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防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4647发布日期:2018-08-28 22: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毒医疗器械的感染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会用到很多种类的医疗器械,在治疗后,尤其是针对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后,所有医疗器械无论是使用前还是使用后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而消毒的种类有很多,如消毒液处理、紫外光照处理等。消毒处理是为了防止感染,其作为一种感染防控装置在每所医院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消毒装置由于体型过大、操作不便一直不受医护人员的认可,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医疗器械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就导致了医院需要准备多种消毒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成本。

公开号为CN107281519A,申请日为2017年06月13日的一篇名为《一种感染科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集成有多种消毒结构的消毒装置,其通过一台设备就能够实现各种消毒处理方式,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该装置使用上也很是不便,并且多种处理方式没有严格的划分区域,容易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多种处理方式、处理腔室相互分离、操作便捷的感染防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下部具有万向轮、以及控制所述万向轮的刹车机构;

集成于所述机架上部的消毒腔室,所述消毒腔室包括四个腔室,分别为取放腔、第一消毒腔、第二消毒腔和第三消毒腔;

集成于所述消毒腔室上方的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取放部、第一消毒部件、第二消毒部件和第三消毒部件,所述消毒机构的任意部分能够扣合于所述消毒腔室的任意腔室上、并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机架的中心具有转动机构,所述消毒腔室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机构绕所述机架的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消毒腔为消毒液消毒腔、所述第二消毒腔为紫外光照射腔、所述第三消毒腔为臭氧消毒腔;

所述第一消毒部件具有多个消毒液喷头、所述第二消毒部件具有多个紫外灯、所述第三消毒部件具有多个臭氧喷射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下部为机体,所述机体内具有安装腔,所述机体的上端具有圆形上盖,且所述圆形上盖等分为四个上盖分体,四个所述上盖分体一次对应所述取放部、第一消毒部件、第二消毒部件和第三消毒部件;

所述上盖分体包括盖体,所述第一消毒部件为安装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消毒液喷头、所述第二消毒部件为安装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紫外灯、所述第三消毒部件为安装于所述盖体上的多个臭氧喷射头;

所述盖体能够扣合于任意一个消毒腔室上部,并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腔室的外部具有圆环状外壳,所述消毒腔室的外部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放置槽,所述圆环状外壳与上具有四个钢化玻璃部,且所述圆环状外壳的中部沿其周向具有滑槽,所述消毒腔室的外周面具有操作凸台,所述操作凸台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与所述紫外光照射腔对应的所述钢化玻璃部采用非透明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安装腔内设置有消毒罐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消毒罐通过管路与所述消毒液喷头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喷射头连通;

所述安装腔内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紫外灯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紫外灯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固定轴以及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部的转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机架和圆形上盖固定,所述转轴与所述消毒腔室固定,所述消毒腔室通过所述转轴绕所述固定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腔室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的连接部、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部外端的所述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将多种消毒机构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并且将各个消毒腔体分开设置,不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消毒操作,在一种医疗器械需要依次进行不同消毒作业时,还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切换消毒腔室的消毒方式,操作便捷,不会形成交叉污染,各种消毒方式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的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的消毒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2、消毒罐;3、臭氧发生器;4、控制器;5、万向轮;6、刹车机构;7、消毒机构;8、转动机构;9、消毒腔室;10、滑槽;11、转轴;12、固定轴;13、取放部;14、第一消毒部件;15、第二消毒部件;16、第三消毒部件;17、消毒液喷头;18、紫外灯;19、臭氧喷射头;20、圆环状外壳;21、取放腔;22、第一消毒腔室;23、第二消毒腔室;24、第三消毒腔室;25、连接部;26、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包括:

机架,机架的下部具有万向轮5、以及控制万向轮5的刹车机构6;

集成于机架上部的消毒腔室9,消毒腔室9包括四个腔室,分别为取放腔21、第一消毒腔22、第二消毒腔23和第三消毒腔24;

