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241发布日期:2019-10-15 18:1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养身领域,涉及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仪将用艾绒制备好的专用艾柱或艾饼,安置在具有发热元件及磁化装置的艾腔中,将灸头直接用缚带固定在被灸穴位上,当专用艾柱或艾饼被加热后,患者的皮肤同时被加热,其汗毛孔舒张,使艾绒的有效成分、挥发物迅速通过穴位经络,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磁疗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其中艾灸仪包括有用于艾灸的本体以及位于本体两侧的固定耳,缚带在固定艾灸仪的时候,就是通过本体两侧的固定耳进行固定的,缚带在固定艾灸仪的时候,通过缚带的两端在绕过人体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后,分别与两个固定耳固定,从而达到固定本体的目的,但是由于缚带的长度是固定的,这样将艾灸仪固定到人体不同部位,比如胳膊和腰上的时候,缚带就会出现要么太长要么太短的问题,使得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便捷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旨在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绑带组,包括未形变状态下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第三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绒体和刺体,所述第一绑带的一端还设置有环状的连接环,所述第二绑带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刺体,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绒体,所述第三绑带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刺体,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绒体,所述第三绑带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刺体,任一刺体可选择与一绒体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第三绑带均可穿过所述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以及所述第三绑带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位于所述第一绑带上的绒体与刺体之间、位于所述第二绑带上的相邻绒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绑带上的相邻绒体之间均留有设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绑带上的刺体和与该刺体相邻的绒体之间留有设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绑带上的刺体和与该刺体相邻的绒体之间留有设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三绑带另一侧的刺体位于所述第三绑带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绑带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三绑带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环的最大内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绑带以及所述第三绑带的中部均为单层结构,两端均为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艾灸仪,包括有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两侧的固定耳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绑带组,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以及所述第三绑带均可穿过所述固定耳与所述本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绑带组在将艾灸仪固定到人体上的时候,首先是根据需要固定处人体的粗细选用绑带,比如比如手臂可以选用第一绑带,对于小腿可以选用第二绑带,对于大腿可以选用第三绑带,对于腹部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串联起来进行使用,或者将第二绑带和第三绑带串联起来进行使用;其中由于对艾灸仪进行固定的绑带的总长度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的,如此就能够较好的防止使用的绑带发生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即使得绑带的长度即足够长,能够方便进行操作,同时又可以防止过长而发生缠绕等情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绑带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绑带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绑带;2、第二绑带;3、第三绑带;4、绒体;5、刺体;6、连接环;7、本体;8、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一种绑带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未形变状态下长度(即不受外力作用时候的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以及第三绑带3,所述第一绑带1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绒体4和刺体5,所述第一绑带1的一端还设置有环状的连接环6,所述第二绑带2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刺体5,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绒体4,所述第三绑带3同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刺体5,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绒体4,所述第三绑带3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刺体5,任一刺体5可选择与一绒体4连接或分离,其中绒体4与刺体5分别为魔术贴中的圆毛和刺毛,所述第二绑带2与所述第三绑带3均可穿过所述连接环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以及第三绑带3的端部都优选为方形结构,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 以及第三绑带3的端部做成其它的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或者一端三角形一端圆形,或者其他形状,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第一绑带1、所述第二绑带2以及所述第三绑带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是普通的弹性绳或者弹性布条等,本实施例优选为弹性布条,位于所述第一绑带1上的绒体4与刺体5之间、位于所述第二绑带2上的相邻绒体4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绑带3上的相邻绒体4之间均留有设定距离。所述第二绑带2以及所述第三绑带3 上的刺体5和与该刺体5相邻的绒体4之间也留有设定距离,其中此处的设定距离可以是1厘米或者2厘米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位于所述第三绑带3另一侧的刺体5位于所述第三绑带3的端部,同时位于第三绑带3两侧的两个刺体5位置相对应,同时形状也一样,如此在将两个刺体5缝合到第三绑带3上的时候就能够同时缝合两个,操作更为简单。

所述第二绑带2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三绑带3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环6的最大内径,这样将第二绑带2或第三绑带3穿过连接环6的时候,就能够更为简单方便;不仅如此,由于另一侧的刺体5是位于第三绑带3端部的,这样在通过该刺体5串联第三绑带3的时候,就能够使得第三绑带3能够进行串联的长度达到最长。

