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360发布日期:2019-06-14 22: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



背景技术:

按现有提供腰背部肌肉受伤或无力的患者或老人得以将腰背部受到支撑,其所使用的护具主要系由能将腰部包覆的长条形护腰带构成,利用两侧内、外端所设单一的直排扣钩及多数排的扣环而达束紧的目的,由于现有用品其受到固定的扣钩及扣环排列结构,造成紧固腰部的力量无法随着使用的需要而作调整,因此,得到的结果不是太大便是大小,若太大则使腰部失去包覆支撑的作用,若太小造成使用者腹部及腰部受到压迫,而产生使用上的不舒适,进者,现有用品其仅为一长条形的带状体结构,虽经扣钩及扣环的相互扣合,在束紧时与所欲达成的束紧力仅为均匀力,其并无任何可以由后向前加强束紧力道结构,而其后面及两侧亦无任何上下连接结构,故腰部周围垂直部分无法与腰背部曲线贴合,故无法形成任何紧束加强力道及腰背部包覆撑,使用者的腰背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与辅助力量,并严重影响到腰背部肌肉酸痛使用者其康复,由前揭现有用品所产生的诸多缺失,使得其实用性上大打折扣,此乃为业者及消费者极欲突破的处,本创作人以此点为考量进行创作,终成一能将本体利用弹性加力带加强原有的包覆束紧力及包覆束紧面积大小的调整,而本体中央段多数支撑条及上、下延伸部,提供腰、背部无力者的支撑、辅助、康复,进达,预防腰背部肌肉酸痛、长期站立或坐姿不良而产生的腰酸背痛、运动或搬运重物导的腰部肌拉伤、中老年人常患的腰酸背痛,有效提升多重保护与操作使用方便的效果,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所需,足见其增益的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该护理带包括本体和至少二弹性加力带,该本体其右、左端分别设有相互黏扣的右自黏扣及左自黏扣,且右自黏扣外侧另设有黏合部;至少二弹性加力带设于本体其中央段外侧,该弹性加力带一端设于本体中央,其另端向本体其右、左两端延伸且于端部设有连接环;至少二调整带邻设于本体与其两端的右自黏扣及左自黏扣邻接处,该调整带并穿套于弹性加力带其连接环且于其内、外两侧设有相互黏扣及黏扣于本体其右自黏扣外侧的黏合部的自黏扣。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与右自黏扣及左自黏扣间更附加连接设有左右两端具支撑条的松紧带。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中央段上下另设有加大支撑面积及高度的上、下延伸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中央段的中央及其两端更附设有多数支撑条。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左端内更附设有一具硬板的内袋。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的右自黏扣外侧的黏合部系为绒毛部或钩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右端的右自黏扣系设于本体其内侧且为钩部或绒毛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体左端的左自黏扣系设于本体其外侧且为绒毛部或钩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至少二弹性加力带系呈相对的横置V形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调整带其内、外两侧的自黏扣系为钩部及绒毛部。

本实用新型借此结构,可将本体利用弹性加力带加强原有的包覆束紧力及包覆束紧面积大小的调整,而本体中央段多数支撑条及上、下延伸部,提供腰、背部无力者的支撑、辅助、康复,进达,预防腰、背部肌肉酸痛、长期站立或坐姿不良而产生的腰酸背痛、运动或搬运重物导的腰部肌拉伤、中老年人常患的腰酸背痛,有效提升多重保护与操作使用方便的效果,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所需,足见其增益的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该护理带包括有本体1、至少二弹性加力带2、至少二调整带3。

所述本体1,其右、左端分别设有相互黏扣的右自黏扣12及左自黏扣11,且右自黏扣12外侧另设有黏合部122;而于本实施例该黏合部122系为绒毛部 111,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创作,其亦可为钩部121,都属本创作的保护范围;又为了使本创作其本体1本身具有包覆束紧的强力拉力及伸缩性,其本体1与右自黏扣12及左自黏扣11间更附加连接设有左、右两端具支撑条101的松紧带10,因此,本体1可以于包覆束紧时具有强力的拉力及伸缩性;为了提供其能撑顶的支撑力,本体1其中央段上下另设有加大支撑面积及高度的上、下延伸部102、 103;又为了提供本创作其具有支撑力,另于本体1中央段的中央及其两端更附设有多数支撑条4;至于,右自黏扣12于本实施例系设于本体1其内侧且为钩部121,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创作,其亦可为绒毛部111,都属本创作的保护范围;而左自黏扣11于本实施例其系设于本体1其外侧且为绒毛部111,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创作,其亦可为钩部121,都属本创作的保护范围;又为了使本体1左端能方便与本体1其右端固定与调整,本体1左端内更附设有一具硬板105的内袋 104。

所述的至少二弹性加力带2,系设于本体1其中央段外侧,该弹性加力带2 一端设于本体1中央,其另端向本体1其右、左两端延伸且于端部设有一连接环 21;于本实施例该至少二弹性加力带2系呈相对的横置V形状,以构成菱形状,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创作,其亦可为其他等同的各种形状,都属本创作的保护范围。所述的至少二调整带3,系邻设于本体1与其两端的右自黏扣12及左自黏扣11 邻接处,该调整带3并穿套于弹性加力带2其连接环21且于其内、外两侧设有相互黏扣及黏扣于本体1其右自黏扣12外侧的黏合部122的自黏扣31;而该调整带3其内、外两侧的自黏扣31分别为钩部311及绒毛部312,但并不以限制本创作,其亦可为绒毛部312及钩部311,都属本创作的保护范围。

使用介绍:先将本体1由使用者其腰部后方向前方围绕,本体1具左自黏扣 11的左端置于使用者腰部前方,本体1具右自黏扣12的右端与其外侧拉紧黏合,本体1其与右自黏扣12及左自黏扣11间连接的松紧带10会产生束紧拉紧的效果,再将两端调整带3穿套于弹性加力带2的连接环21,用手将弹性加力带2 向前拉,使得弹性加力带2产生由后向前的拉力,使腰部被加力束紧,另选择性将调整带3所设自黏扣31相互作黏合固定或黏合于本体1其右端外侧的黏合部122固定,此同时,本体1中央段所设的多数支撑条4及中央段上、下所设加大支撑面积及高度的上、下延伸部102、103,其提供了使用者其腰部及背部受束紧支撑与包覆。

借此结构,可将本体1利用弹性加力带2加强原有的包覆束紧力及包覆束紧面积大小的调整,而本体1中央段多数支撑条4及上、下延伸部102、103,提供腰部、背部无力者的支撑、辅助、康复,进达,预防腰部、背部肌肉酸痛、长期站立或坐姿不良而产生的腰酸背痛、运动或搬运重物导的腰部肌拉伤、中老年人常患的腰酸背痛,有效提升多重保护与操作使用方便的效果,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所需,足见其增益的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