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475发布日期:2019-04-24 00:0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医疗新技术。微创介入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其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或所需部位,进行造影、标测、支架植入、心脏起搏、组织切除、血栓抽出等诊断检查和治疗。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在心血管及肿瘤疾病治疗方面。

微创介入治疗所用的导管、支架、导丝、电极等器械是由体外通过血管进入到目标位置,而所有器械进入血管前,必须在外界和人体皮肤下先建立起一个畅通有效的通道。血管鞘就是用于建立这一通道的关键器械,其主要方法是,通过扩张管从人体皮肤穿至血管内,在扩张管穿入血管期间,套设在扩张管外部的鞘管随扩张管一并穿至血管内,之后将扩张管从鞘管的端口处抽出,将鞘管单独留在血管中,则从外界与人体血管的通道建立完成。而传统的鞘管无须中途撤出,直至手术完成后再撤出。在部分介入手术中,如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植入,电生理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人体血管后,需要撤出血管鞘的鞘管,但已进入人体血管的器械后段较大,血管鞘的鞘管无法直接撤出,此时需要鞘管一边撤出,一边撕开。

由于现有血管鞘的鞘管为需撕开的一次性耗材,血管鞘的鞘管撕开后不可能再次合闭而被第二次利用。所以当穿刺位置出现偏差而需更换穿刺位置时,或者同一患者在手术期间需要对多个部位先后进行穿刺时,由于血管鞘的鞘管因撕裂而不能被二次利用,因此导致手术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所述血管鞘的鞘管从血管中退出来时仍然会沿鞘管长度方向拆分为两部分,但不需撕裂,拆分后的两部分可重新合闭以二次利用。此外,所述血管鞘还具有抗血液返流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包括鞘管和鞘管座,所述鞘管分为外层鞘管和内层鞘管,所述外层鞘管为圆管状结构,外层鞘管的管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裂缝,所述内层鞘管为半圆管状结构,所述内层鞘管设置于所述外层鞘管之内;在撕开所述鞘管期间,所述内层鞘管可撑开所述外层鞘管的管壁上的裂缝,进而从外层鞘管中被拉出;当内层鞘管和外层鞘管分离后,所述外层鞘管可恢复为圆管状结构;

