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666发布日期:2019-03-15 19:5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



背景技术:

当前气管切开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抢救与治疗手段,主要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当部分手术完毕后意识恢复、病情平稳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康复期间,或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准备撤机时,都会对患者进行堵管方式后拔除气管套管。

根据上述,目前临床进行堵管操作时,普遍采用密封塞机构,来达到对气切套管封堵目的,但现有的密封塞普遍结构简易,缺少有效的防脱落机构,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脱管情况,从而难以确保堵管的效果以及安全性,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包括气切套管、凸台,还包括管体、避让槽、固定轴、夹板、压板、充气囊、流通管、气垫圈,所述的凸台位于气切套管外壁上端,所述的凸台与气切套管一体相连,所述的管体位于气切套管内部上端,所述的管体与气切套管活动相连,所述的避让槽位于管体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避让槽为凹槽,所述的固定轴位于管体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与管体紧配相连,所述的夹板贯穿于固定轴,所述的夹板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夹板顶部,所述的压板与夹板一体相连,所述的充气囊位于管体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充气囊与管体胶水相连,所述的流通管位于管体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流通管与管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流通管与充气囊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垫圈贯穿于管体外壁下端,所述的气垫端与管体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圈与流通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管体内部还设有管腔,所述的管腔为沉头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管腔内部上端还设有堵芯,所述的堵芯与管体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管体左右两侧和压板之间还设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分别与管体和压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夹板内壁还设有推板,所述的推板与夹板一体相连,且所述的推板与充气囊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气切患者进行堵管时,可预先将堵芯插入到管体内,即实现对管体封堵,再按压压板,使压板带动夹板以固定轴为圆心克服弹簧片进行旋转运动,即夹板向外侧打开,此时通过夹板的旋转打开作用,使推板带动充气囊向外侧移动,即充气囊产生吸力,实现气垫圈内部空气由流通管向充气囊内部的流入,即气垫圈收缩,接着医护人员将管体插入到气切套管内部,当夹板位置移动到气切套管外壁上端凸台下方时,医护人员可松开压板,即通过弹簧片的回弹力作用,使压板带动夹板以固定轴为圆心进行向内旋转,当夹板向内旋转卡入到气切套管外壁上端凸台下方时,通过弹簧片的持续回弹力作用,从而实现左右两侧夹板对气切套管的夹持,有效的防止了该密封塞脱离气切套管,同时,因夹板带动推板的向内旋转,使推板持续挤压充气囊,使充气囊内部空气通过流通管向下方气垫圈内部流入,即实现气垫圈的膨胀,此时通过气垫圈的膨胀作用,能够提高管体下端外壁与气切套管内壁的相连密封性,最终达到很好的封堵目的,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需要,将堵芯从管体内部拔出,即方便患者通过管腔来进行呼吸,此时因佩戴该装置,且管腔直径小于气切套管,从而达到渐进堵管目的,拓展了临床的多种需要,该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夹持式封堵机构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便捷封堵,还有效的防止了脱管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堵管使用的稳定与安全,其次通过内置气垫式密封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提高管体与气切套管相连密封性,最终达到很好的封堵效果,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避让槽是为了对固定轴、弹簧片、夹板以及压板进行避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2是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主视图;

图3是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剖视图;

图4是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的按压状态剖视图;

图5是堵芯取出状态剖视图。

气切套管1、凸台2、管体3、避让槽4、固定轴5、夹板6、压板7、充气囊8、流通管9、气垫圈10、管腔301、堵芯302、弹簧片303、推板6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包括气切套管1、凸台2、管体3、避让槽4、固定轴5、夹板6、压板7、充气囊8、流通管9、气垫圈10,所述的凸台2位于气切套管1外壁上端,所述的凸台2与气切套管1一体相连,所述的管体3位于气切套管1内部上端,所述的管体3与气切套管1活动相连,所述的避让槽4位于管体3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避让槽4为凹槽,所述的固定轴5位于管体3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轴5与管体3紧配相连,所述的夹板6贯穿于固定轴5,所述的夹板6与固定轴5转动相连,所述的压板7位于夹板6顶部,所述的压板7与夹板6一体相连,所述的充气囊8位于管体3内部中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充气囊8与管体3胶水相连,所述的流通管9位于管体3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流通管9与管体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流通管9与充气囊8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垫圈10贯穿于管体3外壁下端,所述的气垫端10与管体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垫圈10与流通管9胶水相连,所述的管体3内部还设有管腔301,所述的管腔301为沉头通孔,所述的管腔301内部上端还设有堵芯302,所述的堵芯302与管体3紧配相连,所述的管体3左右两侧和压板7之间还设有弹簧片303,所述的弹簧片303分别与管体3和压板7螺纹相连,所述的夹板6内壁还设有推板601,所述的推板601与夹板6一体相连,且所述的推板601与充气囊8胶水相连。

该一种便捷气切套管密封塞,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气切患者进行堵管时,可预先将堵芯302插入到管体3内,即实现对管体3封堵,再按压压板7,使压板7带动夹板6以固定轴5为圆心克服弹簧片303进行旋转运动,即夹板6向外侧打开,此时通过夹板6的旋转打开作用,使推板601带动充气囊8向外侧移动,即充气囊8产生吸力,实现气垫圈10内部空气由流通管9向充气囊8内部的流入,即气垫圈10收缩,接着医护人员将管体3插入到气切套管1内部,当夹板6位置移动到气切套管1外壁上端凸台2下方时,医护人员可松开压板7,即通过弹簧片303的回弹力作用,使压板7带动夹板8以固定轴5为圆心进行向内旋转,当夹板6向内旋转卡入到气切套管1外壁上端凸台2下方时,通过弹簧片303的持续回弹力作用,从而实现左右两侧夹板6对气切套管1的夹持,有效的防止了该密封塞脱离气切套管1,同时,因夹板6带动推板601的向内旋转,使推板601持续挤压充气囊8,使充气囊8内部空气通过流通管9向下方气垫圈10内部流入,即实现气垫圈10的膨胀,此时通过气垫圈10的膨胀作用,能够提高管体3下端外壁与气切套管1内壁的相连密封性,最终达到很好的封堵目的,此外,医护人员也可根据临床需要,将堵芯302从管体3内部拔出,即方便患者通过管腔301来进行呼吸,此时因佩戴该装置,且管腔301直径小于气切套管1,从而达到渐进堵管目的,拓展了临床的多种需要,同时,避让槽4是为了对固定轴5、弹簧片303、夹板6以及压板7进行避让。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