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646发布日期:2019-03-22 19:5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包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药瓶。



背景技术:

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营养学。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

现有的药瓶功能单一,病人用药时一般会同时服用几种药,每一种药都有独立包装,不仅浪费空间,而且外出携带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药瓶,用以解决现有的药瓶功能单一,造成空间浪费和携带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还包括取药盖,所述瓶体内一体成型有多块分隔立板,所述分隔立板的底端与瓶体的内底为一体,所述分隔立板的两外端与瓶体的内壁为一体,所述分隔立板的高度尺寸为瓶体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九,多块所述的分隔立板将瓶体的内腔均分为多个存储腔,多块所述分隔立板的中部相交且于顶部相交的位置垂直向上一体成型有导向圆柱,所述的导向圆柱外套设有环形垫片,所述导向圆柱的顶面一体成型有导向半球体,所述导向半球体的最高点高于瓶体的顶面,所述瓶体的顶面与分隔立板的两外端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缺口之间的部分为标识台,所述标识台上可粘贴标识卡,所述瓶体的内壁靠近口沿的位置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瓶盖包括圆形盖板,所述圆形盖板上表面与存储腔正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扇形板,相邻两块所述扇形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尺寸与分隔立板的厚度尺寸相等,多块所述扇形板的内端一体成型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下端套在圆形盖板的中心孔内,所述第一轴承沿径向开设有穿孔,所述固定环与一缝隙相对的位置可拆卸穿设有一限位销,所述的限位销可插入第一轴承的穿孔内,正对的两块所述扇形板的上表面上一体成型有C形提手,其中一个所述的扇形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的取药口,所述圆形盖板正对取药口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取药口的两侧开设有限位盲孔,靠近所述取药口的扇形板上也开设有限位盲孔,三个所述的限位盲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圆形盖板的外壁开设有与瓶体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取药盖包括圆形盖体、限位螺栓、转轴和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垂直穿过圆形盖体且下端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安装在中间的限位盲孔内,所述限位螺栓可拆卸的穿过圆形盖体并可插入其余两个限位盲孔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限位螺栓的下端与相应的限位盲孔螺纹连接,所述圆形盖体的直径尺寸大于取药口的内径尺寸。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装药时,先将不同的药品装入不同的存储腔内,并在相应的标识台上粘贴留有该种药品信息的标识卡,然后将限位销插入第一轴承的穿孔内,以限制第一轴承的转动,将环形垫片取下,旋转C形提手,此时,由于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导向圆柱的外壁之间有间隙,故第一轴承的内圈沿着导向圆柱下移,而圆形盖板的外螺纹与瓶体的内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瓶体与瓶盖的安装,圆形盖板的下表面正好抵在分隔立板的顶面,实现存储腔的封闭,避免各种药品混乱,此时,在导向半球体和导向圆柱为第一轴承的内圈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需要取药时,插入环形垫片使第一轴承固定在导向圆柱上,并取出限位销,此时第一轴承的外圈可以绕导向圆柱转动,从而实现取药口的位置旋转,当取药口对应标识台所标识的药品时,可以借助缺口的位置判断扇形板与存储腔是否正对,然后取出限位螺栓,旋转转轴,使圆形盖体转动直至露出取药口,然后将限位螺栓插入另一个限位盲孔,以使取药盖固定,即可取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按需存放多种药品,节省空间,而且C形提手的设置,携带非常方便,适合市场推广使用。

进一步,所述导向半球体的最高点与瓶体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尺寸为0.8㎝-1.0㎝。这样的结构设计,导向作用更佳,便于瓶体与瓶盖的安装,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药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药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药瓶实施例中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药瓶实施例中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药瓶实施例中取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

1.瓶体,10.分隔立板,100.导向圆柱,101.导向半球体,11.缺口,2.瓶盖,20.扇形板,21.C形提手,22.取药口,23.限位盲孔,24.固定环,25.第一轴承,26.限位销,3.取药盖,30.圆形盖体,31.限位螺栓,32.转轴,33.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药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还包括取药盖3,瓶体1内一体成型有多块分隔立板10,分隔立板10的底端与瓶体1的内底为一体,分隔立板10的两外端与瓶体1的内壁为一体,分隔立板10的高度尺寸为瓶体1高度尺寸的十分之九,多块分隔立板10将瓶体1的内腔均分为多个存储腔,多块分隔立板10的中部相交且于顶部相交的位置垂直向上一体成型有导向圆柱100,导向圆柱100外套设有环形垫片,导向圆柱100的顶面一体成型有导向半球体101,导向半球体101的最高点高于瓶体1的顶面,瓶体1的顶面与分隔立板10的两外端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缺口11,相邻两个缺口11之间的部分为标识台,标识台上可粘贴标识卡,瓶体1的内壁靠近口沿的位置开设有内螺纹,瓶盖2包括圆形盖板,圆形盖板上表面与存储腔正对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扇形板20,相邻两块扇形板20之间留有缝隙,缝隙的宽度尺寸与分隔立板10的厚度尺寸相等,多块扇形板20的内端一体成型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内安装有第一轴承25,第一轴承25的下端套在圆形盖板的中心孔内,第一轴承25沿径向开设有穿孔,固定环24与一缝隙相对的位置可拆卸穿设有一限位销26,限位销26可插入第一轴承25的穿孔内,正对的两块扇形板20的上表面上一体成型有C形提手21,其中一个扇形板20的中部开设有圆形的取药口22,圆形盖板正对取药口22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取药口22的两侧开设有限位盲孔23,靠近取药口22的扇形板20上也开设有限位盲孔23,三个限位盲孔23在一条直线上,圆形盖板的外壁开设有与瓶体1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取药盖3包括圆形盖体30、限位螺栓31、转轴32和第二轴承33,转轴32垂直穿过圆形盖体30且下端与第二轴承33的内圈固定,第二轴承33的外圈固定安装在中间的限位盲孔23内,限位螺栓31可拆卸的穿过圆形盖体30并可插入其余两个限位盲孔23中的任意一个,限位螺栓31的下端与相应的限位盲孔23螺纹连接,圆形盖体30的直径尺寸大于取药口22的内径尺寸。

本实施例中,装药时,先将不同的药品装入不同的存储腔内,并在相应的标识台上粘贴留有该种药品信息的标识卡,然后将限位销26插入第一轴承25的穿孔内,以限制第一轴承25的转动,将环形垫片取下,旋转C形提手21,此时,由于第一轴承25的内圈与导向圆柱100的外壁之间有间隙,故第一轴承25的内圈沿着导向圆柱100下移,而圆形盖板的外螺纹与瓶体1的内螺纹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瓶体1与瓶盖2的安装,圆形盖板的下表面正好抵在分隔立板10的顶面,实现存储腔的封闭,避免各种药品混乱,此时,在导向半球体101和导向圆柱100为第一轴承25的内圈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需要取药时,插入环形垫片使第一轴承25固定在导向圆柱100上,并取出限位销26,此时第一轴承25的外圈可以绕导向圆柱100转动,从而实现取药口22的位置旋转,当取药口22对应标识台所标识的药品时,可以借助缺口11的位置判断扇形板20与存储腔是否正对,然后取出限位螺栓31,旋转转轴32,使圆形盖体30转动直至露出取药口22,然后将限位螺栓31插入另一个限位盲孔23,以使取药盖3固定,即可取药。

作为优选方案,导向半球体101的最高点与瓶体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尺寸为0.8㎝-1.0㎝。这样的结构设计,导向作用更佳,便于瓶体1与瓶盖2的安装,提高效率。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导向半球体101的最高点与瓶体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尺寸。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