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237发布日期:2019-07-10 10:2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桶,特别涉及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



背景技术: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麻醉机是麻醉科常用的设备,因此对于麻醉机上麻醉螺纹管的消毒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目前,为了避免麻醉螺纹管造成的交叉感染,采用消毒液浸泡麻醉螺纹管进行消毒,但此种方法消毒液不能完全浸泡麻醉螺纹管,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且消毒后的麻醉螺纹管还需要用其他设备进行干燥,造成麻醉螺纹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二次感染。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安装有桶体,所述桶体右侧安装有出水口,所述桶体内腔底端中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顶部安装有消毒管B,所述轴承内圈顶部安装有消毒管A,所述消毒管A外壁和消毒管B内壁上均安装有毛刷,所述消毒管A和消毒管B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消毒管A内腔顶部安装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中部开设有六角螺栓槽,所述传动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桶体左侧顶部通过铰链与桶盖左侧底部连接,所述桶盖左侧中部安装有电源接头,所述桶盖右侧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桶盖右侧底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桶盖内腔顶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与喷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横向贯穿于封盖右侧,所述喷水管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喷水口,所述封盖安装于桶盖内腔底端中部,所述封盖底部开设有封槽,所述封盖顶端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六角螺栓头连接,所述转轴竖向贯穿于封盖顶部,所述桶盖内腔底部左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底部与风管连接,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贯穿于封盖左侧,所述风管的另一端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喷水口均位于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管A位于消毒管B内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螺栓头通过六角螺栓槽与传动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头的电能输出端与电机、风机和水泵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风机和水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Risym-775,所述风机的型号为130FLJ1-220V,所述水泵的型号为DC3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麻醉科专用消毒桶,通过在消毒管A外壁和消毒管B内壁上均安装有毛刷,将螺纹管套在消毒管A外部,使螺纹管管壁放置在消毒管A和消毒管B之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和水泵工作,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六角螺栓头转动,六角螺栓头通过六角螺栓槽带动传动块转动,传动块带动消毒管A转动,水泵通过喷水管将水箱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封槽内,并通过喷水管底部的喷水口,将消毒液喷洒到毛刷上,使消毒管A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毛刷转动,毛刷在转动时将消毒液抹在螺纹管上对螺纹管进行清理和消毒,可以有效的避免螺纹管消毒不彻底。

2.本实用新型的麻醉科专用消毒桶,通过在桶盖内腔底部左侧安装风机,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风机开始工作,风机通过风管将风输送到封槽内,并从出风口吹入消毒管A和消毒管B内,由于消毒管A、消毒管B和传动块上均开设有通孔,使风可以在桶体内流通,对螺纹管和毛刷进行干燥,可以有效的避免细菌在潮湿的螺纹管和毛刷上滋生,毛刷对螺纹管进行清理时对螺纹管造成二次污染,避免了螺纹管在消毒后转运至烘干设备的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喷水管和风管与消毒管A和消毒管B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传动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电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封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麻醉科专用消毒桶的消毒管A和消毒管B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轴承;4、桶体;5、电源接头;6、铰链;7、风机;8、封盖;9、电机;10、水泵;11、喷水管;12、水箱;13、控制面板;14、手柄;15、传动块;16、消毒管A;17、消毒管B;18、出水口;19、桶盖;20、风管;21、出风口;22、喷水口;23、通孔;24、六角螺栓槽;25、转轴;26、六角螺栓头;27、封槽;28、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安装有桶体4,所述桶体4右侧安装有出水口18,所述桶体4内腔底端中部安装有轴承3,所述轴承3外圈顶部安装有消毒管B17,所述轴承3内圈顶部安装有消毒管A16,所述消毒管A16外壁和消毒管B 17内壁上均安装有毛刷28,所述消毒管A16和消毒管B17上均开设有通孔23,所述消毒管A16内腔顶部安装有传动块15,所述传动块15中部开设有六角螺栓槽24,所述传动块15上开设有通孔23,所述桶体4左侧顶部通过铰链6与桶盖19左侧底部连接,所述桶盖19左侧中部安装有电源接头5,所述桶盖19右侧中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3,所述桶盖19右侧底部安装有手柄14,所述桶盖19内腔顶部安装有水箱12,所述水箱12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右侧与喷水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水管11的另一端横向贯穿于封盖8右侧,所述喷水管1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喷水口22,所述封盖8安装于桶盖19内腔底端中部,所述封盖8底部开设有封槽27,所述封盖8顶端中部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通过转轴25与六角螺栓头26连接,所述转轴25竖向贯穿于封盖8顶部,所述桶盖19内腔底部左侧安装有风机7,所述风机7的右侧底部与风管20连接,所述风管20的另一端贯穿于封盖8左侧,所述风管20的另一端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和喷水口22均位于封槽27内。

其中,所述消毒管A16位于消毒管B17内腔内。

其中,所述六角螺栓头16通过六角螺栓槽24与传动块15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接头5的电能输出端与电机9、风机7和水泵10的电能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3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9、风机7和水泵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9的型号为Ri sym-775,所述风机7的型号为130FLJ1-220V,所述水泵10的型号为DC3W。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源接头5接入室内电路上,将出水口18连接至外部废料槽,由于桶盖19左侧底部通过铰链6与桶体4左侧顶部连接,桶盖19右侧底部安装有手柄14,通过手柄14可以将桶盖19掀开,将螺纹管套在消毒管A16外部,使螺纹管管壁放置在消毒管A16和消毒管B17之间,由于消毒管A16安装于轴承3内圈顶部,消毒管B17安装于轴承3外圈顶部,轴承3外圈底部与桶体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使消毒管A16可以在轴承3上转动,由于消毒管A16内腔顶部安装有传动块15,传动块15中部开设有六角螺栓槽24,电机9通过转轴25连接有六角螺栓头26,且转轴25竖向贯穿于封盖8,当桶盖19盖上后,六角螺栓头26插入六角螺栓槽24内,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电机9开始工作,电机9通过转轴25带动六角螺栓头26转动,六角螺栓头26通过六角螺栓槽24带动传动块15转动,传动块15带动消毒管A16转动,由于消毒管A16外壁和消毒管B17内壁上均安装有毛刷28,使消毒管A16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对螺纹管进行清理,由于水箱12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10,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水泵10开始工作,水泵10通过喷水管11将水箱12内的消毒液输送到封槽27内,并通过喷水管11底部的喷水口22,将消毒液喷洒到毛刷28上,使毛刷28在清理螺纹管的同时可以将消毒液刷到螺纹管上,对螺纹管进行消毒,使用后的消毒液通过出水口18排出桶体4,由于桶盖19内腔底部左侧安装有风机7,当消毒完成后可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风机7开始工作,风机7通过风管20将风输送到封槽27内,并从出风口21吹入消毒管A16和消毒管B17内,由于消毒管A16、消毒管B17和传动块15上均开设有通孔23,使风可以在桶体4内流通,对螺纹管和毛刷28进行干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