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4941发布日期:2020-01-14 23:3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测试用的样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尿液检查是身体检查的一项常规检查,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分析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现有的尿液检测均先通过尿液采集器采集尿液,尿液采集器大多采用一次性的杯式结构,尿液采集输送时易出现污染,且耗时较长,尿液内部易出现质变,影响检测精度,同时医护人员通常采用倾倒的方式进行取样检测,不但耗时耗力,同时易造成交叉污染。而且尿液检测应该是检测排泄过程中中间阶段的尿液,而放弃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尿液。现有的尿液采集装置要么是没有区分中间阶段直接采集,要么是在排泄的中间阶段再用采集器去采集,前者影响了检测精度,而后者容易造成采集器端部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该采集器方便采集排泄过程中中间阶段的尿液且可以避免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包括集尿管,还包括连通管和主管,所述主管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主管侧壁开有连通口;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连通端,所述连通管侧壁设有缺口;所述插入端与连通口滑动连接,所述连通端与集尿管连通且可与集尿管拆卸连接,所述缺口可插入主管内连通主管与连通管。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采集尿液时,患者通过开口将尿液排入到主管中,在尿液采集的开始阶段,缺口是位于主管外的,此时尿液直接通过主管排出。在尿液采集的中间阶段,滑动连通管,将连通管插入到主管中并使插入端与主管内壁相抵,此时缺口是位于主管内的。排入的主管中的尿液会经过缺口流入到连通管中并通过连通管流入到集尿管中进行采集。待尿液采集完成后,将连通管从连通口拔出,使缺口位于主管外,便不再采集后段的尿液。尿液采集完成后,因为集尿管与连通管为可拆卸连接,将集尿管与连通管分离开来,将集尿管拿去化验或制作标本即可。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本方案可以采集中段的尿液,确保了尿液采集的精度。2、本方案中通过连通管与连通口的滑动连接,可以实现对中段尿液的采集。3、本方案中可以确保在插入端插入到主管中时,缺口可以连通主管与连通管,方便尿液流入到连通管中。4、本方案中连通管与集尿管为可拆卸连接,尿液采集完成后,便于取下集尿管进行下一步的化验。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包裹部,所述弹性包裹部一端与主管连接,另一端与连通管连接,所述缺口位于弹性包裹部内。弹性包裹部将缺口包裹,使缺口处于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可以保证连通管与缺口处免于细菌污染,即避免了在尿液采集过程中尿液被细菌等污染。而弹性包裹部具有弹性,便于连通管沿连通口滑动时的操作。

优选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管为倒“l”形,所述连通管与集尿管螺纹连接。连通管设置为倒“l”形,这样在采集尿液时集尿管时竖向放置的,操作方便。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集尿管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配合。这样方便实现连通管与集尿管的可拆卸连接,且集尿管上端设有内螺纹,意味着集尿管与连通管连接时,集尿管在外,连通端在内,可以避免尿液污染集尿管的端部。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一或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所述集尿管侧壁设有刻度,便于查看集尿管中尿液的量。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与开口连通的进液部,便于患者通过进液部将尿液排入到主管中。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优选方案,所述集尿管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可盖合集尿管的盖子,方便将盖子盖合在集尿管端部,避免集尿管内的尿液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采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管1、进液部2、开口3、弹性包裹部4、连通管5、缺口6、集尿管7、刻度8、连通端9、插入端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及图2所示:一次性密闭尿液标本采集器,包括带有刻度8的集尿管7、连通管5、主管1和弹性包裹部4,连通管5为倒“l”形。本实施例中,主管1横截面为圆形且主管1两端均设有开口3,在上部开口3处连通有呈面罩状的进液部2。主管1侧壁开有连通口;连通管5两端分别为插入端10和连通端9,连通管5侧壁设有缺口6;插入端10插入连通口且与连通口滑动连接,连通端9与集尿管7连通,缺口6中心距插入端10的距离小于等于主管1的半径。连通端9设有外螺纹,集尿管7上端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配合。集尿管7底部卡接有可盖合集尿管7的盖子。弹性包裹部4一端与主管1连接,另一端与连通管5连接,缺口6位于弹性包裹部4内。弹性包裹部4将缺口6包裹,使缺口6处于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可以保证连通管5与缺口6处免于细菌污染,即避免了在尿液采集过程中尿液被细菌等污染。

在采集尿液时,患者通过进液部2及开口3将尿液排入到主管1中,在尿液采集的开始阶段,缺口6是位于主管1外的,此时尿液直接通过主管排出。如图2所示,在尿液采集的中间阶段,滑动连通管5,将连通管5插入到主管1中并使插入端10与主管1内壁相抵,此时缺口6是位于主管1内的。排入的主管1中的尿液会经过缺口6流入到连通管5中并通过连通管5流入到集尿管7中进行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可又可通过刻度随时了解采集的尿液量,待达到采集要求后,将连通管5从连通口拔出,使缺口6位于主管1外,便不再采集后段的尿液,使尿液排入到主管底部。尿液采集完成后,拧动集尿管7,将集尿管7与连通管5分离开来,然后将盖子从集尿管7底部拆下并盖合在集尿管7端部,将集尿管7拿去化验或制作标本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