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842发布日期:2019-04-09 22:2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很常见的医疗方式,在输液时护士通常使用输液器来完成输液,输液器与输液袋构成一套输液装置,一般输液器是通过刺针插到输液袋中进行输液,但一些儿童患者在输液的时候自制力较差,容易乱动导致输液器针头被扯下,经常会造成血液回流,伤口感染,而且输液器掉下来之后就要再更换新的,也增加了医院的器材成本,而且考虑到儿童患者的这一情况还需要护士一直在边上看着,一旦输液器脱落就需要护士过来更换,这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原先的输液器还限制了儿童患者的活动范围,儿童的身体结构不同,上厕所的频率高于大人,上厕所时也需要有人陪护,防止他们将输液器扯下来,这样小孩的活动空间也有限,容易焦躁,以前护士为了解决输液器的脱落问题采用橡皮胶带粘住刺针的办法,这样一方面是胶带不透明导致护士不方便观察,另一方面是胶带不牢固,粘不住刺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包括手部固定板、小臂固定板、设置于手部固定板上的手部固定带、设置于小臂固定板上的小臂固定带和支架装置;所述手部固定板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手部固定板内部设有置物槽,置物槽上方设有置物盖,置物盖与手部固定板通过卡接相连,置物盖上设有通气孔,手部固定带包括第一手部固定带、第二手部固定带,第一手部固定带、第二手部固定带分别位于手部固定板的两侧,第一手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手部固定带的内表面设有粘扣刺面,第二手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手部固定带的外表面设有粘扣毛面,第一手部固定带与第二手部固定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第一手部固定带与第二手部固定带连接后形成观察区;所述小臂固定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小臂固定带分别位于小臂固定板的两侧,小臂固定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旋钮、置物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位于小臂固定板的两侧,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旋钮,旋钮与第一支架为360°可旋转固定连接,旋钮的上表面与置物架的下表面为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顶端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通过卡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的截面为L形结构,置物架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隔板、置物腔,第一挡板的高度为d1,15cm<d1<30cm,第二挡板的高度为d1,0.5cm<d1<1.5cm。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腔的上表面为硅胶防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为铝镁合金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固定板、手部固定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固定板、手部固定板为ABS塑料材质。

使用时,将输液保护装置通过小臂固定带固定于输液座位的扶手上,将儿童需要输液的手放置于手部固定板上,输液针及胶带固定完成后,将第一手部固定带粘贴于第二手部固定带上,儿童大拇指通过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伸出,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卡接相连,旋转旋钮至合适方向,置物架的置物腔中放置绘本或电子产品,供儿童观看,保证儿童能够配合输液治疗,早日康复,此外,冬季天冷时,可在置物槽中放置暖宝宝或其他可用于加热的工具,增加儿童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固定儿童的手部相对位置,保证了输液针在患儿手上的固定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左右手输液均可使用,设有置物架,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配合输液治疗,小臂固定带、手部固定带均通过粘扣相连,可随意调节大小,适合不同的儿童使用,置物盖的透气孔为卡通图案,符合儿童心理,引导儿童将输液保护装置视作玩具,有效减轻儿童对输液的恐惧;置物槽内科放置暖宝宝或其他可加热的工具,可以对儿童手掌进行加热,从而避免了冬季输液时手心冰凉,大大提高了儿童输液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液保护装置使用时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手部固定板,2-小臂固定板,3-隔板,4-小臂固定带,5-支架装置,6-置物腔,7-置物盖,8-通气孔,9-第一手部固定带,10-第二手部固定带,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粘扣毛面,14-粘扣刺面,15-观察区,16-第一支架,17-第二支架,18-旋钮,19-置物架,20-第一凹槽,21-第一凸起,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防脱落输液保护装置,包括手部固定板、小臂固定板、设置于手部固定板上的手部固定带、设置于小臂固定板上的小臂固定带和支架装置;所述手部固定板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手部固定板内部设有置物槽,置物槽上方设有置物盖,置物盖与手部固定板通过卡接相连,置物盖上设有通气孔,手部固定带包括第一手部固定带、第二手部固定带,第一手部固定带、第二手部固定带分别位于手部固定板的两侧,第一手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手部固定带的内表面设有粘扣刺面,第二手部固定带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手部固定带的外表面设有粘扣毛面,第一手部固定带与第二手部固定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第一手部固定带与第二手部固定带连接后形成观察区;所述小臂固定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小臂固定带分别位于小臂固定板的两侧,小臂固定带通过粘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旋钮、置物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分别位于小臂固定板的两侧,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旋钮,旋钮与第一支架为360°可旋转固定连接,旋钮的上表面与置物架的下表面为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顶端侧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通过卡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的截面为L形结构,置物架上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隔板、置物腔,第一挡板的高度为d1,15cm<d1<30cm,第二挡板的高度为d1,0.5cm<d1<1.5cm。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腔的上表面为硅胶防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为铝镁合金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固定板、手部固定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固定板、手部固定板为ABS塑料材质。

使用时,将输液保护装置通过小臂固定带固定于输液座位的扶手上,将儿童需要输液的手放置于手部固定板上,输液针及胶带固定完成后,将第一手部固定带粘贴于第二手部固定带上,儿童大拇指通过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伸出,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通过卡接相连,旋转旋钮至合适方向,置物架的置物腔中放置绘本或电子产品,供儿童观看,保证儿童能够配合输液治疗,早日康复,此外,冬季天冷时,可在置物槽中放置暖宝宝或其他可用于加热的工具,增加儿童的舒适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