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110发布日期:2019-08-16 22:2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雾化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雾化器一般具有雾化器本体与雾化面罩,使用时雾化器本体的进气口连接微型气泵或压缩空气接口,雾化的药液通过出气口进入雾化面罩再被病人吸入,同时病人呼出的废气可由雾化面罩上的通气孔排出。

其中,以微型气泵为气源的雾化器多用于医院门诊室或是社区诊所等地,且现有的微型气泵一般仅有开启和关闭功能,在雾化过程中若需要停止一下,则必须要关闭气泵,多次的开关气泵会影响气泵的使用寿命。而如果不关闭气泵,而仅把雾化器临时拿开的话,又会造成药剂的浪费,也会对患者病患的治疗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雾化器,以可在雾化过程中临时停止,且不影响气泵的使用寿命,并不会浪费药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具有加药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雾化器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气口上的雾化面罩,并在所述雾化面罩上设置有通气孔,还包括串接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的具有放空口的气路切换机构,且所述气路切换机构被构造为可承接外部操作力而动作、以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器本体和所述放空口间择一连通。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气路切换机构包括外壳体、内芯、盖板以及操作杆;所述放空口沿所述外壳体的周向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外周壁上,并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沿所述外壳体周向布置的操作口;所述内芯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于所述内芯上设有开口于所述内芯底端的连通孔,位于所述内芯顶端且偏心布置的呈扇形的雾化连通口,以及位于所述内芯外周壁上的放空连通口和操作杆插装口,所述雾化连通口和所述放空连通口均和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盖板封盖在所述内芯上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在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偏心布置、且呈扇形的缺口;所述操作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操作口布置、并插装连接于所述操作杆插装口中。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内芯顶端面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凹槽,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嵌设于所述定位凹槽中的凸起。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操作杆的横截面为矩形。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沿所述雾化面罩的边缘连接设置有胶条。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通气孔为散布在所述雾化面罩上的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雾化器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气路切换机构,在雾化过程中,可通过操作气路切换机构,使进气口与放空口连通,由此可在雾化过程中临时停止雾化,而且由于采用放空处理,不必关闭气泵,不会形成憋压,因而也不会影响气泵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不再雾化也不会浪费药剂,进而可使得该雾化器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医用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气路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芯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芯底部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该雾化器适用于在医院门诊室或社区诊所等场所使用,且由图1所示,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1以及与该雾化器本体1相连的雾化面罩5,其中,雾化器本体1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在雾化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微型气泵相连的进气口2,在雾化器本体1的侧部设置有供雾化药液排出的出气口3,在雾化器本体1的顶部则设置有用于加入待雾化药剂的加药口,同时,相对于出气口3,在雾化器本体1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手持柄4。

本实施例在雾化面罩5上开设有用于患者呼出的废气排出的通气孔6,且通气孔6为散布的多个,以保证其通气效果。而在雾化面罩5的边缘处还连接设置有沿雾化面罩5的边缘布置的胶条7。通过胶条7的设置,可在将雾化面罩5置于患者面部时,保证与面部的良好接触,从而减少雾化药剂的逸出浪费。

本实施例的雾化器其发明点在于在雾化器本体1底部的进气口2处还串接设置有具有放空口9的气路切换机构,且该气路切换机构被构造为可承接外部操作力而动作,以使进气口2与雾化器本体1和放空口9之间择一连通。从而通过气路切换机构的设置,在雾化过程中,可通过操作该气路切换机构,使进气口2与放空口9连通,由此可在雾化过程中临时停止雾化,且由于采用放空处理,不必关闭气泵、不会形成憋压,进而便不会影响气泵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不再进行雾化,也能够不浪费药剂。

本实施例中,上述气路切换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2中所示,其包括外壳体8、内芯12、盖板13以及操作杆10。其中,具体上,如图3所示的,外壳体8为管状结构,上述进气口2即形成于该外壳体8的底端,而外壳体8的顶端则插装连接在雾化器本体1上。上述放空口9沿外壳体8的周向设置在外壳体8的外周壁上,对应于放空口9,在外壳体8的外周壁上也设置有同样沿外壳体8周向布置的操作口81,用于驱使内芯12转动的操作杆10即穿设于该操作口81中,并与内芯12固连。此外,放空口9以及操作口81所对应的圆心角均可为90°。

在外壳体8内还形成有使外壳体8内壁呈台阶状的第一抵接面82,设置于外壳体8内的内芯12的底端面便是与该第一抵接面82相接触,以此实现在外壳体8中的转动布置。而除了位于下方的第一抵接面82,在外壳体8的顶部开口处还分别设置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二抵接面82与第三抵接面84。其中,第三抵接面83为用于前述的盖板13在外壳体8中的定位设置,第三抵接面84则可与雾化器本体1的底部相接,以实现气路切换机构整体与雾化器本体1的连接限位。

本实施例中内芯12的结构由图4至图6中所示,该内芯12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径与外壳体8中形成有第一抵接面82的部分内径相适配,以可使在内芯12可转动的设置于外壳体8内,且同时在内芯12的外周壁与内壳体8内周壁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有较好的气密效果。在内芯12上设置有开口在内芯12底端的连通孔121,当内芯12设置于外壳体8内后,该连通孔121的开口端即可与进气口2连通。

相对于连通孔121的开口端,在内芯12的顶端也偏心设置有呈扇形的雾化连通口122,而在内芯12的外周壁上也设置有相对布置的放空连通口123和操作杆插装口124。雾化连通口122和放空连通口123均与连通孔121连通,并且放空连通口123也为扇形状,而雾化连通口122与放空连通口123的圆心角也为90°。此外,操作杆插装口124则为沿内芯12轴向布置的矩形状,与该操作杆插装口124插装连接的操作杆10的横截面也为矩形。

本实施例的盖板13即与外壳体8中的第二抵接面83相抵接,以固定在外壳体8内而构成对内芯12的封盖,在盖板13上也开设有偏心布置、且呈扇形的缺口14,该缺口14的圆心角同样也设置为90°。此外,为使得内芯12平顺的转动,在内芯12的顶端面的中心还开设有定位凹槽125,对应的,在盖板13的底端面的中心也设置有可嵌设于定位凹槽125中的凸起132。凸起132的高度小于定位凹槽125的槽深,此外,与凸起132位置对应的,在盖板13顶端面的中心也设置有高度相较于凸起132更小的柱体133。

本实施例的雾化器在组装时,将内芯12装于外壳体8中,使连通孔121的开口对应进气口2,操作杆插装口124对应操作口81,然后再将盖板13装入外壳体8中,使缺口14对应雾化连通口122,且使盖板12卡装固定,接着再使操作杆10穿过操作口81插装固连于操作杆插装口124内,并将外壳体8的顶端卡装固定至雾化器本体1的底部便可。

在进行雾化时,拨动操作杆10使雾化连通口122和缺口14贯通,而放空连通口123正对外壳体8的内壁,此时进气口2所进压缩气体进入雾化器本体1,即可进行雾化。当需要临时停止雾化时,拨动操作杆10,使放空连通口123和放空口9对齐,而雾化连通口122正对盖板13的底端面,此时压缩气体放空而不能进行雾化器本体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