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273发布日期:2019-03-05 18:1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罩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



背景技术:

由于蒸汽眼罩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放松眼部肌肤,加助睡眠,保护视力;同时也可补充水分,减少水分流失,淡化眼部皱纹、黑眼圈、眼袋,延缓眼部老化,而且对也适合其它眼疲劳、眼部问题困扰者使用,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蒸汽热敷眼罩是通过自发热原理来护理眼部,它通过眼罩内部的发热体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反应发热,伴随细润的蒸汽,并由外至内滋润眼部,促进眼部周围血液循环,从而利用蒸汽的热度和湿度来达到缓解眼部疲劳。其中产生蒸汽过程为内部材料放热,使内含水分蒸发速率加快,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快速液化,形成蒸汽,现有的一些蒸汽眼罩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可能导致一些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危害眼部健康,例如铁粉等物质的泄露,并且,由于这些化学反应为不可逆,所以导致大多数热敷眼罩是一次性的,不可以重复利用,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的眼罩本体包括眼罩框架、眼罩固定带、电路容纳层、可视窗口层、外壳层,所述的眼罩固定带与眼罩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电路容纳层、可视窗口层、外壳层依次设置在眼罩框架的外侧,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设置在电路容纳层的容纳部内,所述的电路容纳层上还设置有蒸液管道、以及海绵分散部,所述蒸液管道的上端与注液口相连通,下端与海绵分散部连接,从而通过注液口滴入蒸液,然后通过蒸液管道将蒸液输送至海绵分散部,然后通过海绵分散部均匀分散,然后通过加热控制电路对其进行加热挥发处理,实现蒸汽热敷的作用,蒸液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眼罩本体的长度为10-16cm,宽度为1-4cm,高度为4-8cm。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罩本体采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或聚苯乙烯(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氯乙烯(PVC)、或尼龙(Nylon)、或聚碳酸酯(PC)、或聚氨酯(PU)、或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视窗口层包括衬底层、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保护层、集流体,所述的衬底层上涂有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通过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获取热量,同时具有透明可视、抗菌等作用,所述的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集流体,并且所述集流体与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的两端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更好的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P1、Mos管M1、电阻R1、以及两串联连接的加热膜,所述的电源的正极并联连接有加热膜和温度传感器P1,所述加热膜的另一端与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栅极经电阻R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P1的另一端经电阻R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从而通过两串联连接的加热膜进行加热至35-45℃,并通过温度传感器P1实时检测加热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电路容纳层上的电源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衬底层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流体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罩框架为一海绵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丙烯腈(PAN)或硅胶材料制成,通过保护层防止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在使用过程中被氧化,腐蚀和老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透明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酰亚胺(PI)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电材料为铜箔或铝箔。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为电池,所述的加热膜为银纳米线基加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以银纳米线基的柔性透明加热膜为热敷眼罩的可视窗口,由于银纳米线加热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优异的机械弯曲性等特性,因此热敷眼罩可方便折叠,且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2、由于眼罩是基于电加热产生热量,从而避免由于化学反应而对人体产生损害,并且可多次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3、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具有优良导电性,使其驱动加热的电压非常低,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能耗;

4、通过使用电池,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携带方便,通过控制温度恒定在35-45℃,适应人体的热敷温度;

5、通过注液口滴加蒸液,,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不同配方的蒸液,进一步提高了眼罩的实用性;

6、银纳米线具有抗菌的作用,有利于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细菌滋生,防止眼部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容纳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视窗口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眼罩固定带,2-眼罩框架,3-电路容纳层,4-可视窗口层,5-外壳层,6-电源开关,31-蒸液管道,32-海绵分散部,33-容纳部,41-衬底层,42-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保护层,43-集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柔性便携式可视热敷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的眼罩本体包括眼罩框架2、眼罩固定带1、电路容纳层3、可视窗口层4、外壳层5,所述的眼罩固定带1与眼罩框架2固定连接,眼罩固定带1上还设置有卡扣,所述的电路容纳层3、可视窗口层4、外壳层5依次设置在眼罩框架2的外侧,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设置在电路容纳层3的容纳部33内,所述的电路容纳层3上还设置有蒸液管道31、以及海绵分散部32,所述蒸液管道31的上端与注液口相连通,下端与海绵分散部32连接,从而通过注液口滴入蒸液,然后通过蒸液管道31将蒸液输送至海绵分散部32,然后通过海绵分散部32进行均匀分散,然后通过加热控制电路对其进行加热挥发处理,实现蒸汽热敷的作用,蒸液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如玫瑰精油。

进一步的,所述眼罩本体的长度为10-16cm,宽度为1-4cm,高度为4-8cm。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罩本体采用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或聚苯乙烯(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氯乙烯(PVC)、或尼龙(Nylon)、或聚碳酸酯(PC)、或聚氨酯(PU)、或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可视窗口层4包括衬底层41、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保护层43、集流体44,所述的衬底层41上涂设有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通过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获取热量,同时具有透明可视、抗菌等作用,所述的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上端设置有保护层43,所述保护层43上设置有集流体44,并且所述集流体44与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的两端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42更好的导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P1、Mos管M1、电阻R1、以及两串联连接的加热膜,所述的电源的正极并联连接有加热膜和温度传感器P1,所述加热膜的另一端与Mos管M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栅极经电阻R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Mos管M1的源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P1的另一端经电阻R1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从而通过两串联连接的加热膜进行加热至35-45℃,并通过温度传感器P1实时检测加热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设置在电路容纳层上的电源开关6。

进一步的,所述的衬底层41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流体44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罩框架2为一海绵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43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丙烯腈(PAN)或硅胶材料制成,通过保护层防止银纳米线导电网络层在使用过程中被氧化,腐蚀和老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透明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酰亚胺(PI)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电材料为铜箔或铝箔。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为5V的电池,所述的加热膜为银纳米线基加热膜。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