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6011发布日期:2019-04-16 23:1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术后辅助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患者经历二次手术,易于粪便的转流,能够减小吻合口张力,并可对吻合口实施术后消毒,有利于瘘口自行愈合的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



背景技术:

直肠前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因为它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保留了患者的肛门,但是吻合口瘘是此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为7~9%。吻合口瘘的治疗通常是行转流手术(例如:肠造口术),然后经过3~6个月,等待瘘口自行愈合后,再将腹壁的肠造口还纳,恢复原来的肠道结构;其原理在于,肠近端的腹壁造口转流了粪便,使粪便不再通过瘘口,从而使瘘口渐渐愈合。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使吻合口瘘的患者需要承受二次手术打击,不仅增加了患者身体及精神上的双重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存在一定的医疗隐患。

据相关专利文献报导,公告号为CN201186101Y的“一种直肠肛管引流冲洗器”,设有环形气囊、直管、外盘、充气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环形气囊与直管上部连接,直管下部与外盘连接,直管上设有出水孔和吸水孔。然而,由于直肠并非笔直的管状结构,而是存在会阴曲、骶曲二大弯曲,所以该“一种直肠肛管引流冲洗器”这种无法调节入肛端弧度的结构,易造成直肠的挫伤;另外,其出水孔和吸水孔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根据吻合口的位置进行灵活调节,进而导致冲洗器无法对直肠吻合口进行有效的消毒冲洗,丧失应有的功能。而且,该“引流冲洗器”所采用的直筒形结构,不仅患者的佩戴舒适度差,冲洗结束后冲洗器随时可能脱落,很难留置于肛门内;从而每次冲洗消毒均需插入冲洗器,既增大了操作难度,又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更为重要的是,冲洗器一旦脱出,就无法对肛门进行持久扩肛,不能对直肠进行减压,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非手术的解决转流粪便的有效方法和器具,这样不仅能避免患者承受二次手术的双重打击,还可以大大节省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患者经历二次手术,易于粪便的转流,能够减小吻合口张力,并可对吻合口及瘘口实施术后消毒,有利于瘘口自行愈合的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包括具有中空式结构的保护冲洗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冲洗塞由上部弧形体和下部排放端构成,上部弧形体和下部排放端之间设置有中部收缩部,上部弧形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引流入口和冲洗部;所述保护冲洗塞的内部为上下贯通的引流空腔;下部排放端的引流出口处设置有引流接头,引流接头通过引流软管与引流液收集袋相连;下部排放端的侧部设置有注射接口,注射接口的输液端通过布置于引流空腔内壁上的注射进流管,与冲洗部的进液口相连;注射接口的进液端则通过注射软管与注射器相连。

所述保护冲洗塞上部弧形体的上方设置的冲洗部,由环形分流腔构成;环形分流腔位于引流入口处,环形分流腔的下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冲洗喷液嘴;所述布置于保护冲洗塞引流空腔内壁上的注射进流管,与环形分流腔的进液口相连。以将注射器内的消毒液,经由注射进流管、均匀地注入到直肠肠腔内,进而冲洗吻合口和瘘口,实施术后消毒。

所述引流入口处设置的环形分流腔的外侧,设置有封闭气囊;封闭气囊的进气口通过布置于保护冲洗塞引流空腔内壁上的输气管,与下部排放端侧部设置的充气接口相连;充气接口通过充气软管与气源相连。以通过气源向封闭气囊内充气,并利用膨胀后的封闭气囊对吻合口上方的肠管进行封闭,易于粪便的转流,从而减小吻合口张力,利于瘘口的愈合。

所述保护冲洗塞上部弧形体与上方冲洗部的环形分流腔之间,设置有柔性伸缩调节部。以使整个保护冲洗塞能够在肠腔内,随着每个患者不同的直肠弯曲度而实现自由调整,避免对直肠造成的挫伤,并确保封闭气囊对肠管的封闭效果;同时,通过伸缩来调节冲洗器的长短,从而灵活调整环形分流腔和其外侧封闭气囊在肠腔内的位置,根据患者不同的吻合口及瘘口的位置来进行有效冲洗,进而调节对直肠的消毒范围。

所述柔性伸缩调节部的上端与环形分流腔的下部之间,通过连接套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环形分流腔的清洁和更换,提升连接可靠性。

所述保护冲洗塞的上部弧形体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冲洗回流口。当保护冲洗塞置入直肠后,此冲洗回流口位于直肠未端近肛门处,以便于环形分流腔下侧冲洗喷液嘴喷出的消毒冲洗液,消毒整个直肠后,经由此口引流排出。

