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293发布日期:2019-03-22 20:0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犹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畅通无阻一样,不过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心脏搭桥手术风险是有很多,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都有关,也和选择的手术方法有关的,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能,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心律失常等,心脏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开刀,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不高,成功率高达98.5%,出院时伤口处有轻微的发红、疼痛、肿胀,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这是正常现象,回家后要经常检查伤口,若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伤口处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冲洗,伤口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但是很多术后的病人疏忽了对伤口的护理和观察,导致伤口的愈合变慢,并且伤口旁边的肌肉长期被包裹,得不到运动,不利于损伤肌肉的恢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无法让病人自己进行伤口细部观察,病人自己无法了解伤口情况,或者需要别人帮助才能了解伤口情况,也没有对肌肉进行按摩和杀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横板、照明灯和按摩珠,所述横板的中间安装有放大镜,且横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固定有手把,所述横板的前表面安装有锁扣,且横板的后表面固定有合页,所述合页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盖,且第一保护盖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并且第一保护盖的外侧设置有锁圈,所述横板的右侧设置有转块,且横板的左侧设置有插孔,所述转块的右端固定有万向软管,且万向软管上固定有观视镜,所述按摩珠安装在横板的下表面,且按摩珠的外侧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放大镜的下表面,所述横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保护盖,且第二保护盖上设置有松紧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盖通过合页与横板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第一保护盖和锁圈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保护盖的表面积小于海绵层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旋转轴构成伸缩结构,且注射器和第二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同心圆,并且第二连接杆的高度大于注射器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万向软管与横板构成转动结构,且万向软管的长度小于横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关于放大镜中轴线对称设置有4个,且照明灯与放大镜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珠与横板为镶嵌结构,且紫外线灯的直径小于按摩珠的直径,并且按摩珠在横板上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解决普通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无法让病人自己进行伤口细部观察,也没有对伤口周围肌肉进行按摩和杀菌的问题;

1.设置有第一保护盖和海绵层,当第一保护盖关上时,通过海绵层对放大镜进行保护,避免放大镜被刮花;

2.设置有观视镜,当病人自己使用时,看不见自己的伤口,可以通过观视镜调整角度,利用反射让病人看到自己伤口的情况;

3.设置有照明灯和紫外线灯,当病人将设备放到自己伤口时,通过紫外线灯对伤口进行杀菌,而照明灯在光线不好时,通过照明灯照亮病人伤口,有利于自己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保护盖和横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板和第二保护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板;2、锁扣;3、手把;4、滑块;5、凹槽;6、合页;7、第一保护盖;8、锁圈;9、海绵层;10、转块;11、万向软管;12、观视镜;13、放大镜;14、插孔;15、第二保护盖;16、松紧带;17、照明灯;18、按摩珠;19、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包括横板1、锁扣2、手把3、滑块4、凹槽5、合页6、第一保护盖7、锁圈8、海绵层9、转块10、万向软管11、观视镜12、放大镜13、插孔14、第二保护盖15、松紧带16、照明灯17、按摩珠18和紫外线灯19,横板1的中间安装有放大镜13,且横板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5,凹槽5上设置有滑块4,且滑块4上固定有手把3,手把3的形状为“U”字型,且手把3通过滑块4与横板1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并且滑块4的长度小于凹槽5的宽度,便于将手把3固定在横板1上,也便于自己握住,横板1的前表面安装有锁扣2,且横板1的后表面固定有合页6,合页6上固定有第一保护盖7,且第一保护盖7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9,并且第一保护盖7的外侧设置有锁圈8,第一保护盖7通过合页6与横板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第一保护盖7和锁圈8为焊接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保护盖7的表面积小于海绵层9的表面积,便于对放大镜13的保护,避免划伤,横板1的右侧设置有转块10,且横板1的左侧设置有插孔14,转块10的右端固定有万向软管11,且万向软管11上固定有观视镜12,万向软管11与横板1构成转动结构,且万向软管11的长度小于横板1的长度,便于将观视镜12完全放入到横板1上,有利于对观视镜12的保护,按摩珠18安装在横板1的下表面,且按摩珠18的外侧安装有紫外线灯19,按摩珠18与横板1为镶嵌结构,且紫外线灯19的直径小于按摩珠18的直径,并且按摩珠18在横板1上等间距分布,便于伤口肌肉的恢复,照明灯17设置在放大镜13的下表面,照明灯17关于放大镜13中轴线对称设置有4个,且照明灯17与放大镜13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便于对病人伤口的杀菌,横板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保护盖15,且第二保护盖15上设置有松紧带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时,当病人使用时,首先将插孔14插上电源,打开第二保护盖15和第一保护盖7,通过松紧带16将第二保护盖15固定在第一保护盖7上,避免在观察时第二保护盖15滑下压到病人伤口,然后将手把3通过滑块4从横板1的内部拉出,病人左手握住手把3,经放大镜13对准伤口处,病人右手通过调整观视镜12的方向来观察放大镜13中伤口的情况,在观察的同时,按摩珠18可以对伤口周围的肌肉进行按摩,而且紫外线灯19对病人伤口和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杀菌,以上便完成该种心脏搭桥术后护理装置的一系列操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