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479发布日期:2019-06-13 15:49阅读:1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筒。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精油使用方法有按摩吸收法﹑嗅觉吸收法﹑沐浴法﹑喷雾法等,其原理是使皮肤自然吸收,使用较为广泛。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的效果。从古至今,艾灸技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艾灸疗法是将艾叶捻揉成团或是现今工艺制卷,将其点燃产生的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热刺激经络之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

现有艾灸疗法是将艾叶捻揉成团置于皮肤上,或仅仅是加上姜片隔姜加热。也有工艺制成卷条状,由人工操作,点燃后对准皮肤部位放置于其上加热治疗。

上述艾灸方式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比较耗时,操作复杂,且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筒,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可满足市场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艾灸筒,包括内部挖空式筒体和热源块,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中空存放板,所述热源块设于所述中空存放板上,所述筒体内还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将所述热源块卡设于所述中空存放板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透气孔,数个所述透气孔位于中空存放板的下方,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双面胶。

进一步的,所述热源块为空心锥形式艾绒。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锡纸。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存放板为云母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艾灸筒,其包括内部挖空式筒体和热源块,筒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中空存放板,热源块设于中空存放板上,筒体内还设有定位环,定位环将所述热源块卡设于中空存放板上,筒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透气孔,数个透气孔位于中空存放板的下方,筒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双面胶,将艾灸筒通过双面胶固定在人体需要进行艾灸的位置,无需人工操作,并采用空心锥形式艾绒,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易燃烧,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锡纸,隔热效果好,中空存放板为云母板,防火作用强,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可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1、筒体,2、热源块,3、连接板,4、双面胶,5、锡纸,6、透气孔,7、中空存放板,8、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艾灸筒,包括内部挖空式筒体1和热源块2,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中空存放板7,所述热源块2设于所述中空存放板7上,所述筒体1内还设有定位环8,所述定位环8将所述热源块2卡设于所述中空存放板7上,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数个透气孔6,数个所述透气孔6位于中空存放板7的下方,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板 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有双面胶4。

其中,所述热源块2为空心锥形式艾绒。

其中,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锡纸5。

其中,所述中空存放板7为云母板。

在使用时,点燃空心锥形式艾绒的热源块2,再将艾灸筒连接板3底部的双面胶4固定在人体需要进行艾灸的位置,无需人工操作,并采用空心锥形式艾绒,且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数个透气孔6,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易燃烧,筒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层锡纸5,隔热效果好,中空存放板7为云母板,防火作用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且可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