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线针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216发布日期:2019-05-11 01: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医用线针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线针盒。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国传统且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中医疗法,穴位埋线则是针灸治疗的改良与延伸;凡举针灸的适应症,皆可用穴位埋线来增加其疗效,例如消化不良、体质虚弱、气喘、慢性支气管炎、肥胖、长不高等。

运用穴位埋线法是一种良好、长效、简易的治疗方式。针灸的操作时间较短,而穴位埋线则是把线针埋入穴位,线针是指可被人体吸收的蛋白线,如羊场线或其他蛋白线,将其10-20mm穿入注射器针头内注射至相关穴位,在10-20天的吸收过程中持续刺激穴位,起到中医银针天天刺激的效果,直到埋入的羊肠线被身体吸收为止。为了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传统方式是将羊肠线置于针头,再以针头穿刺皮肤以将羊肠线埋置在穴位中,如中国台湾专利第I228425号中即有详述,甚至进一步还设置推杆的操作以辅助羊肠线留滞于穴位中。现有技术中的线针都是直接放入到医用瓶内,需要使用时,医生用镊子取出一根装入到针头内,由于线针非常细,受到视力影响装入针头内常常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困难,加之线针比较多,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如果为了便于装线针往往有些医生更换比较粗的针头,这样又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另外整个过程中隐藏许多被人为污染的机会,对医疗的效率以及病人的权益皆有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线针盒,便于将线针装入到针头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线针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侧壁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条用于放置线针的V型槽。

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深度大于线针的直径。

优选地,相邻两条V型槽的距离大于V型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线针盒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当需要使用线针时,可以将多根线针一同倒入到本线针盒内,用镊子使线针按顺序进入到V型槽内,先取最靠近线针盒侧壁的线针,医生可以针头的一端顺着V型槽插入到线针的一端,而线针的另一端由于紧贴着线针盒的侧壁,所以不能移动,从而使线针能够顺利的直接进入到针头内。本装置不受到医生视力的影响,可以非常便捷的将线针放入到针头内,速度非常快,可以是目前装针速度的10倍以上,减轻了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医用线针盒,包括带有侧壁的盒体1,有四个侧壁,固定在盒体的周围,起到对线针定位的作用,为了便于取线针,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条用于放置线针的V型槽2。所述V型槽的深度大于线针3的直径,线针放入到盒体内会调入到V型槽中。相邻两条V型槽的距离大于V型槽的宽度。本装置可以将多根线针一次性放入到盒体中,使线针顺序进入到V型槽中,针头可以顺利的从V型槽内取出线针。

当需要使用线针时,可以将多根线针一同倒入到本线针盒内,用镊子使线针按顺序进入到V型槽内,先取最靠近线针盒侧壁的线针,医生可以针头4的一端顺着V型槽插入到线针的一端,而线针的另一端由于紧贴着线针盒的侧壁,所以不能移动,从而使线针能够顺利的直接进入到针头内。本装置不受到医生视力的影响,可以非常便捷的将线针放入到针头内,速度非常快,可以是目前装针速度的10倍以上,减轻了患者痛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