所述保护冲洗塞下端设置的引流接头,可拆卸式连接在下部排放端的引流出口处。以利于保护冲洗塞引流空腔的清洁,并方便患者日常行走佩戴使用。

所述中空式结构的保护冲洗塞的材质为硅胶或医用橡胶。以将软质材料的保护冲洗塞缩小后、插入肛门内,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肠管造成挫伤;并提升使用舒适度。

所述保护冲洗塞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不粘涂层。以降低保护冲洗塞插入时的摩擦系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利于术后肠道分泌液和粪便的排出。

所述保护冲洗塞内、外表面设置的不粘涂层是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式结构的保护冲洗塞,保护冲洗塞的上部弧形体和下部排放端之间设置中部收缩部,上部弧形体的上方分别设置引流入口和冲洗部;保护冲洗塞的内部为上下贯通的引流空腔;下部排放端引流出口处设置的引流接头,通过引流软管与引流液收集袋相连;下部排放端侧部设置的注射接口通过布置于引流空腔内壁上的注射进流管,与冲洗部的进液口相连,注射接口的进液端通过注射软管与注射器相连的结构形式;下部排放端的充气接口通过布置于引流空腔内壁上的输气管,与保护冲洗塞上方设置的封闭气囊相连,所以其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膨胀后的封闭气囊对吻合口上方的肠管进行有效封闭,易于粪便的转流,减少粪便对吻合口瘘口的污染,利于瘘口的愈合;从而避免患者经历二次手术,节省医疗费用。2、有效实施术后消毒;通过注射器抽取碘伏等消毒液,并经由注射进流管和环形分流腔的冲洗喷液嘴、向直肠肠腔内注入消毒液,进而对吻合口、瘘口和肛管进行冲洗消毒;解决了对吻合口和瘘口无法实施术后消毒的难题。3、使用方便、可靠;利用保护冲洗塞下部排放端连接的引流液收集袋,除了将冲洗吻合口及瘘口的消毒液进行收集,还可以收集患者的肠液及粪便,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减少对肛周护理的频次。4、整个保护冲洗塞能够在肠腔内、随着直肠弯曲度而实现自由调整,避免对直肠造成的挫伤,并确保封闭气囊对肠管的封闭效果;环形分流腔以及其外侧封闭气囊在肠腔内的位置可以随着不同患者的吻合口位置灵活调节,以实现对吻合口和瘘口的有效冲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保护冲洗塞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竖直方向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2保护冲洗塞的封闭气囊未充气、卸下引流接头、充气软管和注射软管均拔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保护冲洗塞、2截止阀、3充气软管、4引流接头、5引流软管、6引流液收集袋、7注射接口、8注射软管、9注射器、10上部弧形体、11中部收缩部、12下部排放端、13充气接口、14冲洗回流口、15柔性伸缩调节部、16封闭气囊、17环形分流腔、18引流入口、19连接套、20引流出口、21输气管、22注射进流管、23冲洗喷液嘴、24引流空腔、25直肠肠道、26吻合口、27瘘口、28肛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具有中空式结构的保护冲洗塞1。保护冲洗塞1包括用于置入直肠肠道25内的上部弧形体10,上部弧形体10的上方设置有冲洗部、以及用于肠道分泌液及粪便进入的引流入口18。冲洗部包括由折弯细管首尾围合构成的环形分流腔17;环形分流腔17位于引流入口18处,且环形分流腔17的下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细管折弯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冲洗喷液嘴23,冲洗喷液嘴23的出口朝下布置。为了便于环形分流腔17下侧冲洗喷液嘴23喷出的消毒冲洗液,经由保护冲洗塞1引流空腔24下端的引流出口20排出,保护冲洗塞1的上部弧形体10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截面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冲洗回流口14。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保护冲洗塞1上端引流入口18处的环形分流腔17下侧设置的冲洗喷液嘴23的数量,可以为六个;以将注射器9内的消毒液,经由注射进流管22、均匀地注入到直肠肠腔内,进而冲洗吻合口和瘘口,实施术后消毒。

保护冲洗塞1的上部弧形体1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排出肠道内引流物的下部排放端12。下部排放端12的上部与上部弧形体10的下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与患者肛门接触的中部收缩部11。整个保护冲洗塞1的内部为上下贯通的引流空腔24;并且,为了降低保护冲洗塞1插入时的摩擦系数,保护冲洗塞1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不粘涂层,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利于分泌液和粪便的排出。根据使用需要,保护冲洗塞1内、外表面设置的不粘涂层,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理解的是,中空式结构的保护冲洗塞1可以采用硅胶或医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以将较为柔软的保护冲洗塞1缩小后、插入肛门内,从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肠管造成挫伤;并提升使用舒适度。

