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618发布日期:2019-05-21 21: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自适应调整靠背角度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久坐、开车、低头玩手机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现代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用物理按摩调养的方式缓解身体的疲劳。而由于工作时间比较劳累,人们在休息的时候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去按摩调理。随之需求的增加,在各大商场、酒店等公共场合出现共享按摩椅,现有的共享按摩椅均是采用连排设置,其靠背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进行倒背角度的自适应调节,使用者坐上去时会有僵硬感,不能很好的享受按摩服务。虽然,在按摩椅领域,可调节靠背角度的按摩椅较为常见,如申请号为201120203465.9、名称为可调整角度的按摩椅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所述,但现有可调整角度的按摩椅均是需要使用者通过一系列操作主动去调整,如上述文献中需要通过充气/放气来调整;没有通过使用者对靠背的受力程度来自适应调整角度的按摩椅。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适应调整靠背角度的按摩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椅,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该支撑架上的坐垫和靠背,所述靠背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一枢接轴实现枢接,所述靠背上还设有一调节压轴,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一孔径大于调节压轴的直径的调节限位孔,所述调节压轴穿设于调节限位孔内,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调节压轴与支撑架之间,所述靠背以枢接轴为支点,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在调节压轴与调节限位孔配合所形成的限定范围内摆动,以调整该靠背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还开设有横向贯穿至调节限位孔的安装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该安装孔内,其一端抵触连接于调节压轴上,其另一端抵触连接于安装孔内壁或固定盖合于安装孔的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压轴上设有一定位柱并穿设于弹性件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件,所述弹簧件的中心孔形成所述定位孔,所述调节压轴的定位柱穿设于弹簧件的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限位孔的形状为圆形孔或长槽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接轴固定设置于支撑架或靠背上,所述靠背或支撑架上设有枢接孔,所述撑架或靠背的枢接轴穿设于靠背或支撑架上的枢接孔内,进而形成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和靠背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枢接孔,并通过枢接轴穿设连接,进而形成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设有二组并分别连接于坐垫和靠背的两侧,所述支撑架大致呈“⊥”形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底座以及竖向设置的连接架,所述坐垫和靠背均连接于连接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上还固定设有坐垫架,所述坐垫设置于该坐垫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扶手。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靠背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一枢接轴实现枢接,靠背的调节压轴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弹性件,使用者坐下时,通过对靠背施压,进而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自适应调整靠背的角度,以达到最舒适的坐姿,消除僵硬感;其具有结构简单、可自适应调整靠背角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按摩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按摩椅的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按摩椅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按摩椅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摩椅,包括:支撑架10以及设置于该支撑架10上的坐垫30和靠背20,其中,所述支撑架10设有二组并分别连接于坐垫30和靠背20的两侧,所述支撑架10大致呈“⊥”形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支撑底座11以及竖向设置的连接架12,所述连接架12上固定设有坐垫架13,所述坐垫30设置于该坐垫架13上,所述支撑架10的连接架12上还设有扶手14。所述靠背20的两侧边上分别固定有一枢接轴21和调节压轴22,所述支撑架10的连接架12上分别开设有相对枢接轴21和调节压轴22的枢接孔101和调节限位孔102,所述枢接轴21穿设于枢接孔101内,进而使支撑架10与靠背20形成枢接;所述调节限位孔102为圆形孔,其孔径大于调节压轴22的直径,所述调节压轴22穿设于调节限位孔102内,使得所述靠背20可以以枢接轴21为支点,在调节压轴22与调节限位孔102配合所形成的限定范围内摆动。

还包括一弹性件,具体的,该弹性件为弹簧40,所述支撑架10的连接架12上还开设有横向贯穿至调节限位孔102的安装孔(未示出),所述弹簧40设置于该安装孔内,其一端抵触连接于调节压轴22上,其另一端抵触连接于固定盖合于安装孔的盖板50上,设置该安装孔,可限定弹簧40的位置,使其不发生偏移,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设置安装孔,直接设置于支撑架10的连接架12的外侧壁上。又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40的另一端也可以抵触连接于安装孔内壁上,即在安装孔内壁设置一台阶抵触部,以供弹簧40抵触连接。

所述靠背20以枢接轴21为支点,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簧40的弹力在调节压轴22与调节限位孔102配合所形成的限定范围内摆动,以调整该靠背20的角度,形成自适应调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压轴22上设有一定位柱23并穿设于弹簧40的中心孔内,形成定位连接,防止调节压轴22与弹簧40之间发生偏移。

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不局限于弹簧40,也可以采用弹片等具有弹性的零件替代,其具体的设置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描述而简单置换的。其中,在与调节压轴22的定位连接上,所述弹性件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压轴22上的定位柱23并穿设于弹性件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调节压轴22与调节限位孔102配合所形成的限定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的,如改变调节限位孔102的孔径等。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限位孔102为圆形孔,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调节限位孔102也可以是方形孔或长槽形孔等,不再一一详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枢接轴21固定设置于靠背20上,枢接孔101形成于支撑架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位置也可以互换,即枢接轴21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0上,枢接孔101形成于靠背20上,同样可起到枢接的结构。又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和靠背20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枢接孔,并通过枢接轴穿设连接,同样可形成枢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12上固定设有坐垫架13,所述坐垫30设置于该坐垫架13上,方便坐垫30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坐垫30也可以直接固定于连接架12上。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接等,此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的,在此不再详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的连接架12上还设有扶手14,该扶手14还设有放置茶杯等物品的容置槽,该设计更为人性化。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靠背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一枢接轴实现枢接,靠背的调节压轴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弹性件,使用者坐下时,通过对靠背施压,进而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自适应调整靠背的角度,以达到最舒适的坐姿,消除僵硬感;其具有结构简单、可自适应调整靠背角度的特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