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护栏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344发布日期:2019-11-15 21:3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护栏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藏式护栏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器械领域中,移动床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康复、治疗等各种场合,为了防止患者从床上跌落,在床体两侧都设有护栏。现有的护栏多采用铰接或插接方式与床体相连,主要分布在靠近床头处,一般情况下只有竖立和放下两种状态,护栏竖立时仍然存在限位不牢靠的隐患,放下的护栏也会影响病人行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隐藏式护栏床装置;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隐藏式护栏床装置,包括床框、设置在床框下方的床底架、四个设置在床框侧面的安装固定销轴、分别位于床框侧面的侧护栏、设置在侧护栏上的护栏横撑、设置在侧护栏下端且用于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固定销轴上的安装导向套、设置在安装导向套上的连接孔、插装在连接孔中且与安装导向套连接的顶丝、以及设置在床框与床底架之间且用于放置的侧护栏的侧容纳腔。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在床框侧面安装侧护栏时候,只需要将侧护栏水平从侧容纳腔中取出,然后将安装导向套插装到安装固定销轴上,并通过顶丝在连接孔与安装固定销轴连接即可,当不需要的时候,取下顶丝,将其水平放置到侧容纳腔中即可。护栏横撑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床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翻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框;2、气弹簧;3、电动推杆;4、摆动架;5、摆动支耳;6、支撑支耳;7、床架;8、侧底架;9、连接架;10、支耳;11、上连接座;12、下连接座;13、槽孔;14、带脚刹的行走轮;15、横向底连接架;16、摆动安装孔;17、框支撑架;18、框侧连接座;19、框立杆;20、框底架。101、侧容纳腔;102、侧护栏;103、护栏横撑;104、安装导向套;105、安装固定销轴;106、连接孔;107、床底架。201、床尾板;202、横杆;203、立杆;204、l挂钩;205、写字板;206、手抓槽;204、侧挡台;208、固定座;209、支撑框;210、n型卡座;211、纵向导向座;212、纵向滑动杆;213、限位块。302、大腿板;303、小腿板;304、电动推杆;305、第一h型摆臂;306、第二转轴;307、第三摆臂;308、滑轮;309、纵向导向槽;310、第一角钢;311、第一从摆杆;312、第二角钢;313、第二从摆杆;314、横向支架;315、旋转轴承;316、工艺孔;317、l型卡位台阶;318、电磁离合器;319、斜向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的隐藏式护栏床装置,包括床框1、设置在床框1下方的床底架107、四个设置在床框1侧面的安装固定销轴105、分别位于床框1侧面的侧护栏102、设置在侧护栏102上的护栏横撑103、设置在侧护栏102下端且用于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固定销轴105上的安装导向套104、设置在安装导向套104上的连接孔106、插装在连接孔106中且与安装导向套104连接的顶丝、以及设置在床框1与床底架107之间且用于放置的侧护栏102的侧容纳腔101。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在床框1侧面安装侧护栏102时候,只需要将侧护栏102水平从侧容纳腔101中取出,然后将安装导向套104插装到安装固定销轴105上,并通过顶丝在连接孔106与安装固定销轴105连接即可,当不需要的时候,取下顶丝,将其水平放置到侧容纳腔101中即可。护栏横撑103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如图2-6所示,其还包括设置在床框1尾端的床尾板201、设置在床尾板201上端的横杆202、设置在横杆202下端的立杆203、分布在立杆203上的l挂钩204、活动设置在床尾板201上且右侧用于放置在横杆202上的写字板205、横向设置在写字板205左侧下表面上的固定座208、以及上端摆动设置在固定座208内且下端用于放置在l挂钩204上的支撑框209。

在床尾板201右侧设置有手抓槽206,在床尾板201左端设置有侧挡台207。

在写字板205右侧下端纵向设置有纵向滑动杆212,

在横杆202上安装有n型卡座210,在n型卡座210上设置有纵向导向座211,纵向滑动杆212在纵向导向座211上纵向滑动设置。

在横杆20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n型卡座210摆动角度的的限位块213,也可以在纵向滑动杆212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用写字板的时候,将n型卡座210骑在横杆202上,然后在固定座208内摆动支撑框209,使得支撑框209下端放置在对应的l挂钩204上,通过l型设计,放置摆动支撑框209脱落,通过纵向滑动杆212在纵向导向座211的纵向滑动,从而方便调整写字板位置,通过手抓槽206方便手持写字板,通过侧挡台207防止笔从左侧滚落,通过在纵向滑动杆212的纵向两端的限位块,从而防止写字板脱落,在横杆202上也可以设置有的限位块213,从而限制n型卡座210摆动。

