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969发布日期:2019-06-11 23:4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用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今艾灸市场上,用于辅助艾灸治疗的设备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艾条棒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艾条,但是高度不可调节,也不能移动,不够灵活,且艾条燃烧时暴露在空气中,热量容易散失,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另一种就是艾灸床,传统艾灸床的主要结构就是在床面上挖很多个孔,然后在某个通孔的正下方固定艾条,艾灸者躺在床面上,将需要熏烤的穴位对准艾条的正上方,点燃艾条后其产生的热量就会经过通孔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熏烤,但这种艾灸床存在的主要弊端就是艾条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艾灸者躺在床面上后会因为身材高矮的不同导致人体的穴位相对于艾条处于不同的位置,在熏烤不同穴位时就需要艾灸者在床面上进行移动,使得穴位所在通孔的正下方正好就是艾条的位置,对艾灸者造成一定的不舒适性,若在每个通孔下方均分布有艾条,使得艾条能够对准人体的不同穴位,以满足不同身高的艾灸者,这样子就显得很浪费。因此,研究一种艾条位置能够前后左右移动的艾灸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艾灸床,能够更灵活的调整艾条的位置根据不同体型的人群进行更快捷的艾灸治疗,并且能针对不同的艾灸者的进行艾灸时的受热承受能力,调节滑块上燃烧的艾条与艾灸者艾灸的穴位的距离,使得艾灸床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艾灸后艾灰乱撒难集中清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艾灸床,包括床架及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体,所述床体为一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床体上的顶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其内设有一抽屉,

所述抽屉内部设有与抽屉底板平行的一艾条固定板;所述艾条固定板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艾条固定板的两相对面分别通过并排设置的若干个弹性弹簧与抽屉的两相对内侧壁连接, 使得艾条固定板平铺展开并与抽屉底板平行设置;

所述艾条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在所述凹槽轨道上设置有若干块滑块,所述滑块的下部为圆柱状,对应套滑在凹槽轨道内,其上部呈圆盘状,滑块上部直径大小大于轨道宽度;所述滑块上端中间还设置有用于插放艾条的铁针,且铁针的尖端部相对滑块上部垂直向上;

所述艾条固定板下方并排设置有若干条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与艾条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调节杆为筒状结构并呈偏心旋转设置,所述调节杆的轮廓上端与艾条固定板下端面相触;所述调节杆一端旋转套设在抽屉的外侧板上,并与抽屉外侧旋转手柄连接,其另一端旋转套设于与所述抽屉的外侧板相对面的侧板的内壁上。

