾尖部固定于后端滑动块5上的鼠尾固定夹6上;由于后端滑动块5可以在梯形导轨11上左右滑动,所以可根据小鼠尾10的长度调整前端固定块2和后端滑动块5之间的间距,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小鼠;同时定位槽12和定位销7结合,可以对前端固定块2和后端滑动块5之间的间距进行锁定;接着通过调节伸缩杆83,和方向调节装置82将红外灯头81的加热方向对准小鼠尾10;操作人员可将手放在小鼠尾10的附近,当觉得接近人体温度时,可把红外灯头81稍向外翻转,避免过热灼伤小鼠尾10,同时又可以持续使尾静脉扩张。接着减去一小段(约 2mm)小鼠尾10鼠尾末端,血液会流入EP管9中;然后打开电动转轮4,电动转轮4的机械转动代替捋小鼠尾10的重复动作。捋出的静脉血将直接滴入固定好的EP管9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