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466发布日期:2019-02-26 17:5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温针灸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灸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温针灸具。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对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症,常常用到热针灸,即针体将热能传入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热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功效。

目前市场上的热针灸主要有电热、艾灸柱加热等方式。其中电热的安全性较低,针体上连着电源线,且电源线较长较重,容易牵扯绊倒,医生操作也不方便,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概率比较大。艾灸柱加热,将艾灸末团成艾灸柱固定于皮肤上,且不容易固定,一般几分钟就烧完,针灸一次需要换艾灸柱,容易晃动针体,造成伤害,且温度不易控制,艾灰也容易落到皮肤上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温针灸具,以解决现有的隔物灸具中存在的贴敷后容易脱落、贴敷舒适度非常低、贴敷后活动受束缚、艾灸温度难控制易烫伤、操作繁琐、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温针灸具,所述灸具包括同轴安装的固定座、底座筒、艾条固定杆、外筒盖,所述艾条固定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形成内层部件,固定座上安装作为外层下部件的底座筒,底座筒的上方安装作为外层上部件的外筒盖;所述固定座为倒扣漏斗形状,在外筒盖的上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并在灸具的轴向中心线上形成能过穿过灸针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艾条固定杆的下部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座上方相吻合的倒扣漏斗结构,将艾条固定杆粘结于固定座的顶部,采用此种连接方式,使得艾条固定杆与固定座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倾斜影响灸针的针位。

进一步,所述艾条固定杆由金属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其上插装有中空的艾条。艾条制成中空结构,方便套装于灸具内,且省去了艾灸座的结构,造价成本更低。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下部水平设置有倒圆,并在倒圆的下表面上均匀黏贴有至少两块扇形的粘胶固定层,两块相邻的固定层之间形成便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外筒盖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块弧形卡片,所述底座筒的侧面上设置有镂空的透气孔,通过旋转外筒盖可调节透气孔的流通数量,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并且,将通气孔设置于底座筒上,便于艾条点火。

在以上技术特征中,采用下层固定座、中层底座筒、上层外筒盖,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推广,所述固定座采用倒扣漏斗形状,在艾条燃烧中,可以将落下的灸灰收集在固定座与底座筒形成的空腔中,在使用时,将艾灸条点燃,套于艾灸固定杆外,盖上外筒盖,当灸针刺入皮肤后,将灸具套设于灸针外,开始进行温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安全有效、操作方便、使用舒适,通过旋转外筒盖,调节外筒盖上的透气孔的流通数量,加快或减慢艾条的燃烧速度,2、本实用新型固定座采用倒扣漏斗形状,在艾条燃烧中,可以将落下的灸灰收集在固定座与底座筒形成的空腔中,谨防有艾灰掉落烫伤患者。3、本实用新型灸具设置有能够套设于灸针外的通孔,使得温针治疗更为方便、高效,便于中医针灸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针灸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型新温针灸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针灸具固定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固定座,2为底座筒,3为艾条固定杆,4为外筒盖,5为圆孔,6为倒圆,7为固定层,8为弧形卡片,9为透气孔,10为艾条,11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如图1-3所示,一种温针灸具,所述灸具包括同轴安装的固定座1、底座筒2、艾条固定杆3、外筒盖4,所述艾条固定杆3安装于所述固定座1上形成内层部件,固定座1上可拆卸的安装由作为外层下部件的底座筒2,底座筒2的上方可拆卸的安装有作为外层上部件的外筒盖;所述固定座1为倒扣漏斗形状,艾条固定杆3为中空管状结构,采用金属制成,其上插装有中空的艾条10。

所述艾条固定杆3的下部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座1上方相吻合的倒扣漏斗结构,将艾条固定杆3粘结于固定座的顶部,采用此种连接方式,使得艾条固定杆与固定座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倾斜影响灸针的针位。

在外筒盖的上顶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5,并在灸具的轴向中心线上形成能过穿过灸针的通孔。

所述固定座1的下部水平设置有倒圆6,并在倒圆6的下表面上均匀黏贴有至少两块扇形的粘胶固定层7,两块相邻的粘胶固定层7之间形成便于空气流通的通道11。

所述外筒盖3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块弧形卡片8,所述底座筒侧面上方设置有镂空的透气孔9,通过旋转外筒盖可调节透气孔的流通数量,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温针艾灸的过程中,将灸针刺入皮肤内,将灸具套于灸针上,将艾灸条套装于艾条固定杆上,点燃艾灸条,扣合上外筒盖,进行针灸,在治疗过程中,燃烧后的艾灰掉入底座筒的内腔中,不会烫伤患者;另外,艾条在相对密闭的狭小空间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大,固定座采用倒扣漏斗结构,防止过多热空气与皮肤直接接触,灼伤患者。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