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111发布日期:2019-03-15 19:3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动物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骨疾病领域,骨缺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世界性的骨科难题。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骨缺损的修复研究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一环,因此建立有效、安全的骨缺损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当前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摆锯、磨锯、电锯、线锯等进行动物截骨,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往往会导致周围的神经、肌肉、血管及软组织损伤;另外,截骨时需要配置额外人员持续水流灌注,以减少灼热伤,并且灌注不均、部位不当容易导致液体飞溅,影响手术操作。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截骨保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骨保护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弧形板环抱待截骨部位,以将待截骨与周围组织的隔离,防止周围组织受到伤害;位于弧形板内侧的横槽及纵槽,能够保证切割过程中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液体飞溅及周围组织灼伤;设置在弧形板内部的可调节装置,能够适当调整弧形板的内侧面弧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和周围不同厚度的软组织,提高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骨保护装置,具体包括弧形板及可调节装置,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横槽及纵槽,所述可调节装置上的微型气囊设置在弧形板的内部;所述微型气囊沿弧形板的轴向设置,其配置有气路系统。

医务人员在进行截骨手术时,将弧形板放置在待截骨与周围组织之间,以防止截骨过程中截锯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在弧形板的内侧设置纵横交错的横槽及纵槽,手术过程中,持续引流可以沿交错的横槽及纵槽均布在弧形板的内侧,以对截锯及待截骨持续冷却,防止灼伤,并且能够防止流水飞溅,保护手术现场的环境卫生。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为中空的软橡胶,其上的横槽及纵槽一体化成型。弧形板为软橡胶,其内部设置的微型气囊可将弧形板局部撑起,以改变弧形板的形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的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上还设置有刻度线,其沿弧形板的轴向设置,所述刻度线位于弧形板的一侧。弧形板设置的刻度线能够指导医务人员放置截骨保护装置,方便术中标定截骨长度,方便截骨手术。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装置还包括真空源减压阀、压缩空气源减压阀、气源控制阀、干路控制阀及支路控制阀;真空源通过管路与真空源减压阀连接,压缩空气源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源减压阀连接,所述真空源减压阀、压缩空气源减压阀通过管路与气源控制阀连接;所述气源控制阀通过主干管与干路控制阀连接,所述主干管分配成若干支管,每一支管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及微型气囊。所述的气源控制阀选择性控制真空源及压缩空气源的通断,以实现微型气囊的收缩或膨胀,调节弧形板的变形,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控制阀为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能够控制真空源及压缩空气源的通断,以实现微型气囊的收缩或膨胀。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气囊均匀排布在弧形板的内部。不同间隔的微型气囊通过收缩或膨胀,提高本申请所述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纵槽沿弧形板的轴向设置,纵槽的深度等于横槽的深度。纵横交错的横槽及纵槽的深度一致,手术过程中,持续引流可以沿交错的横槽及纵槽均布在弧形板的内侧,以对截锯及待截骨持续冷却,防止灼伤,并且能够防止流水飞溅,保护手术现场的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骨保护装置,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弧形板环抱待截骨部位,以将待截骨与周围组织的隔离,防止周围组织受到伤害;

(2)本申请中,在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横槽及纵槽,能够保证切割过程中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液体飞溅及周围组织灼伤;

(3)在弧形板的内部设置可调节装置,其能够适当调整弧形板的内侧面弧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和周围不同厚度的软组织,从而适合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动物模型建立,提高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4)弧形板上刻度标示方便术中标定截骨长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截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型气囊设置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0.弧形板;11.横槽;12.纵槽;20.刻度线;30.可调节装置;31.真空源减压阀;32.压缩空气源减压阀;33.气源控制阀;34.干路控制阀;35.支路控制阀;36.微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截骨保护装置的相关附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截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包括弧形板10及可调节装置30(图2示出),所述弧形板10的内侧设置有纵横交错的横槽11及纵槽12,所述可调节装置30上的微型气囊36设置在弧形板10的内部;所述微型气囊36沿弧形板10的轴向设置,其配置有气路系统。

在进行截骨手术时,将弧形板10放置在待截骨与周围组织之间,以防止截骨过程中截锯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在弧形板10的内侧设置纵横交错的横槽11及纵槽12,手术过程中,持续引流可以沿交错的横槽11及纵槽12均布在弧形板10的内侧,以对截锯及待截骨持续冷却,防止灼伤,并且能够防止流水飞溅,保护手术现场的环境卫生。

本申请中,所述弧形板10为中空的软橡胶,其上的横槽11及纵槽12一体化成型,所述微型气囊36均匀排布在弧形板10的内部,如图3所示。弧形板10为软橡胶,其内部设置的微型气囊36可将弧形板10局部撑起,以改变弧形板10的形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的防护。

所述弧形板10上还设置有刻度线20,其沿弧形板10的轴向设置,所述刻度线20位于弧形板10的一侧。弧形板设置的刻度线能够指导医务人员放置截骨保护装置,方便术中标定截骨长度,方便截骨手术。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真空源减压阀31、压缩空气源减压阀32、气源控制阀33、干路控制阀34、支路控制阀35及微型气囊36;真空源通过管路与真空源减压阀31连接,压缩空气源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源减压阀32连接,所述真空源减压阀31、压缩空气源减压阀32通过管路与气源控制阀33连接;所述气源控制阀33通过主干管与干路控制阀34连接,所述主干管分配成若干支管,每一支管上设置有支路控制阀35及微型气囊36。

所述的气源控制阀33选择性控制真空源及压缩空气源的通断,干路控制阀34开启,支路控制阀35选择性开启,真空源减压阀31及压缩空气源减压阀32调节至适当的开度,以实现微型气囊36的收缩或膨胀,调节弧形板的变形,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的保护。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微型气囊36的数量为五件,微型气囊36对应设置一件支路控制阀35,所述微型气囊36均匀排布在弧形板10的内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型气囊设置的截面示意图,微型气囊36设置在弧形板10的内部,通过调节支路控制阀35及干路控制阀34,可以将任意位置的微型气囊36缩小或膨胀,以改变弧形板10的折弯角度,增强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例如,可以通过气路系统,调节位于弧形板10靠近两端的微型气囊36,使其体积膨胀,改变弧形板10内侧面的弧度,相当于改变了折弯角度,适用于待截骨直径较小的情况,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和周围不同厚度的软组织,从而适合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动物模型建立,提高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本申请中,所述气源控制阀33为两位三通阀,当真空源接通时,微型气囊36内为真空并收缩,其体积变小;当压缩空气源接通时,微型气囊36膨胀,其体积变大;利用微型气囊36的变形以适当改变弧形板10的折弯,增强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槽12沿弧形板10的轴向设置,纵槽12的深度等于横槽11的深度。这样,在手术过程中,持续引流可以沿交错的横槽及纵槽均布在弧形板的内侧,以对截锯及待截骨持续冷却,防止灼伤,并且能够防止流水飞溅,保护手术现场的环境卫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骨保护装置,尤其用于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动物模型建立,其结构合理,通过弧形板环抱待截骨部位,以将待截骨与周围组织的隔离,防止周围组织受到伤害;位于弧形板内侧的横槽及纵槽,能够保证持续的水流灌注和均匀分布,避免液体飞溅及周围组织灼伤;设置在弧形板内部的可调节装置,能够适当调整弧形板内侧面的弧度,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骨骼,提高截骨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