出于封闭吻合口上方肠管的目的,引流入口18处设置的环形分流腔17的外侧,设置有弹性的环形封闭气囊16。封闭气囊16的进气口通过紧密贴合布置于保护冲洗塞1引流空腔24内壁上的输气管21,与下部排放端12侧部设置的充气接口13相连接;充气接口13通过充气软管3与气源相连,充气软管3上设置有截止阀2;在通过气源向封闭气囊16内充气后,关闭截止阀2,进而利用膨胀后的封闭气囊16对吻合口上方的肠管进行有效封闭,以易于粪便的转流,从而能够避免粪便对吻合口的污染,利于瘘口的愈合。为了方便患者日常行走佩戴的使用,充气接口13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动堵块;以在拔除充气软管3以及其上截止阀2之前,利用活动堵块将充气接口13暂时封堵上,防止封闭气囊漏气、确保对肠管的封闭效果。

为了避免保护冲洗塞1对直肠造成挫伤,保护冲洗塞1上部弧形体10的上端与上方冲洗部环形分流腔17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柔性伸缩调节部15;从而使整个保护冲洗塞1能够在肠腔内、随着每个患者不同的直肠弯曲度而实现自由调整,进而也可以确保封闭气囊16对肠管的封闭效果;同时,环形分流腔17以及其外侧封闭气囊16在肠腔内的位置可以随着不同患者的吻合口位置灵活调节,以实现对吻合口和瘘口的有效冲洗。出于方便冲洗部环形分流腔17清洁和更换的目的,柔性伸缩调节部15的上端与环形分流腔17的下部之间,通过连接套19可拆卸式连接,并提升连接可靠性。

保护冲洗塞1的下部排放端12的引流出口20处,设置有可拆卸式的引流接头4,以利于保护冲洗塞1引流空腔24的清洁,并方便患者的日常佩戴使用。引流接头4的下端,通过引流软管5与引流液收集袋6相连接。并且,下部排放端12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注入消毒液的注射接口7。注射接口7的输液端,通过紧密贴合布置于保护冲洗塞1的引流空腔24内壁上的注射进流管22,与保护冲洗塞1引流入口18处的环形分流腔17的进液口相连接;注射接口7的进液端,则通过注射软管8与注射器9的出液口相连接。

该吻合瘘口保护冲洗器使用时,首先,根据吻合口26在直肠肠道25内的具体深度位置,对柔性伸缩调节部15的长短进行调节。然后,将保护冲洗塞1的上部弧形体10、以及其上方的环形分流腔17和封闭气囊16(尚未充气),经由肛门28插入到直肠肠道25内;在插入过程中,上部弧形体10与环形分流腔17之间设置的柔性伸缩调节部15,可使整个保护冲洗塞1能够在肠腔内、随着患者直肠的弯曲度而实现自由调整,避免对直肠造成挫伤。同时,使环形分流腔17和封闭气囊16位于吻合口26和瘘口27上方适当的位置处,以确保封闭气囊16充气膨胀后对肠管的封闭效果,并实现对吻合口和瘘口的有效冲洗,增加直肠的消毒范围。保护冲洗塞1的中部收缩部11则卡在肛门28处,保护冲洗塞1的下部排放端12位于肛门28的外部,从而实现持续扩肛,减小吻合口的张力。

使用过程中,通过引流软管5将保护冲洗塞1下端的引流接头4与引流液收集袋6相连,以在将冲洗吻合口及瘘口的消毒液进行收集的同时,收集患者的肠液及粪便,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减少对肛周护理的频次。另外,当需要对直肠吻合口和瘘口实施术后消毒时,利用注射器9抽取碘伏等消毒液,并经由注射进流管22和环形分流腔17的冲洗喷液嘴23,向封闭气囊16下方的直肠肠腔内注入消毒液,进而对吻合口、瘘口和肛管进行消毒冲洗;且消毒冲洗液通过保护冲洗塞1上部弧形体10上端侧壁上的冲洗回流口14,经由保护冲洗塞1引流空腔24下端的引流出口20排出。能够理解的是,在患者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可卸下保护冲洗塞1下端的引流接头4,并利用活动堵块将充气接口13封堵上、防止封闭气囊漏气,再分别拔除充气软管3和注射软管8,以方便患者日常行走佩戴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