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263发布日期:2019-01-29 18:1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毒柜拉篮和消毒柜。
背景技术
:通常,在消毒柜拉篮内会设置一些支架用于供勺子、碗碟等进行集中放置,以避免这类小件餐具散落在消毒柜拉篮的篮底。而由于这类支架上的供勺子或碗碟等小件餐具放置的空间较小,大件餐具例如较大的汤碗或是菜碟等不能够放置进去。当不需要放置勺子或碗碟等小件餐具,而大件餐具的数量较多时,由于支架占用了拉篮较多的空间,且支架所在位置的空间闲置难以被利用,如此不利于较多大件餐具的摆放。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消毒柜拉篮,旨在方便方便放置更多的大件餐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具有朝上的敞口,所述拉篮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及,碗架,用以供碗具放置,所述碗架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内,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碗架与所述拉篮本体转动连接,以能够朝上转动,所述碗架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在所述碗架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侧壁挂接。优选地,所述碗架沿着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而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碗架的两端且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位置设有转动孔,所述拉篮本体上对应每一所述转动孔设有一伸入所述转动孔内的转动臂。优选地,所述碗架包括两基条和多个倚靠部,所述基条呈长条状并横向设置,两所述基条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倚靠部均与两所述基条连接,多个所述倚靠部沿所述基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倚靠部之间的空间用以供碗具插入,且所述倚靠部用以供碗具倚靠。优选地,其中一所述基条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挂接条,所述挂接条与所述基条一体设置,所述挂接条与所述基条的连接处呈弯折状设置,以形成一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构成所述转动孔,所述挂接条的自由端朝另一所述基条延伸,且所述挂接条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所述挂钩。优选地,所述环状结构位于所述基条的下方,另一所述基条的两端均朝下弯折而形成支撑部,所述环状结构和所述支撑部均与所述拉篮本体的底壁抵接,以使得所述基条与所述拉篮本体的底壁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拉篮本体内设有刀具盒,所述刀具盒的顶面设有插孔以供刀具插入。优选地,所述拉篮本体还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刀具盒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优选地,所述刀具盒包括盒身和盒盖,所述盒身呈镂空状设置,所述盒盖盖设于所述盒身的上端敞口,所述盒盖上设有多个所述插孔。优选地,所述拉篮本体包括外框和位于所述外框内的内框,所述外框和所述内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底部且沿横向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用以支撑所述内框的底部,所述内框呈格栅状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毒柜,消毒柜包括消毒柜拉篮,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具有朝上的敞口,所述拉篮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及,碗架,用以供碗具放置,所述碗架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内,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碗架与所述拉篮本体转动连接,以能够朝上转动,所述碗架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在所述碗架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侧壁挂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碗架与拉篮本体转动连接,则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碗架进行转动,例如,在需要在碗架上放置碗具时,可将碗架转动到平放于拉篮本体的底面;而在不需要使用碗架时,可将碗架朝上转动至立起状态,即竖直位置,从而减小碗架对拉篮本体底壁空间的占用,使得拉篮本体内可放置更多的餐具,且适合于大件餐具的放置。另外,碗架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挂钩,挂钩在碗架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侧壁挂接,从而防止碗架掉落而砸到拉篮本体内的餐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篮本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碗架处于水平状态;图2为图1中拉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碗架处于竖直挂接状态;图3为图1中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拉篮本体的外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刀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拉篮本体的内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拉篮本体231挂钩11第一侧壁24环状结构12第二侧壁24a转动孔13外框25支撑部14内框30转动臂20碗架40刀具盒21基条41盒身22倚靠部42盒盖23挂接条40a插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毒柜拉篮,该消毒柜拉篮可单独使用,也可放置于消毒柜内配合使用,以对碗筷等餐具进行消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消毒柜拉篮包括:拉篮本体10,具有朝上的敞口,所述拉篮本体10具有第一侧壁11;及,碗架20,用以供碗具放置,所述碗架20设置在所述拉篮本体10内,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设置,所述碗架20与所述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以能够朝上转动,所述碗架20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侧设有挂钩231,所述挂钩231在所述碗架20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侧壁11挂接。本实施例中,拉篮本体10大体呈矩形,具体可呈镂空设置,或是由钣金件拉伸折弯形成。