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745发布日期:2019-02-15 20:4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



背景技术:

现有搅拌罐在进液时,多采用快接进料口的方式,进料口通常为一截明显高于搅拌罐盖上的管子,在灭菌过程容易形成死角导致灭菌不完全,使得大批量的不耐热溶液无法通过无菌进料口直接加入已灭菌搅拌罐中;同理,出液口也是如此。传统的阀门在与搅拌罐的连接处内壁具有明显的凹陷,使得搅拌罐在加热、搅拌、灭菌处理溶液时,这里容易形成死角,使搅拌和灭菌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混入灭菌不全的部分溶液会导致溶液品质无法突破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用罐底阀的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包括灭菌搅拌罐和罐底阀,罐底阀安装在灭菌搅拌罐的上端,罐底阀的入口连通灭菌搅拌罐的入口,罐底阀的出口用于连接外部的进液管,灭菌搅拌罐的下端安装有另一个罐底阀,灭菌搅拌罐的出口连通罐底阀的入口,罐底阀的出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出液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安装在灭菌搅拌罐上端的罐底阀与搅拌罐之间为卡扣式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上端的罐底阀在入口处的四周以及灭菌搅拌罐在入口处的四周均设置有锐角斜坡,上端的罐底阀和灭菌搅拌罐在连接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凸起上设有环箍,环箍具有断口,环箍在内侧具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沟槽,断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允许螺栓穿过的基座,环箍直径收缩通过沟槽夹紧灭菌搅拌罐和上端的罐底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沟槽的三角形端部采用圆弧过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沟槽的三角形开口角度小于凸起的坡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沟槽的三角形开口角度等于凸起的坡度,沟槽在最凹陷的位置进一步凹陷以避开凸起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在进液出液的管口连接处均采用罐底阀,克服只把罐底阀安装在罐底的技术偏见,充分利用了罐底阀密封性好、连接处无死角的特点,使整个灭菌搅拌罐的内壁完全成为光顺面,使灭菌搅拌罐产出的溶液品质突破瓶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灭菌搅拌罐上端与罐底阀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罐底阀的半剖图;

图3是环箍连接灭菌搅拌罐和罐底阀的示意图;

图4是环箍连接灭菌搅拌罐和罐底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罐底阀属于现有技术,其安装位置正如其名,专门安装在罐底的阀门,具有排放无死角、无残留、无泄漏和密封性好等优点。罐底阀有很多种结构,但原理都一样“封堵阀体的隔板处于阀体的表面”,其具体结构在此不赘述。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包括灭菌搅拌罐1和罐底阀2。罐底阀2安装在灭菌搅拌罐1的上端,罐底阀的入口21连通灭菌搅拌罐1的入口,罐底阀的出口22用于连接外部的进液管。灭菌搅拌罐1的下端安装有另一个罐底阀,不过此时灭菌搅拌罐1的出口连通罐底阀的入口,罐底阀的出口用于连接外部的出液管,这是正常的安装方式。图1中未画出灭菌搅拌罐的下端。

此避免内部腔体有死角的灭菌搅拌罐在进液出液的管口连接处均采用罐底阀2,克服只把罐底阀2安装在罐底的技术偏见,充分利用了罐底阀2密封性好、连接处无死角的特点,使整个灭菌搅拌罐1的内壁完全成为光顺面,使灭菌搅拌罐1产出的溶液品质突破瓶颈。

参照图3和图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在灭菌搅拌罐1上端的罐底阀2与搅拌罐1之间为卡扣式的可拆卸连接,能保证进料口会有一截管道不能完全灭菌的问题。具体为,上端的罐底阀2在入口处的四周以及灭菌搅拌罐1在入口处的四周均设置有锐角斜坡,上端的罐底阀2和灭菌搅拌罐1在连接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凸起上设有环箍3,环箍3具有断口,环箍3在内侧具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沟槽,断口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允许螺栓穿过的基座4。拧紧螺栓,环箍3直径收缩产生径向力,沟槽夹紧灭菌搅拌罐1和上端的罐底阀2,径向力通过凸起上的斜面转化成轴向方向上的力,实现连接的固定。

这种连接方式主要是安装拆卸方便。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罐底阀2的隔板处于表面,如图2,会有一些溶液处于隔板的上侧未完全流入灭菌搅拌罐1。不过本申请方案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后,可以方便地拆卸罐底阀2,然后再盖上配套的盖子用于替代罐底阀2。残余在罐底阀2的溶液可以堆积罐底阀2内,在罐底阀2转移时并不会从入口自然地流出来,不过倒是可以从其出口处导出来,用其他小型装置来实现消毒。对于昂贵的溶液,寸土寸金,这种罐底阀2的应用就更加凸显其价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沟槽的三角形端部采用圆弧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为使环箍3能更好的施力,第一种实施例是,沟槽的三角形开口角度小于凸起的坡度。第二种实施例是,沟槽的三角形开口角度等于凸起的坡度,沟槽在最凹陷的位置进一步凹陷以避开凸起的顶部。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