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975发布日期:2019-04-30 18:37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耳鸣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准确的耳鸣检测仪。



背景技术:

耳鸣是人耳在没有响应的外部声音刺激时的主管听觉感知,是最常见的听觉障碍之一。常见的耳鸣声有吱吱声、唧唧声和铃声等等,耳鸣声是可持续或者间歇式的存在。许多患者可能听到不止一种声音。耳鸣可突然发生或者缓慢出现,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1000个耳鸣患者可能描述出1000种不同的声音,其音调和声音强度可能也不同。耳鸣的发病率极高,约10%~15%的成年人都受其所累。并且,耳鸣也会带来诸多危害,如失眠、焦虑、抑郁和注意力障碍等负面情绪成为主要困扰,甚至会影响患者工作、家庭及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耳鸣诊断的核心在于耳鸣检测,即利用耳鸣的声学特性做出每个耳鸣患者“特征性”的诊断,这也是耳鸣治疗的前提。耳鸣检测主要包含耳鸣的四个心理声学特性:音调(即频率)、响度、最小掩蔽级和残余后抑制。耳鸣检测的关键是快速、高效和精准的进行耳鸣匹配。

目前,传统的耳鸣检测方法是对双耳的纯音听阈进行检测,根据纯音听阈检测结果,选择测试耳,采用三点迫选法进行耳鸣耳的耳鸣频率匹配,获得耳鸣频率;并以耳鸣频率为基准,进行耳鸣耳的耳鸣响度匹配,获得耳鸣感受阈。该方法比较繁琐并且检测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准确的耳鸣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耳鸣检测仪,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耳鸣音产生机构,耳鸣音产生机构输出的声音经壳体外部的耳机输出;所述耳鸣音产生机构设有微处理器、存储器、音频采集电路、功率放大器、均衡器、时间调制电路,其中微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器、音频采集电路、时间调制电路相连接,存储器内存入外音频信号,音频采集电路与存储器相连接,音频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均衡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均衡器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耳机的输入端子相连接,时间调制电路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时间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均衡器设有音频信号输入端子IN,音频信号经过电容C1后分别被送至三个并联的带通滤波器中,三个带通滤波器分别对应50赫兹、1K赫兹、10K赫兹的频段,每一个带通滤波器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组成,其中电阻R2为滑动电阻,调节旋钮与滑动电阻R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两组耳鸣音产生机构,两组耳鸣音产生机构输出的声音信号分别送至耳机的左耳输入端和右耳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壳体上设有液晶屏,壳体内对应设有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电路,均衡器中的调节旋钮设置在壳体外,通过操作调节旋钮,改变带通滤波器中滑动电阻的阻值,能够改变带通滤波器输出音频信号的幅值,可以使音频信号的幅值有10分贝以内的提升或衰减。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白噪声产生电路、频率调节电路、幅度调节电路、窄带滤波器、功率放大器、衰减器;其中白噪声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窄带滤波器相连接,窄带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衰减器相连接,频率调节电路和幅度调节电路分别与白噪声产生电路相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白噪声产生电路、频率调节电路、幅度调节电路相连接,衰减器的输出端与耳机相连接,频率调节电路和幅度调节电路中分别设有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音频采集电路提取存储器中事先存入的外部音频数据,用于模拟耳鸣声音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采集电路送入功率放大器后,在均衡器的调整下,发生音量和音调的改变,从而使患者调节选取跟自身耳鸣声最接近的声音,根据后续对该声音信号的处理,完成患者耳鸣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被动试听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均衡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壳体1、耳鸣音产生机构2、耳机3、微处理器4、存储器5、音频采集电路6、功率放大器7、均衡器8、时间调制电路9、液晶屏10、调节旋钮11、白噪声产生电路12、频率调节电路13、幅度调节电路14、窄带滤波器15、功率放大器16、衰减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鸣检测仪,设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耳鸣音产生机构2,耳鸣音产生机构2输出的声音经壳体外部的耳机3输出;所述耳鸣音产生机2构设有微处理器4、存储器5、音频采集电路6、功率放大器7、均衡器8、时间调制电路9,其中微处理器4分别与存储器5、音频采集电路6、时间调制电路9相连接,存储器5内存入外音频信号,音频采集电路6与存储器5相连接,音频采集电路6的输出端与均衡器8的输入端相连接,均衡器8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7的输出端与耳机3的输入端子相连接,时间调制电路9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4相连接,时间调制电路9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7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均衡器8设有音频信号输入端子IN,音频信号经过电容C1后分别被送至三个并联的带通滤波器中,三个带通滤波器分别对应50赫兹、1K赫兹、10K赫兹的频段,每一个带通滤波器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组成,其中电阻R2为滑动电阻,调节旋钮与滑动电阻R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两组耳鸣音产生机构2,两组耳鸣音产生机构2输出的声音信号分别送至耳机3的左耳输入端和右耳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壳体1上设有液晶屏10,壳体1内对应设有与微处理器4相连接的显示电路,均衡器8中的调节旋钮11设置在壳体1外,通过操作调节旋钮,改变带通滤波器中滑动电阻的阻值,能够改变带通滤波器输出音频信号的幅值,可以使音频信号的幅值有10分贝以内的提升或衰减。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白噪声产生电路12、频率调节电路13、幅度调节电路14、窄带滤波器15、功率放大器16、衰减器17;其中白噪声产生电路12的输出端与窄带滤波器15相连接,窄带滤波器15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16相连接,功率放大器16的输出端与衰减器17相连接,频率调节电路13和幅度调节电路14分别与白噪声产生电路相连接,微处理器4分别与白噪声产生电路12、频率调节电路13、幅度调节电路14相连接,衰减器17的输出端与耳机2相连接,频率调节电路和幅度调节电路中分别设有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音频采集电路提取存储器中事先存入的外部音频数据,用于模拟耳鸣声音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采集电路送入功率放大器后,在均衡器的调整下,发生音量和音调的改变,从而使患者调节选取跟自身耳鸣声最接近的声音,根据后续对该声音信号的处理,完成患者耳鸣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被动试听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