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864发布日期:2019-04-30 18: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血压计,虽然为可穿戴式,但是其固定装置基本上都是外置的,简单的将血压计固定在绑带上,这样使血压计占用了太多空间,不利于携带和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计主体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通过尺簧与固定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槽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设有拨块,所述固定带另一端与卡块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槽底部设有与拨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调节槽之间的第二调节槽底部设有按压式自锁装置,所述按压自锁装置底部设有按钮,且自锁装置上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血压计主体底部的另一侧设有与卡块相卡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滑槽一端设有“U”形锁槽,所述“U”形锁槽的宽度与拨块的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宽度大于卡块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于固定带底部。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卡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转轴设于第一调节槽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穿戴的血压计,利用第一调节槽内设置的转轴、尺簧和固定带,既减少了固定带对于血压计主体的占用空间,又实现了固定带的自动收缩,使其更加便于携带,在第一调节槽一侧设置第二调节槽,在第二调节槽内设置卡块,将卡块与固定带外侧连接,并且在卡块底部设置拨块,既实现了卡块的隐藏,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又使卡块便于拿出使用,在滑槽一侧设置“U”形锁槽,使拨块能够更好的固定,有效的防止了卡块的自动滑出,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血压计主体、2-第二调节槽、3-卡块、4-拨块、5-固定带、6-“U”形锁槽、7-按压式自锁装置、8-滑槽、9-转轴、10-按钮、11-固定板、12-尺簧、13-卡槽、14-第一调节槽、1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主体1,所述血压计主体1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第一调节槽14内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通过尺簧12与固定带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槽14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槽2,所述第二调节槽2内设有卡块3,所述卡块3底部设有拨块7,所述固定带5另一端与卡块3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槽2底部设有与拨块7相匹配的滑槽8,所述滑槽8与第一调节槽14之间的第二调节槽2底部设有按压式自锁装置7,所述按压自锁装置7底部设有按钮10,且按压式自锁装置7上端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上端设有固定板11,所述血压计主体1底部的另一侧设有与卡块3相卡合的卡槽13。

所述第二调节槽2的宽度大于卡块3的宽度。

所述固定板11设于固定带5底部。

所述滑槽8的长度大于卡块3的长度,所述转轴9设于第一调节槽14底部。

实施例2,一种用于穿戴的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主体1,所述血压计主体1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第一调节槽14内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通过尺簧12与固定带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槽14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槽2,所述第二调节槽2内设有卡块3,所述卡块3底部设有拨块7,所述固定带5另一端与卡块3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槽2底部设有与拨块7相匹配的滑槽8,所述滑槽8与第一调节槽14之间的第二调节槽2底部设有按压式自锁装置7,所述按压自锁装置7底部设有按钮10,且按压式自锁装置7上端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上端设有固定板11,所述血压计主体1底部的另一侧设有与卡块3相卡合的卡槽13。

所述滑槽8一端设有“U”形锁槽6,所述“U”形锁槽6的宽度与拨块4的直径一致。

所述第二调节槽2的宽度大于卡块3的宽度。

所述固定板11设于固定带5底部。

所述滑槽8的长度大于卡块3的长度,所述转轴9设于第一调节槽14底部。

本实用新型用于用于穿戴的血压计,在使用时,拨动拨块4,使拨块4依次从“U”形锁槽6和滑槽8内出来,然后拉动卡块3,将卡块插入卡槽13内,然后按下按钮10,使固定板11将固定带5进行固定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