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6860发布日期:2019-01-22 22:2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设备领域,涉及神经内科,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科病人进行局部肢体康复训练的时候只能靠医务人员的帮助才能进行,不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使得病人的正常康复受到很大影响,在操作上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训练装置大多数为力量练习,然而医学上认为神经修复需要对肌肉的灵敏度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康复的目的,现有的训练装置没有这个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神经内科病人对肌肉灵敏度练习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存在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对神经内科病人肌肉灵敏度进行练习的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方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设置有训练架,所述训练架的顶部设置有行走小车,所述训练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手臂训练装置,所述手臂训练装置设置在训练架靠近座椅的一侧,所述手臂训练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训练架上的两节连杆以及设置在两节连杆远离训练架连接处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行走小车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行走小车平行设置,所述手臂训练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腿部训练装置,所述腿部训练装置包括呈弧形设置的脚踏板以及设置在脚踏板前后两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脚踏板的一端相交设置,所述连接杆远离脚踏板设置有摆动环,所述摆动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训练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摆动环前后摆动的摆动马达。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呈T字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训练架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训练架滑动设置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利用设置在座椅两侧的手臂训练装置和腿部训练装置,有效的实现了对病人的手臂肌肉和腿部肌肉的训练,进而达到提高其灵敏度,避免肌肉萎缩,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底座;11、座椅;12、支撑杆;2、训练架;3、行走小车;31、移动杆;4、手臂训练装置;41、两节连杆;42、固定板;5、腿部训练装置;51、脚踏板;52、连接杆;53、摆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神经内科病人因神经问题,导致的肌肉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萎缩的技术问题,目前,现有医疗主要是在人力的帮助下实现手臂和腿部运动,进而达到训练肌肉灵敏度问题,本实施例旨在提供能够模仿人工,实现患者的手臂前后运动,腿部摆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自助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方座椅11,座椅11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患者坐立,由于患者一般很难长期的站立,因此,为了达到长期的训练,最好的是患者坐着训练,当然,也可以将座椅设置可折叠的结构,这样,即可以实现坐也可以立,在本实施例中,座椅设置有背靠,在座椅11上设置有相应的安全带将患者绑在座椅11上,避免发生意外。

在座椅11的两侧设置有训练架2,在本实施例中,训练架2就是形状类似墙体的长方体状的框架,在训练架2的顶部设置有行走小车3,行走小车3可以前后运动(本实施例所说的前后以患者面朝的方向为前),行走小车3属于现有常见的设备,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的描述,在训练架2上仅需设置与行走小车3相配合的轨道即可,在训练架2的侧壁上设置有手臂训练装置4,手臂训练装置4设置在训练架靠近座椅11的一侧,手臂训练装置4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患者手臂的前后运动,为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手臂训练装置4包括转动设置在训练架2上的两节连杆41以及设置在两节连杆41远离训练架2连接处的固定板42,在本实施例中,与训练架2转动连接可以视为第一节杆(图中未标注),与固定板42连接的可以视为第二节杆图中未标注),由于第一节杆与训练架2转动设置,第二节杆与第一节杆轴接,那么,两节连杆41就可以轻松模仿手臂的向前以及回缩的运动,第一节杆和训练架2的连接处一般与患者的肩膀平齐,固定板42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患者的手绑定。

为了实现固定板的前后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2与行走小车3连接,具体的说,固定板42通过移动杆31与行走小车3连接,且固定板42与行走小车平行3设置,这样,在行走小车3的带动下,实现手臂的运动,行走小车3的自动控制技术属于现有常用的技术,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的描述。

为了实现腿部的训练,在本实施例中,在手臂训练装置4的下方还设置有腿部训练装置5,腿部训练装置5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患者的小腿的前后摆动,进而达到锻炼小腿和大腿肌肉的目的,为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腿部训练装置5包括呈弧形设置的脚踏板51以及设置在脚踏板51前后两端的连接杆52,脚踏板51的主要作用就是放置和固定患者的脚,同样需要用绷带绑紧,连接杆52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实现脚踏板51的摆动,而前后设置则是为了提高摆动的稳定性,为了能够实现摆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2远离脚踏板51的一端相交设置,在连接杆52远离脚踏板51设置有摆动环53,摆动环53呈圆柱状设置,摆动环53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在训练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摆动环53前后摆动的摆动马达(图中未示出),摆动马达是一种输出轴作摆动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通过摆动马达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脚踏板51的来回摆动,由于摆动马达的固定设置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提供训练架剖视图(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附图中,训练架为包裹铁皮后的形状)。

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体型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1通过支撑杆12设置在底座上,且支撑杆12呈T字型设置,支撑杆12的顶端贯穿训练架2设置,训练架2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训练架2的滑动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一种是底座1上述设置电机,在训练架2底部设置有齿条来实现运动,另一种是在底座1上设置相应的滑道,人力推动即可,以上两种结构均为现有常见的结构设置,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的描述,而支撑杆12贯穿训练架2设置,主要是保证训练架2以移动时的稳定性。

另外,患者的身高可能不同,因此,在脚踏板上设置可拆卸的增高板,将手臂悬空固定在固定板上即可实现患者身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