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408发布日期:2019-02-01 20:1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会用到很多种类的医疗器械,医师换药或进行临床操作后,如果器械处理不及时,则会导致器械上的血液、黏液等有机物处于干燥状态,长时间后,非常不容易清洗,从而影响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但是,现在大多数医院未强调器械的保湿或自己利用喷壶、物品整理箱等进行喷雾保湿或浸泡保湿,无一统一规范、方便实用的保湿装置,加之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对器械保湿常常做的不到位或不重视器械的保湿处理,进而影响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而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尤其是精密、贵重复杂的医疗器械由于清洗处置不到位,就会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和灭菌效果,给医疗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成本。

公开号为CN107281519A,申请日为2017年06月13日的一篇名为《一种感染科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集成有多种消毒结构的消毒装置,其通过一台设备就能够实现各种消毒处理方式,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该装置使用上也很是不便,并且多种处理方式没有严格的划分区域,容易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多种处理方式、处理腔室相互分离、操作便捷的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其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的下部具有万向轮、以及控制所述万向轮的刹车机构;

集成于所述机体上部的保湿处理室,所述保湿处理室包括三个腔室,分别为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保湿处理的保湿腔、用于放置尚未使用敷料的第一消毒腔和用于放置已使用敷料的第二消毒腔;所述保湿腔内装有用于放置医疗器械的网篮且保湿腔内充满保湿液,所述第一消毒腔为臭氧消毒腔,所述第二消毒腔为紫外光照射腔;

所述机体的顶面中心处垂直设置有从所述保湿处理室中心处穿过固定杆;该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密封扣合在所述保湿处理室上部的上盖;该上盖分为三个上盖分体,三个所述上盖分体分别为与所述保湿腔相对应的第一上盖分体,与所述第一消毒腔相对应的第二上盖分体,与所述第二消毒腔相对应的第三上盖分体;所述第一上盖分体、第二上盖分体和第三上盖分体可各自独立开闭;

所述第二上盖分体朝向所述第一消毒腔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臭氧喷射头,所述第三上盖分体朝向所述第二消毒腔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紫外灯。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处理室的外部具有圆环状外壳,该圆环状外壳上具有与所述保湿处理室中三个腔室一一对应的三个钢化玻璃部。

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二消毒腔对应的所述钢化玻璃部采用非透明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喷射头连通;

所述机体内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紫外灯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紫外灯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毒腔、所述第二消毒腔、所述保湿腔的容积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其保湿处理室分为保湿腔、第一消毒腔和第二消毒腔,可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放置在保湿腔的网篮中并浸泡于保湿液中,从而有助于器械的清洁和杀菌;第一消毒腔可存放已打开但未使用的干净敷料,经臭氧消毒后投入再使用;第二消毒腔可存放使用后的布类敷料并对其用紫外线进行消毒。这一保湿消毒装置将三种保湿消毒机构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并且将各个腔室分开设置,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操作,操作便捷,不会形成交叉污染,各种作业方式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上盖处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的保湿处理室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2、臭氧发生器;3、控制器;4、万向轮;5、刹车机构;6、保湿处理室;7、网篮;8、上盖;9、固定杆;10、臭氧喷射头;11、紫外灯; 12、保湿腔;13、第一消毒腔;14、第二消毒腔;15、第一上盖分体;16、第二上盖分体;17、第三上盖分体;18、圆环状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包括:

机体1,机体1的下部具有万向轮4、以及控制万向轮4的刹车机构5;

集成于机体1上部的保湿处理室6,保湿处理室6包括三个腔室,分别为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保湿处理的保湿腔12、用于放置尚未使用敷料的第一消毒腔13和用于放置已使用敷料的第二消毒腔14,所述保湿腔12内装有用于放置医疗器械的网篮7且保湿腔12内充满保湿液,所述第一消毒腔13为臭氧消毒腔,所述第二消毒腔14为紫外光照射腔;