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位于床框1上方的大腿板302、左端与大腿板302铰接的小腿板303、以及设置在床框1与大腿板302之间的回退驱动装置;

回退驱动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床框1上的电动推杆304、一端与电动推杆304左端铰接的第一h型摆臂305、横向转动设置在床框1上且与第一h型摆臂305另一端键连接的第二转轴306、右端键连接在第二转轴306上的第三摆臂307、纵向设置在大腿板302下方的纵向导向槽309、设置在第三摆臂307左端且在纵向导向槽309上滚动的滑轮308、在床框1上设置的第一角钢310、在纵向导向槽309一侧设置的第二角钢312、下端与第一角钢310铰接且上端与第二角钢312铰接且位于电动推杆304左侧的第二从摆杆313、以及下端与第一角钢310铰接且上端与第二角钢312铰接且位于第二从摆杆313左侧的第一从摆杆311;

第一从摆杆311与第一角钢310铰接点低于第二从摆杆313与第一角钢310铰接点。第一从摆杆311与第二角钢312铰接点不高于第二从摆杆313与第二角钢312铰接点,从而调整大腿板302倾斜角度。

在床框1上横向设置有横向支架314,支撑连接,在横向支架314中心处纵向设置有用于插装转轴的旋转轴承315,旋转支撑,在横向支架314上设置有工艺孔316,减重,在横向支架314两端设置有与床框1焊接定位的l型卡位台阶317,组对方便。

在第二转轴306与床框1之间设置有电磁离合器318,通电断开,断定闭合,从而使任意角度指定,从而避免推杆长时间承受负荷,避免其受力弯曲,提高使用寿命。

在大腿板302和/或小腿板303上分布有斜向槽孔319,相邻的两个斜向槽孔319中心线相交。优选45度倾斜,通过倾斜,起到放松作用,避免安装在其上的垫子移动,同时又可以适用于不同中心距的垫子安装,通用性强,放置垫子横向移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床框1为支撑,电动推杆304-第一h型摆臂305-第二转轴306-第三摆臂307-滑轮308-纵向导向槽309-大腿板302、小腿板303联动回退或伸平。小腿板303右端在床框1上移动。

通过第一角钢310、第一从摆杆311、第二角钢312、第二从摆杆313形成四边形连杆机构,从而辅助实现小腿板303联动回退或伸平。小腿板303右端在床框1上移动。

如图10-1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位于床框1上方且摆动设置的床架7、设置在床框1左侧的摆动支耳5、设置在床架7左侧的摆动架4、以及设置在床架7上且分别位于摆动支耳5两侧的气弹簧2与电动推杆3;

床架7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底架8,两个侧底架8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架9,在连接架9上设置有支撑支耳6,支撑支耳6通过销轴与床架7右端铰接;

摆动架4上端通孔通过销轴与摆动支耳5上端轴承孔铰接,气弹簧2的活塞杆与摆动架4下端一侧通孔通过销轴铰接,电动推杆3的一端与摆动架4下端另一侧通孔销轴铰接。

在侧底架8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铰接轴的支耳10,在侧底架8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的上连接座11与下连接座12。

在床框1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槽孔13,在床框1下方设置有带脚刹的行走轮14。

两个侧底架8中部之间连接有横向底连接架15,横向底连接架15低于连接架9。

在摆动支耳5上设置有摆动安装孔16,摆动支耳5位于摆动安装孔16中。

在床架7内横向设置有框支撑架17,床架7与框支撑架17组成日字型结构,在床架7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的框侧连接座18,在床架7下端垂直设置有框立杆19,在框立杆19下端设置有与床架7平行的框底架20。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床架7上通过框侧连接座18连接有患者病人的床板,电动推杆3通过摆动架4带动床架7在摆动支耳5与支撑支耳6之间摆动,从而实现水平、左侧倾斜与右侧倾斜,从而满足不同方向下床,通过气弹簧2起到缓冲,稳定,阻尼的作用,通过连接架9起到加强作用,在连接架9与侧底架8在床框1右侧设置有空档,从而方便自由放置座椅、便盆、杂物等东西。

通过支耳10、上连接座11、下连接座12可以扩展连接各种转动件或固定件,通过槽孔13可以插装竖直杆,输液挂杆等直立状态的物件,带脚刹的行走轮14可以实现自由行走推行与刹车定位,通过摆动安装孔16从而使得摆动支耳由悬臂梁变为支撑梁,从而具有更好力学性能,支撑更加稳定方便。通过框支撑架17起到加强筋的作用,通过框底架20可以防止仪器、便盆等其他东西,降低重心,并与气弹簧均起到配重平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