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828发布日期:2019-06-19 01:1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按摩器。



背景技术:

测控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最前端的一个阵地,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为全世界所公认。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利工具。

现有技术中,振动按摩器多为体积较大的物件,存在造价高的缺陷,而且,由于现有的振动按摩器难以与人体需要按摩的部位紧密贴合,进而使得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按摩器,该振动按摩器具有能与人体需要按摩的部位紧密贴合、按摩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振动按摩器,包括蝴蝶状的按摩部、设置于所述按摩部的上部的盖状压触部、以及贴附于所述按摩部的底部的薄膜传感器;

所述盖状压触部划分为正极压触部和负极压触部;

所述盖状压触部的底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正极压触部对应的第一触点凸块,以及与所述负极压触部对应的第二触点凸块;

所述薄膜传感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薄膜传感器和第二薄膜传感器,所述第一薄膜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薄膜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一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

所述第一接线端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一接孔,所述第二接线端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二接孔;

所述第一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触点凸块的下方,所述第二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触点凸块的下方。

所述盖状压触部设置为圆柱形的盖状压触部。

所述第一触点凸块设置为圆柱状的第一触点凸块。

所述第二触点凸块设置为圆柱状的第二触点凸块。

所述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上缺口。

所述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下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包括蝴蝶状的按摩部、设置于按摩部的上部的盖状压触部、以及贴附于按摩部的底部的薄膜传感器;盖状压触部划分为正极压触部和负极压触部;盖状压触部的底部形成有内腔,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正极压触部对应的第一触点凸块,以及与负极压触部对应的第二触点凸块;薄膜传感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薄膜传感器和第二薄膜传感器,第一薄膜传感器相对于第二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第二薄膜传感器相对于第一薄膜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第一接线端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一接孔,第二接线端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二接孔;第一接孔设置于第一触点凸块的下方,第二接孔设置于第二触点凸块的下方。该振动按摩器具有能与人体需要按摩的部位紧密贴合、按摩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具有结构简单,并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按摩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按摩部1;

盖状压触部2、正极压触部21、负极压触部22;

内腔3、第一触点凸块31、第二触点凸块32;

第一薄膜传感器4、第一接线端41、第一接孔401;

第二薄膜传感器5、第二接线端51、第二接孔501;

上缺口6;

下缺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按摩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蝴蝶状的按摩部1、设置于按摩部1的上部的盖状压触部2、以及贴附于按摩部1的底部的薄膜传感器;盖状压触部2划分为正极压触部21和负极压触部22;盖状压触部2的底部形成有内腔3,内腔3的顶部设置有与正极压触部21对应的第一触点凸块31,以及与负极压触部22对应的第二触点凸块32;其中,薄膜传感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薄膜传感器4和第二薄膜传感器5,第一薄膜传感器4相对于第二薄膜传感器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端41,第二薄膜传感器5相对于第一薄膜传感器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端51;第一接线端41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一接孔401,第二接线端51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电线连接的第二接孔501;第一接孔401设置于第一触点凸块31的下方,第二接孔501设置于第二触点凸块32的下方。由于按摩部1为蝴蝶状,且按摩部1的底部贴附有薄膜传感器,因此该振动按摩器具有能与人体需要按摩的部位紧密贴合、按摩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盖状压触部2设置为圆柱形的盖状压触部2,进而具有便于压触以导通线路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凸块31设置为圆柱状的第一触点凸块31,进而具有便于压触以导通线路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二触点凸块32设置为圆柱状的第二触点凸块32,进而具有便于压触以导通线路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内腔3的顶部开设有上缺口6,该上缺口6能够使得盖状压触部2便于容易按压。

本实施例中,内腔3的底部开设有下缺口7,该下缺口7能够使得盖状压触部2便于容易按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