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656发布日期:2019-06-14 23:0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具体为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型卫生护垫均采用流延膜或透气流延膜作为底层,起到不透水或微量透气但不透水的作用,然而实际上流延膜本身透气性极差,而女性的私处肌肤都特别娇嫩,长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时就会伴有瘙痒,红疹,湿热,皮肤色素沉积等问题。

现有的传统女性卫生用品多采用透气流延膜代替之前的不透气的流延膜,一方面可以有效阻挡液体渗漏到外面,另一方面透气流延膜具有微小的透气孔,可以透过极微量的气体,但是,这种透气性建立在内外部的温差或压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尤其在夏天,当人体会阴部体温与外部环境温度相差不大,或没有压力作用在卫生护垫上时,女性在使用卫生护垫时,由于几乎无透气效果,因此仍然会感到潮湿、闷热,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过敏现象,更严重会导致妇科疾病,同时在舒适度方面,由于流延膜或透气流延膜是由塑料制成,不仅容易被人体体液粘贴在皮肤上,给人极不舒适的感觉,也由于其柔软度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皮肤;在环保方面,流延膜或透气流延膜的化学分子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极难降解。

女性经期护理对妇女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卫生、舒适的卫生保健用品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卫生巾及护垫等女性必备卫生用品也在朝着保健的方向发展。经期是女性身体抵抗力微弱的阶段,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尤其使用卫生巾形成潮湿封闭环境促使厌氧细菌滋生,侵袭人体,使用不当则促使慢性妇科疾病的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所述卫生巾本体包括面层、芯片层、导流层、吸收层、包覆层、底层和背胶层,所述面层上竖向设有两条导流槽,所述面层上还设有多条U形阻流隆起部,所述U形阻流隆起部内设有生态棉,所述面层为莫代尔层,所述莫代尔层上设有烫花,所述芯片层为负离子抗菌芯片层,所述负离子抗菌芯片层的表面涂覆有药物清爽因子层,所述吸收层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锁水树脂层和第二绒毛浆层,所述包覆层为膨化纸层,所述底层为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层,所述面层、芯片层、导流层、吸收层、包覆层、底层和背胶层的边缘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U形阻流隆起部为三条,且U形阻流隆起部的两端位于两条导流槽的内侧。所述隆起部的高度为5—9mm。

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抗菌芯片层为由远红外和负离子构成的复合芯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膨化纸层内设有锁水因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莫代尔面料作为面层,莫代尔是一种天然面料,作为面层与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且柔软、光洁、吸湿能力强,可保持干爽、透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循环和健康,还可以保持干爽舒适的感觉;因为采用膨化纸,紧度低、平整性好、质量轻并且生产成本低;因为设有药物清爽因子层,有消炎、清热的作用,可以中和月经期间经血的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莫代尔层;2、负离子抗菌芯片层;3、第一绒毛浆层;4、高分子吸收锁水树脂层;5、第二绒毛浆层;6、膨化纸层;7、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层;8、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型抗菌保健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所述卫生巾本体包括面层、芯片层、导流层、吸收层、包覆层、底层和背胶层,所述面层上竖向设有两条导流槽,所述面层上还设有多条U形阻流隆起部,所述U形阻流隆起部内设有生态棉,所述U形阻流隆起部为三条,且U形阻流隆起部的两端位于两条导流槽的内侧。所述隆起部的高度为5—9mm,所述面层为莫代尔层,所述莫代尔层上设有烫花。U形阻流隆起部可以阻止液体快速流动,避免溢出卫生巾引起测漏。

所述芯片层为负离子抗菌芯片层,所述负离子抗菌芯片层的表面涂覆有药物清爽因子层,所述吸收层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锁水树脂层和第二绒毛浆层,所述包覆层为膨化纸层,所述膨化纸层内设有锁水因子。药物清爽因子含有薄荷脑、鱼腥草、洗泌泰等中西药成分,具有消炎、解毒和清热等作用,使用时,有清新、清爽、清凉舒适的感觉,还可以中和异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滋生的同时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所述底层为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层,所述面层、芯片层、导流层、吸收层、包覆层、底层和背胶层的边缘通过热压复合而成。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