机体1的顶面中心处垂直设置有从保湿处理室6中心处穿过的固定杆 9;该固定杆9的一端与机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密封扣合在保湿处理室6上部的上盖8;该上盖8分为三个上盖分体,三个上盖分体分别为与保湿腔12相对应的第一上盖分体15,与第一消毒腔13相对应的第二上盖分体16,与第二消毒腔14相对应的第三上盖分体17;第一上盖分体15、第二上盖分体16和第三上盖分体17可各自独立开闭;

第二上盖分体16朝向第一消毒腔13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臭氧喷射头10,第三上盖分体17朝向第二消毒腔14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紫外灯11。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其保湿处理室6优选为圆柱形,且分为三个腔室,分别为保湿腔12、第一消毒腔13、第二消毒腔14,其中,保湿腔12主要是放置污染器械,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放置在该保湿腔12的网篮7中并浸泡于保湿液中,从而有助于器械的清洁和杀菌;第一消毒腔13可存放已打开但未使用的干净敷料,经臭氧消毒后投入再使用;第二消毒腔14可存放使用后的布类敷料(如治疗巾、洞巾等)并对其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根据所盛放的物品及数量的不同,优选的,第一消毒腔13、第二消毒腔14、保湿腔12的容积依次增大。

机体1的顶面中心处垂直设置有从保湿处理室6中心处穿过的固定杆 9(优选为圆柱形杆体)。该固定杆9的一端与机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密封扣合在保湿处理室6上部的上盖8。该上盖8优选为圆形盖且分为三个上盖分体,三个上盖分体分别为与保湿腔12相对应的第一上盖分体15,与第一消毒腔13相对应的第二上盖分体16,与第二消毒腔14 相对应的第三上盖分体17;第一上盖分体15、第二上盖分体16和第三上盖分体17可各自独立开闭。

第二上盖分体16朝向第一消毒腔13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臭氧喷射头10,第三上盖分体17朝向第二消毒腔14的内壁面上安装有多个紫外灯11。

由于第一上盖分体15、第二上盖分体16和第三上盖分体17可各自独立开闭。当打开第一上盖分体15后,可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放置在保湿腔 12的网篮7中并浸泡于保湿液中进行保湿清洁。当打开第二上盖分体16,可将已打开但未使用的干净敷料放入到第一消毒腔13内,然后,关闭第二上盖分体16,由臭氧喷射头10对已打开但未使用的干净敷料进行臭氧消毒,经臭氧消毒后投入再使用。当打开第三上盖分体17,可将使用后的布类敷料放入到第二消毒腔14,然后,关闭第三上盖分体17,由紫外灯11 对使用后的布类敷料进行紫外线消毒。各个腔室分开设置,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操作,操作便捷,不会形成交叉污染,各种作业方式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保湿处理室6的外部具有圆环状外壳18,该圆环状外壳18具有与保湿处理室6中三个腔室一一对应的三个钢化玻璃部其中,与第二消毒腔14(紫外光照射腔)对应的钢化玻璃部采用非透明钢化玻璃。由于紫外线不能照射人眼,因此,在第二消毒腔14(紫外光照射腔) 需要设计成非透明结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机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该内安装腔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该臭氧发生器2通过管路与臭氧喷射头10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还具有控制器3。控制器3与紫外灯11电连接,并控制紫外灯11的开关。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使用后污染器械保湿处理消毒装置,其保湿处理室分为保湿腔12、第一消毒腔13和第二消毒腔14,可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放置在保湿腔的网篮7中并浸泡于保湿液中,从而有助于器械的清洁和杀菌;第一消毒腔13可存放已打开但未使用的干净敷料,经臭氧消毒后投入再使用;第二消毒腔14可存放使用后的布类敷料(如治疗巾、洞巾等) 并对其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这一保湿消毒装置将三种保湿消毒机构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并且将各个腔室分开设置,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操作,操作便捷,不会形成交叉污染,各种作业方式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