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230发布日期:2019-05-15 23:04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



背景技术:

蒸汽灭菌是香菇等多种食用菌生产的必要环节,目前常见的是圆形卧式柜体和长方体柜体,圆形卧式柜体存在空间小,且利用率底,放置食用菌时不方便,而长方体柜体内部边角多为直角,不利于蒸汽循环,使得灭菌时有死角,灭菌不充分。另外蒸汽柜在高压下极容易变形。因此现有技术的存在热能利用率低,保温效果差,灭菌效果一般,抗变形能力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热能利用率,提高保温效果、灭菌效果、抗变形能力,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本实用新型具有空间大、且蒸汽利用率高、抗变形能力强、保温效果好、灭菌充分,可有效的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确保食用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包括外形为方形的灭菌柜体,柜门,蒸汽锅炉,所述灭菌柜体设置有柜体法兰,所述柜门设置有门边法兰,所述柜体法兰和门边法兰为方形法兰,所述柜体法兰和门边法兰分别设置密封件,所述蒸汽锅炉通过进气管与灭菌柜体内部连接,所述进气管包括总进气管和连接于总进气管上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末端设置于灭菌柜体内顶部,所述灭菌柜体侧面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灭菌柜体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灭菌柜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与内壁之间设置有垂直交错的箍筋,所述柜门包括内门板与外门板,所述内、外门板之间设置有垂直交错的箍筋,所述内、外壁与箍筋之间空隙,内、外门板与箍筋之间空隙均设置有保温填充,所述内壁相邻面、门边法兰与内门板相邻面采用1/4无缝管弧连接,内壁及门边法兰与内门板锥角处均采用1/4半球形封头连接。

所述总进气管设置有启闭阀,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顺序排列,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之间,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之间分别设置压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末端连接变径头。

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板。

所述灭菌柜体外部的箍筋为工字钢。

所述保温填充为岩棉。

本实用新型是食用菌生产中灭菌技术的升级,其性能和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灭菌方式:容积比高,本实用新型为长方体形设计,空间大,利用率高,克服了圆锅空间利用率低及其操作繁重问题;灭菌效果强,灭菌柜体的内壁相邻面采用1/4无缝管弧连接,内壁锥角处采用1/4半球形封头连接,无死角,减轻了高压蒸汽对角部的冲击力,利于蒸汽循环,增强了灭菌效果,安全有保障,柜门的内门板与门边法兰相邻面采用1/4无缝管弧进行连接,门边法兰与内门板锥角处采用1/4半球形封头连接,化轻了柜门重量,降低了门轴轴承的承受力,增加了柜门的安全性;平行于柜门边的工字钢采用整体焊接式,防止柜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综合技术考虑和处置,大大增强了生产的安全性;柜体外部呈井字型焊接加箍的工字钢之间的空间填充岩棉,减少了柜体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了蒸汽利用率;整体效能优越,容积比高,蒸汽利用充分,保温效果好,灭菌时间短,可有效地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确保食用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生产用蒸汽灭菌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边角部采用圆弧处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边角部圆弧处理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柜门结构示意图以及与灭菌柜体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柜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灭菌柜体加箍筋局部示意图;

图中:1-灭菌柜体,2-柜门,21-内门板,22-外门板,3-蒸汽锅炉,41-柜体法兰,42-门边法兰,5-进气管,50-总进气管,51-第一进气管,52-第二进气管,53-第三进气管,54-变径头,6-排气管,7-排水管,8-安全阀,9-压力表,10-箍筋,101-内壁,102-外壁,11-启闭阀,12-启闭阀,13-启闭阀,14-启闭阀,15-1/4无缝管弧,16-1/4半球形封头,17-保温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1-8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蒸汽灭菌柜,包括外形为方形的灭菌柜体1,柜门2,蒸汽锅炉3,灭菌柜体设置有柜体法兰41,柜门设置有门边法兰42,柜体法兰和门边法兰为方形法兰,柜体法兰和门边法兰分别设置密封件,蒸汽锅炉3通过进气管5与灭菌柜体内部连接,进气管5包括总进气管50和连接于总进气管上的第一进气管51,第二进气管52,第三进气管53,总进气管设置有启闭阀11,第一进气管51,第二进气管52,第三进气管53顺序排列,第一进气管51、第二进气管52之间,第二进气管52、第三进气管53之间分别设置压力表9,可时时观察灭菌柜体内部前后压力,第一、第二、第三进气管末端连接变径头54,变径头54的大头一端设置于灭菌柜体内顶部,灭菌柜体侧面设置有排气管6,灭菌柜体底部设置有排水管7,灭菌柜体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2,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垂直交错的箍筋10,柜门包括内门板21与外门板22,内、外门板之间设置有垂直交错的箍筋10,内、外壁与箍筋之间空隙,内、外门板与箍筋之间空隙均设置有保温填充17,内壁相邻面、门边法兰与内门板相邻面采用1/4无缝管弧15连接,内壁及门边法兰与内门板锥角处均采用1/4半球形封头16连接。

如图1所示,灭菌柜体顶部前端两侧安装两个安全阀8,灭菌柜体与柜门之间用硅胶板密封,密封条是高压灭菌柜安全系数最低处,且方形灭菌柜体顶部压力略高于底部,所以安全阀安装在顶部有效保障了灭菌柜体门部密封硅胶板的安全性。侧面的排气管6为3根分管接于一根总排气管上,在总排气管末端设有启闭阀12,可有效排尽灭菌柜体的使用过程中前、中、后部的冷空气;灭菌柜体底部中线安装有排水管7,排水管为等距安装3根分管,且3根分管连于一根总排水管上,且分别在每根排水管初端设装启闭阀13,总排水管的末端设装启闭阀14,且总排水管离灭菌柜体越远,水平位置越低,可有效排出了灭菌柜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冷凝水。

如图3-7所示,灭菌柜体的内壁相邻面采用1/4无缝管弧15连接,内壁锥角处均采用1/4半球形封头16连接,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使得蒸汽在灭菌柜中得到更好地循环,克服了蒸汽有阻滞性问题,更好的保障了灭菌效果;门边法兰与内门板相邻面也采用1/4无缝管弧15连接,门边法兰与内门板锥角处采用1/4半球形封头16进行连接,边角采用圆角处理,在相同的形变情况下可减薄钢板厚度,减少外部工字钢加箍数量,所以柜门2采用圆角处理,一方面降低了门的重量,减轻了门轴两端轴承的承受力,又增加了门的安全性;灭菌柜体1外部由工字钢焊接呈井字形的箍筋10焊于灭菌柜体上,工字钢与工字钢之间的空间用岩棉填充,极大地减少了灭菌柜体内部的热量散失,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降低了灭菌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