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镇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984发布日期:2019-02-22 22:1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镇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镇痛器,用于对婴幼儿肌肉注射时起到镇痛作用。



背景技术: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是婴幼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由于婴幼儿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疼痛比较敏感,容易产生紧张害怕心理,在肌注过程中不断挣扎抵制治疗,给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极大的降低了注射护理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583035.2公开了一种包括按压片和多个突出针的注射镇痛器,所述按压片的一侧朝内部延伸设有一凹槽,所述按压片的中心位于所述凹槽内;多个所述突出针均设于所述按压片的一侧,所述突出针与所述按压片一体成型。通过在凹槽内的区域进行注射,并使按压片上的突出针压迫需注射的皮肤区域,从而产生刺激作用,使得疼痛传递纤维对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形成闸门控制效应,使得疼痛闸门暂时关闭,有效地降低了婴幼儿肌肉注射时所产生的疼痛感。但是,该专利采用的突出针数量众多,加工不方便,而且每个突出针与婴幼儿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小,每个突出针产生的刺激作用较为分散,刺激效果有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591539.3公开了一种注射镇痛器,包括按压片、拉带,所述的按压片一端面上设有突出针,另一端面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毛面,所述的毛面至少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穿刺孔两侧;所述的拉带两端各设有与毛面配合贴紧的钩面。该专利仍然采用数量众多的突出针,每个突出针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因此也存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583035.2中的类似缺点,此外,该专利还要设置拉带和毛面,结构比较复杂,临床使用时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降低疼痛感、便于加工、提高按压片与婴幼儿皮肤接触面积的注射镇痛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镇痛器,包括按压片,所述按压片呈板状结构,在所述按压片一侧上分布着多个沿着所述按压片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花朵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片分布着多个沿着所述按压片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和中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片的左端、右端、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凹槽,分别称为左凹槽、右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凹槽的深度大约为按压片的上下外边缘之间距离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花朵状凸起的数量为3~16个。

进一步地,所述花朵状凸起具有多个花瓣状结构,每个花瓣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位于最外边的弧形凸起;圆形凸起;位于所述圆形凸起和所述花朵状凸起的中心位置之间的几何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花瓣状结构绕着所述花朵状凸起的中心位置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几何凸起为线性结构、曲形结构或者为两者的组合。

进一步地,多个微凸起分布在所述穿孔、所述中心孔、所述左凹槽、所述右凹槽、所述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所述花朵状凸起的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微凸起沿着所述按压片的中心轴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下所示:

(1)在注射镇痛器中,按压片为板状结构,所述按压片的左端、右端、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凹槽,在按压片上存在着多个穿孔和一个中心孔,这些穿孔和中心孔沿着按压片的中心轴对称分布,通过在凹槽(左凹槽、右凹槽、上凹槽、下凹槽)、穿孔或中心孔内的区域进行注射,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在其中的哪个区域进行注射,这样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注射镇痛器位置更加灵活地放置。

(2)在注射时,在按压片上,每个花朵状凸起中分布的众多弧形凸起、圆形凸起、几何凸起,以及存在的众多微凸起,都会显著地增加按压片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地产生刺激作用,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婴幼儿肌肉注射时产生的疼痛感,解决了现有婴幼儿肌肉注射过程中由于疼痛而造成的注射护理问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3)在注射镇痛器中,每个花朵状凸起、微凸起与按压片均采用环保材料,而且所用的环保材料质体柔软,不会伤害婴幼儿的皮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射镇痛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射镇痛器中花朵状凸起的局部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如下所示:

1、按压片;2、穿孔;3、花朵状凸起;30、花瓣状结构;31、弧形凸起;32、圆形凸起;33、几何凸起;34、花朵状凸起的中心位置;4、中心孔;5、左凹槽;6、右凹槽;7、上凹槽;8、下凹槽;9、微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射镇痛器,包括按压片1和多个花朵状凸起3。就图1而言,这些花朵状凸起3的数量为8个。这些花朵状凸起3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按压片1为板状结构,呈中心轴对称,且所述按压片1的外边缘呈弧状。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片1的左端、右端、上端和下端各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凹槽,分别称为左凹槽5、右凹槽6、上凹槽7 和下凹槽8,其中下凹槽8的深度大约为按压片1的上下外边缘之间距离的一半。

