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357发布日期:2019-01-13 16:3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医疗机构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简单快捷、便于管理的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就诊量逐渐递增,医院检验实验室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样本,同时,患者对病情的快速诊断需求和服务质量的改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大多数医院里,患者信息和检验样本的关联普遍采用人工操作,即患者需要持医生开具的化验单进行缴费,领取与患者信息关联的条形码,然后到检验科室领取留检验样本的容器,留取样本后,交给化验人员。上述过程中,通常检验样本容器需要患者本人提取并由患者本人或化验人员粘贴关联患者信息的条形码,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完成一次检验样本的留取需要分步进行,特别是患者较多时,等待时间比较长,就医体验比较差;检验样本留取的说明和注意事项,通常采用张贴方式进行说明,不方便患者获悉,同时可能会因人为因素导致检验样本污染、信息录入错误等,增加人力成本,产生交流误会和障碍,导致服务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捷、便于管理的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包括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管理上位机(2)和操作显示面板(4),管理上位机(2)通过串口或以太网连接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通过USB接口连接操作显示面板(4);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设有机壳,机壳内部装有多个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检验样本容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设有用于获取患者信息的条形码扫描单元(13)、用于获取患者提取的检验样本容器的电子标签识别码的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2)和控制单元(11),管理上位机(2)设有用于缴费的缴费单元(21)和用于关联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识别码的信息关联单元(22)。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还包括用于打印检验样本留取的说明和检验样本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的打印单元(15)。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还包括报警单元(14),报警单元(14)包括蜂鸣器、语音芯片或配合操作显示面板(4)工作的文字提示模块。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11)为单片机或PLC。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管理上位机(2)还包括存储单元(23)。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设有一出口,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机壳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检验样本容器且与出口相连通的容置槽。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容置槽为滑槽,滑槽设有多个,每一滑槽内的检验样本容器为血培养瓶、尿杯、痰杯、大便容器中的一种。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所述滑槽分布在可转动的圆盘或圆柱体的四周,转至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出口处的滑槽与该出口相连通。

上述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中,管理上位机(2)设有用于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无线接口或以太网接口。

采用以上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将缴费、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打印等多个功能集成为一体,并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患者只需按照操作显示面板的提示操作完成缴费,即可自动实现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等功能,节省人力成本和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该装置自动完成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防止信息录入错误,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根据获取的患者信息自动打印检验样本留取的说明和检验样本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便于患者获悉相对内容,减少交流误会和障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检验样本提取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1:控制单元,12: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3:条形码扫描单元,14:报警单元,15:打印单元;

2:管理上位机,21:缴费单元,22:信息关联单元,23:存储单元;

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

4:操作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医疗领域中,一般患者领取检验样品容器通过需要经过缴费、领取条形码、领取检验样本容器等过程,完成一次检验样本的留取需要分步进行,存在等待时间长、信息录入易出现错误、人力成本高、就医体验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该装置将缴费、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打印等多个功能集成为一体,并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患者只需按照操作显示面板4的提示操作完成缴费,即可自动实现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等功能,节省人力成本和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将缴费、领取检验样本容器、患者信息与检验样本的关联等过程集成为一体,通常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配合使用,包括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管理上位机2和操作显示面板4,管理上位机2通过串口或以太网连接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通过USB接口连接操作显示面板4,便于患者可视化操作,其中:

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主要用于提供检验样本容器,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控制单元11、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2、条形码扫描单元13、报警单元14和打印单元15。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设有机壳,机壳内部装有检验样本容器,每一检验样本容器上都贴有RFID电子标签,检验样本容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例如,血培养瓶、尿杯、痰杯、大便容器等),条形码扫描单元13安装在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外部,用于扫描患者医保卡、就诊卡或病例本上的条形码以获取关联有患者信息的条形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条形码信息传送至管理上位机2,管理上位机2通过条形码信息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或其他计算机系统获取患者相关信息,并根据患者信息及缴费信息提取患者所要领取的检验样本容器类型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该指令传送至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11控制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执行机构将所要领取的检验样本容器推送至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出口处,此时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2读取该检验样本容器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电子标签的唯一电子编码),并将获取的识别码信息传送至管理上位机2的信息关联单元22,其中,控制单元11可采用单片机或PLC。报警单元14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故障(例如检验样本容器未推送至出口处、条形码信息未识别等)时报警,可以包括蜂鸣器(声音报警)、语音芯片(语音提示报警)或配合操作显示面板4工作的文字提示模块(文字提示报警)。打印单元15根据患者所要提取的检验样本容器信息打印该检验样本留取的说明和检验样本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根据获取管理上位机2的缴费单元21的缴费信息,打印患者的缴费凭证。本实用新型中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结构可在现有的自动售货机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即可实现,例如,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的机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检验样本容器的容置槽,容置槽可以为滑槽,每一滑槽均与出口相连通,或者滑槽分布在可转动的圆盘或圆柱的四周,只有转到该出口处的滑槽才与出口相连通;出口处加设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2和条形码扫描单元13。

管理上位机2主要用于患者缴费以及患者信息与检验样本容器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码的信息关联,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缴费单元21、信息关联单元22和存储单元23。缴费单元21根据条形码扫描单元13获取的患者信息提取患者应付费用,并传送至操作显示面板4上提示患者根据提示内容进行操作缴费,患者操作完成后,缴费单元21获取患者缴费信息并传送至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机1中控制单元11中,控制单元11生成控制命令传送至打印单元15的驱动机构打印患者缴费凭证。信息关联单元22将条形码扫描单元13获取的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读取单元12获取的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起来并存储在存储单元23中。管理上位机2的结构可在现有缴费机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完成。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操作显示面板4与患者或操作人员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显示面板4引导患者完成缴费操作,在缴费操作的过程中,提示首先通过条形码扫描单元13进行扫描患者医保卡、就诊卡或病例本上的条形码,并在操作显示面板4上按提示完成缴费,然后该装置自动打印缴费凭证,根据获取的患者信息自动完成提取患者所要的检验样本容器,并通过信息关联单元22完成信息关联等操作,上述数据都可以存储在管理上位机2的存储单元23中,管理上位机2上述数据可通过USB接口转至U盘、硬盘等,经过中转进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也可以通过无线接口或以太网接口连接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直接将数据传送至LIS进行分析处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将缴费、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打印等多个功能集成为一体,并接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患者只需按照操作显示面板4的提示操作完成缴费,即可自动实现检验样本容器提取、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等功能,节省人力成本和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医院服务质量;该装置自动完成患者信息与电子标签的识别码信息关联,防止信息录入错误,提高工作效率;该装置根据获取的患者信息自动打印检验样本留取的说明和检验样本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便于患者获悉相对内容,减少交流误会和障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