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612发布日期:2019-05-24 21:2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



背景技术:

足是肌肉-骨骼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其独特的性能,当需要时能使 26块足骨固定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刚体。行走和跑步时足的活动处于灵活易弯与刚体两个不同力学性能状态之间,同时,足的结构必须适应多种环境和动作需要,因此,对足部保护至关重要。行走时,2~ 3倍身体重量分配到组织、鞋和地面,地面对足部的支撑时间很短,在短暂的时间内,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到鞋、身体组织之间,形成足底压力。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运动鞋鞋垫主要有前掌部无凸面普通款和前掌部加缓冲垫两款。虽然目前对缓冲垫鞋垫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功能都比较单一;有缓冲功能即无矫正效果,有矫正效果既不存在缓冲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耐磨性好、防滑、穿着舒适和减震效果好的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包括有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包括设置在表层的面层1,所述面层1的底部设置有鞋垫基层2,所述鞋垫基层2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嵌入式设置有高弹增强块3、前掌功能块4、足弓矫正块5和后跟减震块6。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1为抗菌涤纶针织布,其上设有滴胶11,所述滴胶11由硅胶制成;所述滴胶11呈半球形凸起,直径为1.0mm,以4.0mm的间距按矩阵均匀地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足弓矫正块5由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足弓矫正块5的厚度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1与所述鞋垫基层2之间设置有多孔聚氨酯层,多孔聚氨酯层为高弹性材料或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掌功能块4为高弹性材料或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制成;所述后跟减震块6是由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足弓矫正块5上设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圆角防滑圈 7和矩形防滑圈;所述足弓矫正块5中心位置上的圆角防滑圈7和矩形防滑圈高度为1.0~2.0mm,间距2.5~3.5mm,并交错排列,所述足弓矫正块5从侧面看呈弓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高弹增强块3为前端圆形与不规则矩形组合形状;所述高弹增强块3大脚趾受力处设有两个防滑透气同心椭圆沟槽8,宽度为0.5~1.0mm。

进一步的,所述高弹增强块3与鞋垫基层2之间设有1.0~2.0mm 宽的沿着高弹增强块3走向的防滑透气沟槽9,所述高弹增强块3设置在前足指根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掌功能块4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前掌处,所述足弓矫正块5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足弓处,所述后跟减震块6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后跟处,所述前掌功能块4为双波形,后跟减震块6为非对称马蹄形。

进一步的,所述鞋垫基层2与高弹增强块3上均匀分布着直径 1.0~1.5mm,间距0.5~1.0mm的圆形防滑凸起10;所述鞋垫基层2 的中腰及后跟呈U型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鞋垫本体包括有设置在表层的面层,面层的底部设置有鞋垫基层,鞋垫基层的底部分别嵌入有高弹增强块、前掌功能块、足弓矫正块和后跟减震块,其中高弹增强块、前掌功能块均设置在鞋垫基层的前掌处,足弓矫正块设置在鞋垫基层的中部,后跟减震块设置在鞋垫基层的后跟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前掌功能块和后跟减震块,具有较好的缓冲吸能功能,让人穿着更舒服;通过设置足弓矫正块,可以有效平衡内侧足弓、外侧足弓与横足弓的三点受力,可以让足部健康地发展;通过设置高弹增强块,有利于人体走路时起步的动力,使人走路更轻松;通过使用面层,防止足部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伤到足底,造成足部发热,发炎,使人体产生疲劳,具有非常好的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图。