所述第二绑带2以及所述第三绑带3的中部均为单层结构,两端均为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艾灸仪,如图3所示,包括有本体7、位于所述本体7两侧的固定耳8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绑带组,所述第一绑带1、所述第二绑带2以及所述第三绑带3均可穿过所述固定耳8与所述本体7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带组以及艾灸仪,在将艾灸仪固定到人体上进行艾灸的时候,首先是将本体7移动到人体需要艾灸的部位,然后根据该部位的粗细选用绑带,然后将选用的绑带依次穿过一个固定耳8、人体以及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选用绑带的两端固定,完成了本体7的位置固定。其中由于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的未形变状态下长度是不同的,这样当固定本体7位置的粗细不同的时候,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三者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的共同串联进行使用。其中,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第三绑带3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方式如下:

单独使用第一绑带1的时候,将第一绑带1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固定耳8、绕过人体、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第一绑带1两端的刺体5和绒体4连接;

单独使用第二绑带2的时候,将第二绑带2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固定耳8、绕过人体、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第二绑带2两端弯折,并使得第二绑带2两端的刺体5分别选择与其中一个绒体4连接;

单独使用第三绑带3的时候,将第三绑带3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固定耳8、绕过人体、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第三绑带3两端弯折,并使得第三绑带3两端的刺体5分别选择与其中一个绒体4连接;

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2组合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绑带1穿过一个固定耳8,弯折第一绑带1并使得第一绑带1上的刺体5与绒体4结合,再将第二绑带2的一端依次穿过连接环6、绕过人体、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第二绑带2两端弯折,并使得第二绑带2 两端的刺体5分别选择与其中一个绒体4连接;

第一绑带1和第三绑带3组合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绑带1穿过一个固定耳8,弯折第一绑带1并使得第一绑带1上的刺体5与绒体4结合,再将第三绑带3的一端依次穿过连接环6、绕过人体、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然后将第三绑带3两端弯折,并使得第三绑带3 两端的刺体5分别选择与其中一个绒体4连接;

第二绑带2与第三绑带3组合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三绑带3另一侧的刺体5选择与第二绑带2上的某一个绒体4结合,然后将第二绑带2或第三绑带3中部正对于人体,之后分别将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的自由端穿过其中一个固定耳8,将穿过固定耳8的第二绑带 2和第三绑带3弯折,使得刺体5与绒体4连接;

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同时组合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绑带1穿过一个固定耳8,弯折第一绑带1并使得第一绑带 1上的刺体5与绒体4结合,再将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通过第三绑带3上的刺体5和第二绑带2上的绒体4进行串联,串联之后将第二绑带2或第三绑带3中部正对于人体,之后分别将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的自由端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和连接环6,将穿过另一个固定耳8和连接环6的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弯折,使得刺体5与绒体4连接。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就能够改变所选用的绑带的总长度,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在使用的时候,由于绑带的总长度是合适于人体粗细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够较好的防止过短而导致使用舒适度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防止过长而导致容易打结等情况,使用便捷性高,舒适性好。

其中由于连接环6的最大内径是大于第二绑带2以及第三绑带3 的宽度的,如此在将第二绑带2或第三绑带3与连接环6连接的时候,就能够更为方便的进行操作,操作便捷性高。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 2上的刺体5和绒体4都是分布在同一侧的,这样第一绑带1或第二绑带2在于人体接触的时候,就都能够以没有绒体4的一侧与人体接触,防止了发生瘙痒等情况,第三绑带3上虽然有一刺体5位于绒体 4的另一侧,但由于该刺体5是位于第三绑带3的端部的,如此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也能够防止该刺体5触碰到人体,使用舒适的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由于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 的端部都是双层的,而中部为单层的,如此端部的厚度就大于中部的厚度,在牵引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的时候,就能够防提供一个施力支点,使得实际操作更为便捷。

不仅如此,由于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和第三绑带3都是弹性的,同时在第一绑带1上的刺体5与绒体4之间、第二绑带2上的相邻绒体4及绒体4与刺体5之间、第三绑带3上的相邻绒体4及绒体 4与刺体5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距,如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2以及第三绑带3的长度都是能够进行变化的,如此就可以使得实用性更高,不仅如此当使用在腹部等人体组织处的时候,绑带的长度还能够随时变化,从而适应于人体形态的改变,防止了绑带过紧或过松情况的发生,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