优选的,柔性材料为耐燃的柔性材料或不耐燃柔性材料的外表面涂一层耐燃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艾条固定板的两相对面分别通过若干个弹性弹簧与抽屉的两相对较长的内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艾条固定板的两相对面分别通过若干个弹性弹簧与抽屉的两相对较短的内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上部的上端面以铁针为圆心开设有用于收集艾条灰的圆形凹槽。采用该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在进行艾灸的时候,艾灸燃烧后的艾灰将掉落在滑块上部的凹槽内,不会造成艾灰散落在抽屉底部,难以清理,且能在进行多次的艾灸后才需要进行艾灰的清理,集中收集艾灰可以适当的在凹槽内加点水,相比现有技术中若不及时清理随意散落于抽屉底部的艾灰会在再次进行艾灸时,中空的抽屉中热量上升,使得艾灰飞腾,使得针灸处的皮肤沾上艾灰,使得艾灸不清洁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上部材质为隔热材料。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隔热材料能够在接艾灰的时候不被传热而损伤,降低使用的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活动板,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可拆卸地与顶板连接。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时候需要针灸的人的穴位大体一致,可以直接拆卸活动板后直接微调节滑块的位置,插上艾条点燃艾条进行艾熏即可,操作更方便、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通孔的中心点位置与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的交界处的中心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所述通孔的直径大小大于凹槽轨道的宽度。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更加准确的将燃烧后的艾条通过通孔熏到穴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抽屉位于所述活动板的正下方,所述抽屉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活动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抽屉的活动方向与所述床体长度较长的方向一致,所述抽屉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床架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均设置有可升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滑块上部的直径为10-20厘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艾灸床,在床体内设置有一个抽屉,在抽屉内的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在凹槽轨道上设置有若干块滑块,通过滑块随意移动,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具有更加灵活的操作,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更快捷的针对人体穴位进行艾灸治疗,并且还滑块的独特设计能够保证燃烧后的艾条艾灰不会零零散散的在热气的气流中空床体内随意飘落和零落掉落在凹槽轨道内,造成清理困难的问题;并且能针对不同的艾灸者的进行艾灸时的受热承受能力,调节滑块上燃烧的艾条与艾灸者艾灸的穴位的距离,使得艾灸床具有更高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艾灸床,艾条自由移动得更加灵活,进而能够解决不同使用艾灸者的身高导致穴位与艾条不在同一竖直方向的问题,抽屉式的结构,能够在移动和更换艾条时更加方便,不需要艾灸者在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发生身体位移,给艾灸者更加舒适的体验;该艾灸床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艾灸床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艾条固定板的正面内部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抽屉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抽屉的正面内部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的抽屉的正面内部透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床架1,床体2,支撑脚3,活动板4,通孔5,抽屉6,把手7,凹槽轨道8,滑块9,滑块的上部91,滑块的下部92,铁针10,顶板11,艾条固定板12,调节杆13,弹性弹簧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艾灸床,包括床架1及放置在所述床架1上的床体2,所述床体2为一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床体2上的顶板11 上均匀分布有通孔5,其内设有一抽屉6,所述抽屉6内部与抽屉6底板平行设有一艾条固定板12,所述艾条固定板12为柔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柔性材料为酚醛纤维制成的厚度为10 厘米的柔性耐燃的板),艾条固定板12的两相对面分别通过并排设置的6个弹性弹簧14与抽屉6的两相对较长的内侧壁连接,并且其中4个弹性弹簧14分别位于艾条固定板12的四个端角处,使得艾条固定板12平铺展开并与抽屉6底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艾条固定板12的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8,在所述凹槽轨道8上设置有若干块滑块9,所述滑块包括滑块的下部92和滑块的上部91,且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下部92为圆柱状,对应套滑在凹槽轨道8内,其上部呈圆盘状,滑块的上部91直径大小大于轨道宽度;所述滑块9上端中间还设置有用于插放艾条的铁针10,且铁针10的尖端部相对滑块的上部91垂直向上;所述艾条固定板12下方并排设置有5条调节杆13,所述调节杆13的长度方向与艾条固定板1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调节杆13为筒状结构并呈偏心旋转设置,所述调节杆13的轮廓上端与艾条固定板12下端面相触;所述调节杆13一端旋转套设在抽屉6的外侧板上,并与抽屉6外侧旋转手柄连接,其另一端旋转套设于与所述抽屉6的外侧板相对面的侧板的内壁上。所述滑块的上部91的上端面以铁针为圆心开设有用于收集艾条灰的圆形凹槽。采用该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在进行艾灸的时候,艾灸燃烧后的艾灰将掉落在滑块的上部 91的凹槽内,不会造成艾灰散落在抽屉6底部,难以清理,且能在进行多次的艾灸后才需要进行艾灰的清理,集中收集艾灰可以适当的在凹槽内加点水,相比现有技术中若不及时清理随意散落于抽屉6底部的艾灰会在再次进行艾灸时,中空的抽屉6中热量上升,使得艾灰飞腾,使得针灸处的皮肤沾上艾灰,使得艾灸不清洁的问题。所述滑块的上部91材质为隔热材料。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隔热材料能够在接艾灰的时候不被传热而损伤,降低使用的寿命。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一活动板4,所述通孔5均匀分布在活动板4上,所述活动板4可拆卸地与顶板11连接。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时候需要针灸的人的穴位大体一致,可以直接拆卸活动板4后直接微调节滑块9的位置,插上艾条点燃艾条进行艾熏即可,操作更方便、简单。所述通孔5位置与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8的交界处在同一垂直线上。采用该技术手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更加准确的将燃烧后的艾条通过通孔5熏到穴位。所述抽屉6位于所述活动板4的正下方,所述抽屉6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活动板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抽屉6的活动方向与所述床体2长度较长的方向一致,所述抽屉6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把手7。所述床架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3,每个所述支撑脚3均设置有可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给艾灸者进行艾灸治疗的时候,将活动板4安装在顶板11上让艾灸者趟在艾灸床上,然后医护人员将抽屉6拉开,滑动滑块9的位置在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上,可以视情况需要艾灸的有几个穴位,相对应的进行调整,接着将艾条插上对应的滑块9上的铁针10上,点燃艾条,然后将抽屉6合上,对艾灸者进行艾灸治疗;每一位艾灸者的受热能力是不同的,当艾灸者趟在艾灸床上后,将艾灸治疗时将滑块9移动在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8的交界处,而旋转安装在对应纵横交错的凹槽轨道8的交界处下方的调节杆13到合适的位置,改变调节杆13与艾条固定板12接触的面相对抽屉6底板的距离,从而调整了插在滑块9的铁针10上的燃烧艾条相对顶板11的距离,即可改变燃烧艾条在艾灸的时候与穴位的距离,从而能实现针对不同的艾灸者的受热能力来调整艾灸时燃烧艾条相对与艾灸者穴位的距离;调节杆13可以同时操作到同一角度,也可单独操作调节,依据艾灸者的感受舒适为准;也能下进行艾灸时,艾条在不断燃烧后变短,受热的燃烧点在不断的降低从而降低了艾灸的效果,也能通过旋转调节杆13将柔性的艾条固定板12上已经滑动到进行艾灸穴位位置的滑块9向上顶起的位置,从而调节受热点与穴位的相对距离,保证艾灸的受热力,达到更好的艾灸效果;并且当一个艾灸者艾灸完成后,若是下一个艾灸者进行艾灸的穴位改变不大,可以将活动板4直接拆卸后将滑块9进行微调后,插上艾条然后点燃,再将活动板4安装在顶板11上,艾灸者即可进行艾灸治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点为如图5所示,调节杆13的数目为2条,艾条固定板12的两相对面分别通过若3个弹性弹簧14与抽屉6的两相对较短的内侧壁连接,并且其中4个弹性弹簧14分别位于艾条固定板12的四个端角处;优选的滑块的上部91的直径为 15厘米。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例如改变零部件的规格大小,弹性弹簧的个数等,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