集成于消毒腔室9上方的消毒机构7,该消毒机构7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取放部13、第一消毒部件14、第二消毒部件15和第三消毒部件16,消毒机构7的任意部分能够扣合于消毒腔室9的任意腔室上、并形成密封结构;

机架的中心具有转动机构8,消毒腔室9能够通过转动机构8绕机架的轴线转动;

第一消毒腔22为消毒液消毒腔、第二消毒腔23为紫外光照射腔、第三消毒腔24为臭氧消毒腔;

第一消毒部件14具有多个消毒液喷头17、第二消毒部件15具有多个紫外灯18、第三消毒部件16具有多个臭氧喷射头19。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将多种消毒部件集成于一台设备上的感染防控装置,其主要是在机架上设计了相互独立、分离的四个消毒腔室9,分别为取放腔21、第一消毒腔22、第二消毒腔23和第三消毒腔24,其中,取放腔21主要是消毒开始和消毒结束后医护人员取放医疗器械用,避免在取放时破坏消毒部件、以及在取放时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另外,机架上与消毒腔室9对应的还具有多个消毒部件,包括第一消毒部件14、第二消毒部件15和第三消毒部件16,每个消毒部件具有一种消毒功能,本申请主要是消毒液消毒、紫外光照射消毒和臭氧消毒三种消毒方式,通过转动上述的消毒腔室9、以保证能够快速切换消毒方式,为了提高消毒效果,转动后一定要保证密封性良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机架的下部为机体1,机体1内具有安装腔,机体1的上端具有圆形上盖,且圆形上盖等分为四个上盖分体,四个上盖分体一次对应所述取放部13、第一消毒部件14、第二消毒部件15和第三消毒部件16;

上盖分体包括盖体,第一消毒部件14为安装于盖体上的多个消毒液喷头17、第二消毒部件15为安装于盖体上的多个紫外灯18、第三消毒部件16为安装于盖体上的多个臭氧喷射头19;盖体能够扣合于任意一个消毒腔室9上部,并形成密封结构。

本实施例具体介绍了机架和机架上端的消毒机构7的结构,其中,盖体能够扣合于任意消毒腔室9的上部,并形成密封结构以便消毒顺利进行。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消毒腔室9的外部具有圆环状外壳20,消毒腔室9的外部具有放置医疗器械的放置槽26,圆环状外壳20与上具有四个钢化玻璃部,且圆环状外壳20的中部沿其周向具有滑槽10,消毒腔室9的外周面具有操作凸台,操作凸台滑动于滑槽10内。其中,与紫外光照射腔对应的钢化玻璃部采用非透明钢化玻璃。滑槽10和操作凸台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转动消毒腔室9,以便选择需要的消毒部件,另外,由于紫外线不能照射人眼,因此,在紫外光照射腔处需要设计成非透明结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机体1的安装腔内设置有消毒罐2和臭氧发生器3,消毒罐2通过管路与消毒液喷头17连通,臭氧发生器3通过管路与臭氧喷射头19连通;

安装腔内具有控制器4,控制器4与紫外灯18电连接,并控制紫外灯18的开关。

另外,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8为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轴12以及套设在固定轴12外部的转轴11,固定轴12与机架和圆形上盖固定,转轴11与消毒腔室9固定,消毒腔室9通过转轴11绕固定轴12转动。消毒腔室9包括与转轴11固定的连接部25、以及形成于连接部25外端的放置槽26。其中,放置槽26的宽度大于连接部25的宽度。一方面需要满足转动消毒腔室9的转动结构,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每个腔室的放置槽26能够放置足够大的医疗器械,因此本申请的放置槽26尺寸需要大于连接部25的尺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感染防控装置,将多种消毒机构7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并且将各个消毒腔室9分开设置,不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消毒操作,在一种医疗器械需要依次进行不同消毒作业时,还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切换消毒腔室9的消毒方式,操作便捷,不会形成交叉污染,各种消毒方式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