图中:1、面层 2、鞋垫基层 3、高弹增强块 4、前掌功能块 5、足弓矫正块 6、后跟减震块 7、防滑圈 8、防滑透气椭圆沟槽 9、防滑透气沟槽 10、圆形防滑凸起 11、滴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包括有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包括设置在表层的面层1,面层1上的滴胶设置防止足部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伤到足底,造成足部发热,发炎,使人体产生疲劳,具有非常好的防滑作用;所述面层1的底部设置有鞋垫基层2,所述鞋垫基层2分为前掌处、前足指根部、足弓处和后跟处;所述鞋垫基层2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嵌入式设置有高弹增强块 3、前掌功能块4、足弓矫正块5和后跟减震块6;其中高弹增强块3、前掌功能块4均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前掌处,足弓矫正块5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中部,后跟减震块6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后跟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面层1为抗菌涤纶针织布,其上设有滴胶,所述滴胶由硅胶制成,滴胶的设置进一步加大鞋垫的摩擦力,增强防滑效果,并且硅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可增加脚部舒服感;所述滴胶呈半球形,并且以一定间距按矩阵排列,即可节省滴胶材料,又可增加透气性,优选的,所述滴胶11呈半球形,直径为 1.0mm,以4.0mm的间距按矩阵均匀地排列,具有良好的防滑性和透气性。所述足弓矫正块5由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足弓矫正块5的厚度1.5~2.5mm,可以有效平衡内侧足弓、外侧足弓与横足弓的三点受力,可以让足部健康地发展;所述面层1与所述鞋垫基层2之间设置有多孔聚氨酯层,其采用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可进一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所述后跟减震块6是由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制成;所述足弓矫正块5上设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圆角防滑圈7和矩形防滑圈,圆角防滑圈7和矩形防滑圈相邻隔设置,在使用时进一步加大防滑效果,增强透气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增强足弓矫正块5的硬度来支撑足弓;优选的,所述足弓矫正块5中心位置上的圆角防滑圈7和矩形防滑圈高度为 1.0~2.0mm,间距2.5~3.5mm,并交错排列,越往前掌和后跟位置,其高度越低。所述足弓矫正块5从侧面看呈弓形状。所述高弹增强块 3为前端圆形与不规则矩形组合形状,这样的形状组合不仅美观且可使得接触面积更大,弹性效果更好,其上设有两个防滑透气同心椭圆沟槽,具有良好的防滑透气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高弹增强块3大脚趾受力处设有两个防滑透气同心椭圆沟槽8,宽度为0.5~1.0mm,所述高弹增强块3与鞋垫基层2之间设有1.0~2.0mm宽的沿着高弹增强块3走向的防滑透气沟槽9。所述高弹增强块3设置在前足指根部位置,鞋垫基层2之间设有沿着高弹增强块3走向的防滑透气沟槽,增大鞋垫与鞋的摩擦力,同时增加空气的流动性,除臭排汗。所述前掌功能块4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前掌处,呈双波形,可最大面积吸能减震。所述足弓矫正块5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足弓处,从侧面看呈弓形状,即减轻了鞋垫的重量,又起到了增强足弓硬度的作用;所述鞋垫基层2的足弓处厚度厚于其他位置的厚度,使得足弓位置足够柔软舒适,而不会因足弓矫正块5太硬影响舒适感;所述后跟减震块6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后跟处,呈非对称马蹄形,也可最大面积吸能减震;所述鞋垫基层2与高弹增强块3上均匀分布着圆形防滑凸起,增加了防滑效果,还可透气减噪。所述鞋垫基层2的中腰及后跟呈U型状,增加穿着稳定性。所述鞋垫基层2与高弹增强块3上均匀分布着直径 1.0~1.5mm,间距0.5~1.0mm的圆形防滑凸起10;所述鞋垫基层2 的中腰及后跟呈U型状。这样的设置合理科学,有利于人体走路时起步的动力,使人走路更轻松。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缓冲吸能带足弓矫正功能鞋垫,包括有鞋垫本体,鞋垫本体包括有设置在表层的面层1,面层1上的滴胶由硅胶制成,面层1的底部设置有鞋垫基层2,鞋垫基层2的底部分别嵌入有高弹增强块3、前掌功能块4、足弓矫正块5和后跟减震块6,高弹增强块3设置在前足指根部位置,高弹增强块3的垂直弹性为80%以上,前掌功能块4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前掌处,足弓矫正块5设置在鞋垫基层2 的足弓处,足弓矫正块5由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足弓矫正块5的厚度为1.5~2.5mm,足弓矫正块5的硬度为ASKER C 90 度以上,且足弓矫正块5上有有两种不同大小的圆角防滑圈7和矩形防滑圈。

后跟减震块6设置在鞋垫基层2的后跟处,前掌功能块4和后跟减震块6均是由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构成,其具体成分是由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匀泡剂和异氰酸酯混合而成。为了使鞋垫本体具有保温和吸湿效果,面层1与鞋垫基层2之间还可以选择设置有多孔聚氨酯层。

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前掌功能块4和后跟减震块 6,具有较好的缓冲吸能功能,让人穿着更舒服;通过设置足弓矫正块 5,可以有效平衡内侧足弓、外侧足弓与横足弓的三点受力,可以让足部健康地发展;通过设置高弹增强块3,有利于人体走路时起步的动力,使人走路更轻松;通过使用面层1,防止足部与鞋子之间产生相对滑动而伤到足底,造成足部发热,发炎,使人体产生疲劳,具有非常好的防滑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