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955发布日期:2019-04-03 00:2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进行内科口腔咽喉检查时主要使用压舌板进行检查,在操作时,医生需一手拿压舌板,另一手拿电筒照射口腔以便观察,这时医生的两只手都被占用了,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不能对咽喉部进行摄像记录病历,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3943647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包括消毒底座和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消毒底座上固定设有开口位于上端的消毒盒体,消毒盒体内底设有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底座上设有与紫外线消毒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消毒底座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灯和控制开关的电源插头,显示装置正面设有显示器,显示装置背面边缘上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内科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但是现有的口腔咽喉检查装置还存在着患者长时间张嘴时会感到酸痛,导致检查时间延长、不方便观察咽喉深处以及在观察的同时不方便使用压舌板的问题。

因此,发明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口腔咽喉检查装置患者长时间张嘴时会感到酸痛,导致检查时间延长、不方便观察咽喉深处以及在观察的同时不方便使用压舌板的问题。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包括工作杆,固定连接头,旋转连接头,夹紧螺栓,安装框,凹面镜,可调镜结构,可调压板结构,支撑架结构和螺纹管,所述的固定连接头焊接在工作杆的上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通过夹紧螺栓连接在旋转连接头的上部,所述的安装框胶接在旋转连接头的右上部,所述的凹面镜粘贴在安装框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可调镜结构套接在工作杆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可调压板结构套接在工作杆的外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下部,所述的螺纹管焊接在工作杆的下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包括钢管,左旋螺纹槽,右旋螺纹槽,移动螺母结构,连接轴,支撑杆,弧形板和弧形槽,所述的左旋螺纹槽开设在钢管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右旋螺纹槽开设在钢管的外侧下部,所述的移动螺母结构分别螺纹连接在左旋螺纹槽和右旋螺纹槽的外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支撑杆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移动螺母结构,另一段通过连接轴连接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槽分别开设在弧形板的内侧左右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压板结构包括安装板,调节管,滑块,连接板,压舌板和弹簧,所述的调节管胶接在安装板的左下部,所述的滑块套接在安装板的外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板一端轴接在安装板的正表面下部,另一端粘贴在压舌板的左下部,所述的弹簧一端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右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压舌板的左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镜结构包括滑动管,固定管,移动杆,紧定螺栓,安装环和放大镜,所述的固定管粘贴在滑动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杆插接在固定管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管和移动杆的连接处,所述的安装环胶接在移动杆的右部,所述的放大镜卡接在安装环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螺母结构包括长螺母,卡槽和卡板,所述的卡槽开设在长螺母的外侧下部四周位置,所述的卡板卡接在卡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轴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连接轴分别焊接在移动螺母结构的左右两部和弧形板的内侧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管的左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管的左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防滑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连接头和旋转连接头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弧形板的设置,有利于在患者进行检查使患者长时间张嘴,防止患者长时间张嘴时会感到酸痛,导致检查时间延长。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凹面镜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医生在检查时观察咽喉深处,同时防止患者因长时间抬头对颈椎造成损害,解决了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不方便观察咽喉深处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舌板和弹簧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易正在对患者检查时压住患者的舌头,解决了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在观察的同时不方便使用压舌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大镜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医生在检查时对患者咽喉的每一处都进行仔细的观察,防止在检查时造成观察不仔细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弧形槽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患者使用时因表面光滑导致支撑架结构滑入患者的口腔内部,对患者的口腔造成二次伤害。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管、移动杆和紧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放大镜的位置,进而使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压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螺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杆;2、固定连接头;3、旋转连接头;4、夹紧螺栓;5、安装框;6、凹面镜;7、可调镜结构;71、滑动管;711、防滑螺栓;72、固定管;73、移动杆;74、紧定螺栓;75、安装环;76、放大镜;8、可调压板结构;81、安装板;82、调节管;821、固定螺栓;83、滑块;84、连接板;85、压舌板;86、弹簧;9、支撑架结构;91、钢管;92、左旋螺纹槽;93、右旋螺纹槽;94、移动螺母结构;941、长螺母;942、卡槽;943、卡板;95、连接轴;96、支撑杆;97、弧形板;98、弧形槽;10、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包括工作杆1,固定连接头2,旋转连接头3,夹紧螺栓4,安装框5,凹面镜6,可调镜结构7,可调压板结构8,支撑架结构9和螺纹管10,所述的固定连接头2焊接在工作杆1的上部,所述的旋转连接头3通过夹紧螺栓4连接在旋转连接头3的上部,所述的安装框5胶接在旋转连接头3的右上部,所述的凹面镜6粘贴在安装框5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可调镜结构7套接在工作杆1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可调压板结构8套接在工作杆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9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0的下部,所述的螺纹管10焊接在工作杆1的下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9包括钢管91,左旋螺纹槽92,右旋螺纹槽93,移动螺母结构94,连接轴95,支撑杆96,弧形板97和弧形槽98,所述的左旋螺纹槽92开设在钢管91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右旋螺纹槽93开设在钢管9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移动螺母结构94分别螺纹连接在左旋螺纹槽92和右旋螺纹槽93的外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支撑杆96一端通过连接轴95连接移动螺母结构94,另一段通过连接轴95连接弧形板97,所述的弧形槽98分别开设在弧形板97的内侧左右两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压板结构8包括安装板81,调节管82,滑块83,连接板84,压舌板85和弹簧86,所述的调节管82胶接在安装板81的左下部,所述的滑块83套接在安装板81的外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板84一端轴接在安装板81的正表面下部,另一端粘贴在压舌板85的左下部,所述的弹簧86一端螺栓连接在安装板81的右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压舌板85的左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镜结构7包括滑动管71,固定管72,移动杆73,紧定螺栓74,安装环75和放大镜76,所述的固定管72粘贴在滑动管7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杆73插接在固定管7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定螺栓74螺纹连接在固定管72和移动杆73的连接处,所述的安装环75胶接在移动杆73的右部,所述的放大镜76卡接在安装环75的内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螺母结构94包括长螺母941,卡槽942和卡板943,所述的卡槽942开设在长螺母941的外侧下部四周位置,所述的卡板943卡接在卡槽942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轴95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连接轴95分别焊接在移动螺母结构94的左右两部和弧形板97的内侧上下两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管82的左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2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动管71的左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防滑螺栓71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连接头2和旋转连接头3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防滑纹。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先将安装框5调节一定角度,顺时针旋转夹紧螺栓4,将安装框5固定,再向右移动移动杆73,使放大镜76和凹面镜6的下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再顺时针旋转紧定螺栓74,将移动杆73固定,将支撑架结构9逆时针旋转,从螺纹管10中取下,将支撑架结构9横向放置在患者的上嘴唇和下嘴唇之间,旋转长螺母941,通过支撑杆96,使弧形板97和弧形板97之间的距离增大,使患者的口腔张开,将内科用口腔咽喉检查装置放入患者的口腔内,通过弹簧86的弹簧力,使压舌板85向下压住患者的舌头,对患者的口腔和咽喉进行检查。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