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467发布日期:2019-06-22 00:0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



背景技术:

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2015年世界上约有4.15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高达11.6%。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同时合并循环障碍、失神经营养改变、感染溃疡三大问题,最终会导致坏疽、截肢、死亡的灾难性结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如何早期进行医疗介入来控制其发展成为了目前重要的研究目标。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往往是负重区域的小面积溃疡或急性伤口愈合困难,此外肢体远端循环障碍造成的足趾溃疡感染也非常常见,而Wagner分级1或2级的溃疡完全可以用有效的换药和清创来进行治疗,避免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打击,降低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即使是Wagner分级高于3级的创面溃疡,规范的换药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期治疗手段,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术区软组织条件,目前一些高分子创面专用敷料的应用,更是拓宽了换药的适用范围。

足部溃疡创面的特点是部位隐蔽、显露困难,血供不佳、组织脆弱,混合菌群、容易感染,腔隙深在、多需冲洗,如图1所示的足趾间溃疡的换药常常需要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徒手掰开,不仅显露不便,也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既往因为糖尿病足患者数量不多,就诊意愿不强,医务人员常常不重视该问题,随着目前社会糖尿病足溃疡发病率的增加,足趾部的换药问题也逐渐凸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简单、充分显露换药创面、无创换药且避免交叉感染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撑开钳柄部;由转柄一、二交叉组成,且转柄一、二的交叉处设置有活动轴,用于灵活的开合转动;

撑开钳头端,设置有两个,分别和所述转柄一、二的头部连接;所述撑开钳头端为内凹的弧形框架结构,用于贴合患者足趾部施力撑开。

作为优选:还包括

连动件,和所述转柄一固定连接,且所述连动件的部分投影位于所述转柄二上;

止回件,和所述转柄二连接,且所述止回件和连动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止回件和连动件配合连接后,所述撑开钳柄部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撑开钳柄部的尾端还设置有撑开钳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撑开钳头端之间相互交错设置,用于避免合拢时,两者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撑开钳头端上套设有护套层,用于减轻对患者足趾处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护套层为医用硅胶。

作为优选:所述转柄一、二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凹槽,且两凹槽相对在一块贴合,用于减少撑开钳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连动件相对于止回件设置有锯齿。

作为优选:所述止回件和转柄二之间铰接连接,且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或拉簧。

作为优选:所述撑开钳头端和撑开钳柄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和撑开钳头端或撑开钳柄部铰接连接,另一端和撑开钳柄部或撑开钳头端固定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在换药时1、可以充分显露换药创面,操作方便,利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提高换药效率,清创彻底,提高精确度。2、大大减少换药参与人员,减少医护人员及患者交叉感染机会。3、无创撑开设计,不损伤患趾,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趾血供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撑开钳头端;2、撑开钳柄部;3、撑开钳把手;4、活动轴;5、连接头;6.连动件;7、止回件;8、凹槽;9、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到图2所示:

一种足趾换药撑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撑开钳柄部2;由转柄一、二交叉组成,且转柄一、二的交叉处设置有活动轴4,用于灵活的开合转动;撑开钳头端1,设置有两个,分别和所述转柄一、二的头部连接;所述撑开钳头端1为内凹的弧形框架结构,用于贴合患者足趾部施力撑开。

还包括连动件6,和所述转柄一固定连接,且所述连动件6的部分投影位于所述转柄二上;止回件7,和所述转柄二连接,且所述止回件7和连动件6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止回件7和连动件6配合连接后,所述撑开钳柄部2锁定。

所述撑开钳柄部2的尾端还设置有撑开钳把手3。

所述两个撑开钳头端1之间相互交错设置,用于避免合拢时,两者碰撞。

所述撑开钳头端1上套设有护套层,用于减轻对患者足趾处的伤害。所述护套层为医用硅胶。

所述转柄一、二的交叉处分别设置有凹槽8,且两凹槽8相对在一块贴合,用于减少撑开钳的体积。

所述连动件6相对于止回件7设置有锯齿9。

所述止回件7和转柄二之间铰接连接,且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或拉簧。

所述撑开钳头端1和撑开钳柄部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的一端和撑开钳头端1或撑开钳柄部2铰接连接,另一端和撑开钳柄2部或撑开钳头端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文中所有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仅仅便于理解,并非是对产品实际使用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