拉篮本体10的敞口朝上,以供用户从敞口取放碗具等餐具。本实施例中,碗架20设于所述拉篮本体10的底面,通过将碗架20与拉篮本体10转动连接,则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碗架20进行转动,例如,在需要在碗架20上放置碗具时,可将碗架20转动到平放于拉篮本体10的底面;而在不需要使用碗架20时,可将碗架20朝上转动至立起状态,即竖直位置,从而减小碗架20对拉篮本体10底壁空间的占用,使得拉篮本体10内可放置更多的餐具,且适合于大件餐具的放置;同时还提高了对餐具放置的通用性,使得消毒柜拉篮的匹配性更强,空间利用率更高。另外,本实施例中,碗架20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侧设有挂钩231,所述挂钩231在所述碗架20朝上转动至竖直位置时与所述第一侧壁11挂接,从而防止碗架20掉落而砸到拉篮本体10内的餐具。优选地,碗架20转动到竖直位置时,碗架20是靠近第一侧壁11,且与第一侧壁11之间间隔较小,如此可避免碗架20位于拉篮本体10的中部而阻碍餐具的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碗架20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设置,并沿着所述第一侧壁11延伸而呈长条状设置,所述碗架20的两端且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的位置设有转动孔24a,所述拉篮本体10上对应每一所述转动孔24a设有一伸入所述转动孔24a内的转动臂30。本实施例中,由于碗架20与拉篮本体10的转动连接的位置是靠近第一侧壁11设置的,则当碗架20转动90°而处于竖直状态时(如图2所示),碗架20能够与第一侧壁11贴合设置,或者是靠近第一侧壁11设置。通过设置挂钩231与第一侧壁11挂接,则保证了碗架20能够挂接在第一侧壁11上,而防止碗架20倾倒。具体地,所述碗架20包括两基条21和多个倚靠部22,所述基条21呈长条状并横向设置,两所述基条21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倚靠部22均与两所述基条21连接,多个所述倚靠部22沿所述基条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倚靠部22之间的空间用以供碗具插入,且所述倚靠部22用以供碗具倚靠。如此,相邻的两个倚靠部22之间相当于形成一个容置槽,每相邻两所述倚靠部22之间均可供一个碗具插入,且碗具倚靠在倚靠部22上,而防止倾倒。由于多个倚靠部22将碗具一个个分隔开来,故实现了碗具的有序摆放,方便用户拿取。在其它实施例中,碗架20可仅包括一个基条21;或者碗架20包括一个基板,倚靠部22设置在基板的顶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倚靠部22呈条状,并沿其中一所述基条21指向另一所述基条21的方向延伸。倚靠部22优选呈圆弧状设置,如此倚靠部22的中部相当于形成一个凹部,更有利于碗具搁置。本实施例中,碗架20是由条状的基条21以及条状的倚靠部22构成的,相邻倚靠部22所形成的空间均是通透的,如此当碗具搁置在内时,碗具所在位置的通风性能较好,因而更有利于水分蒸发,避免碗具滋生细菌。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倚靠部22也可呈板状,并竖向放置,倚靠部22的下端与两个基条21连接,且倚靠部22优选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基条21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挂接条23,所述挂接条23与所述基条21一体设置,所述挂接条23与所述基条21的连接处呈弯折状设置,以形成一环状结构24,该环状结构24构成所述转动孔24a,所述挂接条23的自由端朝另一所述基条21延伸,且所述挂接条23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所述挂钩231。本实施例中,环状结构24优选呈方形环状设置,且环状结构24位于基条21的下方,以实现对基条21的支撑,使得基条21与拉篮本体10的底壁间隔设置,以方便碗具沥水。为保持平衡,则另一基条21的两自由端也朝下弯折设置,而形成支撑部25,支撑部25和环状结构24均与拉篮本体10的底壁抵接。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挂钩231可为额外设置在碗架20上的结构,且碗架20也可包括一个外盒体,转动孔24a为开设在外盒体上的通孔。请结合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30包括连接臂和插接臂,连接臂的上端沿上下方向延伸,下端沿横向延伸,连接臂与拉篮本体10的侧壁固定,优选为焊接,插接臂与连接臂的下端连接,并朝内延伸,即沿着第一侧壁11延伸。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转动臂30可为直接凸设于拉篮本体10侧壁上的转轴,并与拉篮本体10一体成型。请结合参考图5,进一步地,所述拉篮本体10内设有刀具盒40,所述刀具盒40的顶面设有插孔40a以供刀具插入。通过设置刀具盒40,且在刀具盒40的顶面设置插孔40a以供刀具插入,则刀具的锋利部位能够完全收纳在刀具盒40内部,避免与用户触碰而伤到用户,而刀柄显露在刀具盒40外,方便用户拿取。优选地,插孔40a的数量为多个,以能够适应多个刀具的插入,且将多个刀具一一分隔开来,方便用户拿取。部分插孔40a呈长条形设置,以供菜刀插入,部分插孔40a则呈椭圆形或圆形设置,以供锉刀插入。具体地,所述拉篮本体10还具有第二侧壁12,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所述刀具盒40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设置,如此能够减少对拉篮本体10内其它餐具的放置的阻碍。优选地,所述刀具盒40大体呈长方形设置,且沿着第二侧壁12延伸。所述刀具盒40包括盒身41和盒盖42,所述盒身41呈镂空状设置,所述盒盖42盖设于所述盒身41的上端敞口,所述盒盖42上设有多个所述插孔40a。由于盒身41呈镂空设置,如此在当刀具盒40置于消毒柜内时,能够有利于紫外线或等离子等的穿设。本实施例中,盒身41和盒盖42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请结合参考图6,所述拉篮本体10包括外框13和位于所述外框13内的内框14,所述外框13和所述内框14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13的底部且沿横向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用以支撑所述内框14的底部,所述内框14呈格栅状设置。通过将拉篮本体10分为内框14和外框13,外框13上支撑条可设置得较为分散,只要能够支撑内框14,防止内框14掉落即可,如此方便了外框13的清洗,而通过设置内框14,碗碟等餐具能够插入内框14上的各个间隔处,且内框14也可单独拿出来进行清洗。所述外框13和所述内框14是适配的,以防止内框14在外框13内晃动。当然,拉篮本体10也可为一个整体。此外,在拉篮本体10内可划分为多个餐具放置区,不同的餐具放置区用以供不同的餐具放置,例如,勺子、饭碗、菜盘、调味碟、筷子、刀具等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餐具放置区,从而将不同的餐具一一分类,以利于用户拿取。多个餐具放置区优选是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当然,部分餐具放置区可沿水平方向排布,另一部分餐具放置区可沿上下方向排布。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消毒柜,该消毒柜内设有消毒柜拉篮,消毒柜拉篮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消毒柜采用了上述的消毒柜拉篮,更有利于对碗具和筷子进行分区摆放,方便用户拿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