所述鞘管座由第一鞘管座和第二鞘管座拼接构成,所述第一鞘管座连接于所述外层鞘管的端部,所述第二鞘管座连接于所述内层鞘管的端部,所述第一鞘管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鞘管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可以可拆卸地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由外层鞘管和套设于外层鞘管中的内层鞘管共同构成完整鞘管,撕开外层鞘管和内层鞘管期间,外层鞘管的裂缝被内层鞘管撑开,裂缝扩展至内层鞘管管径宽度,该宽度使鞘管撤出血管期间可完全避开电生理导管等。由于当内层鞘管和外层鞘管分离后,所述外层鞘管可恢复为圆管状结构,因此需再次利用该血管鞘时,仅需将内层鞘管伸入外层鞘管中,并扣合第一鞘管座和第二鞘管座,整根鞘管和整个鞘管座即恢复至完整结构,可再次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鞘管座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瓣膜,所述第二鞘管座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瓣膜,当第一鞘管座与第二鞘管座相互拼接后,所述第一瓣膜与第二瓣膜相互拼接并封闭整个鞘管座的端口,以抗血液返流;当扩张管或电生理导管伸入所述鞘管中时,扩张管或电生理导管撑开第一瓣膜与第二瓣膜之间的拼接缝,所述拼接缝与扩张管或电生理导管贴合,以抗血液返流。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实现所述血管鞘的抗血液返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鞘管座上设置有第一翼状手柄,所述第二鞘管座上设置有第二翼状手柄。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翼状手柄和第二翼状手柄,方便撕开所述鞘管。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两侧的外层鞘管的管壁具有圆角。本改进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该处管壁限定为圆角,可避免鞘管插入或抽出血管期间,割损血管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鞘管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鞘管座上设置凸部,所述凸部可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与凸部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凸键,作为第一连接件,所述凸部的与凹槽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肋,作为第二连接件,所述凸键与凸肋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挤压变形并相互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血管鞘还包括扩张管和扩张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管鞘不仅保留了现有血管鞘应具有的功能,并且所述血管鞘的鞘管可无机械破损地被拆分,拆分后又可拼接成完整的鞘管,实现再次利用,可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的问题,节约手术耗材费用。并且通过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可实现血管鞘的抗返流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鞘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鞘管在撕开期间的状态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外层鞘管和第一鞘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内层鞘管和第二鞘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的主视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之间插入电生理导管后时的主视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裂缝两侧管壁的圆角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状手柄和第二翼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包括扩张管和扩张管座的血管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外层鞘管;12-内层鞘管;13-裂缝;21-第一鞘管座;22-第二鞘管座;23-第一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31-第一瓣膜;32-第二瓣膜;41-第一翼状手柄;42-第二翼状手柄;50-扩张管;60-扩张管座;70-电生理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需撕裂的抗血液返流的血管鞘,包括鞘管和鞘管座。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鞘管分为外层鞘管11和内层鞘管12,所述外层鞘管11为圆管状结构,外层鞘管11的管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裂缝13,所述内层鞘管12为半圆管状结构,所述内层鞘管12设置于所述外层鞘管11之内。请参阅图2所示,在撕开所述鞘管期间,所述内层鞘管12可撑开所述外层鞘管11的管壁上的裂缝13,裂缝13扩展至内层鞘管12管径宽度,该宽度使鞘管撤出血管期间可完全避开电生理导管70等,并且内层鞘管12可通过所述裂缝13从外层鞘管11中被拉出。当内层鞘管12和外层鞘管11分离后,所述外层鞘管11可恢复为圆管状结构。作为举例,所述外层鞘管11的制作材料可选用天然乳胶或硅橡胶,这两种材料为常用的医用导管材料,且柔软度和舒适度较高,使外层鞘管11的管壁上的裂缝13易于扩展。所述内层鞘管12可选用PVC或加入塑化剂的PVC或者PU,以上几种材料也是常用的医用导管材料,且硬度较高,易于撑开和扩展外层鞘管11的管壁上的裂缝13。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相应的,所述鞘管座由第一鞘管座21和第二鞘管座22拼接构成,所述第一鞘管座21连接于所述外层鞘管11的端部,所述第二鞘管座22连接于所述内层鞘管12的端部,所述第一鞘管座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3,所述第二鞘管座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4,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之间可以可拆卸地连接。

当需要再次利用该根血管鞘时,仅需将内层鞘管12伸入至外层鞘管11中,并将第一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件24连接以拼接整个鞘管座,即可再次利用该根血管鞘。

基于上述血管鞘,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第一鞘管座21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瓣膜31,所述第二鞘管座22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瓣膜32,当第一鞘管座21与第二鞘管座22相互拼接后,所述第一瓣膜31与第二瓣膜32相互拼接并封闭整个鞘管座的端口,以抗血液返流。请参阅图6所示,当扩张管50或电生理导管70伸入所述鞘管中时,扩张管50或电生理导管70撑开第一瓣膜31与第二瓣膜32之间的拼接缝,所述拼接缝与扩张管50或电生理导管70贴合,以抗血液返流。作为举例,所述第一瓣膜31和第二瓣膜32的制作材料可选用天然橡胶或硅橡胶,第一瓣膜31和第二瓣膜32可通过的埋设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鞘管座的端口处。

基于上述血管鞘,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所述第一鞘管座21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鞘管座22上设置凸部,所述凸部可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与凸部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凸键,作为第一连接件23,所述凸部的与凹槽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肋,作为第二连接件24,所述凸键与凸肋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挤压变形并相互卡合。上述第一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件24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现有中性笔笔杆和笔帽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具有很好的连接效果,并且连接拆卸方便。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件24均设置为梯形,具有斜面,并且分别与第一鞘管座21和第二鞘管座22一体成型。

为了避免鞘管插入或抽出血管期间,外层鞘管11的裂缝13割损血管内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裂缝13两侧的外层鞘管11的管壁可设置圆角,请参阅图9所示。

为了方便撕开所述鞘管,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第一鞘管座21上设置有第一翼状手柄41,所述第二鞘管座22上设置有第二翼状手柄42,请参阅图10所示。

此外,所述血管鞘还包括扩张管50和扩张管座60,请参阅图11所示。当所述血管鞘插入血管前,所述扩张管50先伸入所述鞘管,扩张管座60与鞘管座相互连接,扩张管50、鞘管、扩张管座60和鞘管座形成整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