如图1所示,在按压片1上存在着4个穿孔2和1个中心孔4,这些穿孔2和中心孔4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其中1个穿孔2位于左凹槽5附近,1个穿孔2位于右凹槽6附近,2个穿孔2 位于分别位于下凹槽8两侧的下外边缘附近,中心孔4大约位于按压片1的中心位置。

此外,众多的微凸起9分布在每个穿孔2、中心孔4、左凹槽5、右凹槽6、上凹槽7、下凹槽8、花朵状凸起3的周围,而且这些微凸起9也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这些微凸起9会增加按压片1与婴幼儿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接触面积更加均匀地分布。

如图2所示,在按压片1上,8个花朵状凸起3也沿着按压片1 的中心轴左右对称分布。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5个花瓣状结构30,这些花瓣状结构30绕着花朵状凸起3的中心位置34对称分布,每个花瓣状结构30由三部分组成:位于最外边的弧形凸起31,优选为半圆形弧形凸起,且弧形凸起31的开口朝向花朵状凸起3的中心位置 34;圆形凸起32,所述圆形凸起32基本上位于弧形凸起31内(即圆形凸起21的至少一半区域位于弧形凸起31内),但不与弧形凸起 31连接在一起;几何凸起33,位于圆形凸起32和花朵状凸起的中心位置34之间,但不与圆形凸起32和中心位置连接在一起。

在图1中,左凹槽5、右凹槽6、上凹槽7、下凹槽8、中心孔4 和穿孔2均可根据实际的需要用于对人体皮肤需要注射的区域进行注射。另外,左凹槽5、右凹槽6、上凹槽7、下凹槽8、中心孔4和穿孔2也可便于观察按压片1在人体皮肤上的位置,当放置的位置不平整时,便于及时调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3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4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5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6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7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9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0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1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2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3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4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5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6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6个花朵状凸起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2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3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5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6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7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8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9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10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穿孔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2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中心孔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3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中心孔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按压片1上,有4个沿着按压片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中心孔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2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3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4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6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7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8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9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有10个花瓣状结构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的开口背离花朵状凸起3的中心位置3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的至少一半以上的区域位于弧形凸起31外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弧形凸起31直接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弧形凸起31通过一种线性结构或弯曲状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弧形凸起31通过至少两种线性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弧形凸起31通过至少两种弯曲状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弧形凸起31通过至少一种线性结构和至少一种弯曲状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圆形凸起32与几何凸起33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几何凸起33与花朵状凸起3的中心位置34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几何凸起33为线性结构,所述线性凸起为100%线性结构,或者大体上为线性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几何凸起33为曲形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每个花瓣状结构30 中,几何凸起33由线性结构和曲形结构组成。

所述按压片1的厚度为0.5~5mm,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片1的厚度为0.8~3.5mm,采用上述厚度的按压片1,便于携带。

如图1和图2,众多花朵状凸起3和众多微凸起9均设于所述按压片1的一侧,每个花朵状凸起3与所述按压片1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便于采用较为简单的设备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注射镇痛器。每个花朵状凸起3、微凸起9与所述按压片1均采用环保材料,这些环保材料质软,对人体皮肤不会造成伤害。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用的环保材料为环境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等,优选为生物降解塑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乙烯醇(PVA) 和聚乙二醇(PEG)等高分子材料。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高度为0.8~15mm,每个花朵状凸起3的半径为1~5mm,相邻两个花朵状凸起2的间距为1~25mm。所述微凸起9的高度为0.5~2.5mm,每个微凸起9的半径为花朵状凸起3的半径1/7~1/4。采用高度直径不一样的花朵状凸起3和微凸起9,可以起到对充分地刺激皮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镇痛器通过在凹槽(左凹槽5、右凹槽6、上凹槽7、下凹槽8)、穿孔2或中心孔4内的区域进行注射,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在其中的哪个区域进行注射,这样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注射镇痛器位置更加灵活地放置。此外,在注射时,在按压片1 上,每个花朵状凸起3中分布的众多弧形凸起31、圆形凸起32、几何凸起33,以及众多微凸起9,都会显著地增加按压片1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地产生刺激作用,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婴幼儿肌肉注射时产生的疼痛感,解决了现有婴幼儿肌肉注射过程中由于疼痛而造成的注射护理问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