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退烧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3941发布日期:2019-09-12 09:47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退烧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烧贴,尤其涉及一种儿童用退烧贴。



背景技术:

儿童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发烧,而且如果长时间高烧不断,可能导致儿童免疫系统被破坏,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所以在儿童发烧的时候需要进行快速的降温,减低发烧对儿童带来的伤害,目前的退烧贴一般是一次性粘贴的,存在粘贴不舒适,容易掉落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不需要粘贴,而且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儿童额头的儿童用退烧贴。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退烧贴一般是一次性粘贴的,存在粘贴不舒适,容易掉落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粘贴,而且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儿童额头的儿童用退烧贴。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儿童用退烧贴,包括有弧形板、降温囊、活塞、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扣头和扣针;降温囊固接于弧形板内侧部,降温囊开设有入液口;活塞安装于降温囊,且与入液口配合;第一固定带固接于弧形板一侧部,第二固定带固接于弧形板另一端部;第一固定带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扣头固接于第二固定带远离弧形板的一端部,扣针铰接于扣头。

优选地,弧形板的材质为软质橡胶。

优选地,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对儿童头部进行快速降温,而且不容易掉落的效果,通过调节第一固定带,使得降温囊能够稳稳的固定在儿童的头部,不会因为儿童好动而掉落,保证了儿童头部能够进行快速的降温,而且不需要黏贴,增加了儿童头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弧形板,2-降温囊,3-活塞,4-入液口,5-第一固定带,6-固定孔,7-第二固定带,8-扣头,9-扣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儿童用退烧贴,如图1所示,包括有弧形板1、降温囊2、活塞3、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7、扣头8和扣针9;降温囊2固接于弧形板1内侧部,降温囊2开设有入液口4;活塞3安装于降温囊2,且与入液口4配合;第一固定带5固接于弧形板1一侧部,第二固定带7固接于弧形板1另一端部;第一固定带5均匀开设有固定孔6,扣头8固接于第二固定带7远离弧形板1的一端部,扣针9铰接于扣头8。

当儿童发烧需要降温时,将入液口4上的活塞3拔出,再将能够降温的液体从入液口4倒入降温囊2内,当降温囊2内液体装满时,再将活塞3插进入液口4内,此时将降温囊2放置于儿童的额头上,装入的液体通过降温囊2对儿童头部进行物理降温,使得儿童不会头部能够快速降温,减轻儿童的痛苦,同时降温囊2内的液体能够进行更换,增加了退烧贴的使用寿命,当降温囊2需要固定时,控制第一固定带5穿过扣头8,将扣针9插入对应的固定孔6内,使得弧形板1能够将降温囊2进行固定,防止降温囊2从儿童的额头掉落,解决了目前退烧贴粘贴不舒服,而且容易掉落的问题。

进一步,弧形板1的材质为软质橡胶;弧形板1能够进行变形,因此降温囊2能够更贴合儿童的额头,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进一步,弧形板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儿童头部产生的温度传递到降温囊2,再由散热孔排出,从而加强了儿童头部温度的降温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