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2772发布日期:2019-10-29 20:5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



背景技术:

目前,眼科常用的视功能训练设备样式较多且各自具有不同的训练或检测功能,医生需要熟悉各种设备的功能和用法,方便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训练设备;统一训练设备只能实现单一的训练功能,进行不同的训练就要更换设备,患者需要学习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医院也需要从不同厂家购买多种样式的训练设备,占用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视功能训练设备样式多且各自功能跟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包括操作组件和可佩戴于头部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显示单元、驱动组件及目镜组件,所述显示单元与目镜组件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调节所述显示单元与目镜组件的间距,所述目镜组件包括对应双眼设置的两块目镜。

其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显示单元与目镜组件之间的遮光组件,所述遮光组件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目镜组件共同围成封闭空间,所述遮光组件可伸缩或可折叠。

其中,在所述封闭空间内,还设有用于分隔双眼视野范围的阻隔件,所述阻隔件可伸缩。

其中,所述阻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目镜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阻隔件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或目镜组件连接,所述阻隔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其中,还包括可插入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插板,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与目镜组件之间,所述插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其中,所述插板具有与所述目镜组件距离不同的多个插入点。

其中,还包括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驱动组件、显示单元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及向所述显示单元发送指令。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用于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本体还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本体佩戴在人体头部的紧固绳,所述紧固绳长度可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用户佩戴后,可以进行焦距调节训练、模拟Brock线训练法等多种训练;用户无需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不会出现颈椎酸痛等不适感,用户体验好;佩戴一个设备就可以实现不同的训练功能,用户训练时无需频繁更换训练设备,无需学习新设备的使用,训练进度快,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训练功能集中,大大减少了训练设备的种类,减少了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目镜与显示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显示单元;2、目镜;3、紧固绳;4、遮光组件;5、阻隔件;6、插板;7、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视功能训练仪,包括操作组件和可佩戴于头部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显示单元1、驱动组件及目镜组件,所述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调节所述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的间距,所述目镜组件包括对应双眼设置的两块目镜2。

具体来说,显示单元1至少包含一块显示屏和必备的处理器、存储器等;用户佩戴本体后,可以通过目镜2观察显示屏上的画面,通过驱动组件可以调节显示屏相对于目镜2的距离,即显示屏相对于用户眼睛的距离,可以进行焦距调节等训练,比如在屏幕上指定位置显示固定图像,通过调节显示单元1的距离,显示屏与用户眼睛之间的距离可调节,用户关注屏幕时,双眼的交汇点逐渐变化,实现训练的目的。当然也可以模拟Brock线训练法,在显示屏中央显示类似珠子等图像作为关注点,在用户保持关注图像的状态下调节显示屏的距离,实现调节灵活度的训练。显示屏位置不变时,画面与用户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用户在观察时可以随意走动或摆动头部,无需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不会出现颈椎酸痛等不适感,用户体验好。佩戴一个设备就可以实现不同的训练功能,用户训练时无需频繁更换训练设备,无需学习新设备的使用,训练进度快,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训练功能集中,大大减少了训练设备的种类,减少了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之间的遮光组件4,所述遮光组件4用于与所述显示单元1、目镜组件共同围成封闭空间,所述遮光组件4可伸缩或可折叠。

具体来说,遮光组件4可遮挡光纤,可以是弹性结构、逐层套接的结构、也可以是折扇状的结构,通过移动显示单元1带动遮光组件4伸缩,保证在显示单元1移动过程中外界光线无法进入封闭空间内。这样无论显示单元1相对于目镜组件保持静止或相对移动,外界光线都无法进入用户的视野范围,用户不受外界影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升训练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显示单元1、目镜组件及遮光组件4围成的封闭空间内,还设有用于分隔双眼视野范围的阻隔件5,所述阻隔件5可伸缩。

具体来说,就是在左右眼的视野范围内设置阻隔件5,阻隔件5收回时,双眼视野范围无阻隔,可以看到另一只眼睛对应显示屏部分的画面;阻隔件5伸出时,左右眼的视野范围被完全阻隔,各自只能看到显示屏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针对左右眼单独显示换面,可以是单独显示,也可以同步显示,亦或是显示不同的画面等;比如在左右显示屏上同步显示局部不同或完全相同的图像,但两个图像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从而实现类似于融像卡片的发散性训练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展示距离固定的两张局部不同的画面,同时通过调节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距离的方式实现类似于Brewster立体镜的功能,进行融像训练或抗抑制训练,可以帮助用户建立正常的感觉性融像,扩大融像范围,提高双眼视和立体视能力。

优选的,所述阻隔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1、目镜组件连接。这种结构中,阻隔件5随着显示单元1的运动而伸出或收回,但双眼的视野范围时刻保持阻隔状态。

优选的,所述阻隔件5的一端与所述显示单元1或目镜组件连接,所述阻隔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这种结构中,阻隔件5不会随着显示单元1的移动而伸出或收回,阻隔件5的伸出或收回又驱动组件单独控制,这样可以随时调整双眼的视野范围状态,即可随时将双眼的视野范围隔开或保持互通。控制更加灵活,但会增加驱动组件的复杂程度。

优选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插入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插板6,所述插板6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之间,所述插板6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孔。

具体来说,当在插板6上设置一个观察孔时,双眼的视线必须在该观察孔处进行交汇,不然看不到显示屏上的画面。而设置两个观察孔时,双眼各自从对应的观察孔进行观察,视线可在显示屏后面的远处某点交汇。这种结构可以进行类似于Aperture-rule训练仪的训练,实现融像训练,使用户掌握融像技巧,增加融像范围,提高荣祥速度。

优选的,所述插板6具有距离所述目镜组件距离不同的多个插入点。即在目镜组件上、以及遮光组件4上开设多个插入点,实现在不调整显示单元1与目镜组件距离的情况下调节插板6与目镜组件的距离,从而获得不同的视线交汇点,满足不同的融像需求。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驱动组件、显示单元1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及向所述显示单元1发送指令。比如图3所示的无线连接式控制手柄7,当然也可以是有线连接的手柄,或者是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按钮、旋钮、滚轮等结构,无论设置在何处,起目的都是在对训练进度进行控制或在需要时进行是、否等信息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训练过程。

优选的,所述显示单元1具有用于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这样可以实现显示单元1与互联网或其他终端的信息交互,比如录入用户身份信息、既往病史、将训练或检测结果上传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快速录入或信息收集功能。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本体还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本体佩戴在人体头部的紧固绳3,所述紧固绳3长度可调。即通过紧固绳3的方式将本体佩戴在人体头部,紧固绳3长度可调,实现佩戴松紧度的调节,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佩戴状态,当然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佩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