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3682发布日期:2019-07-13 08:4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患者骨折后患部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骨折的骨头重整后,施予固定,让骨折处得以重新愈合。

目前对于骨折处的固定装置,通常有内固定及外固定两种,所谓内固定是以金属板等,贴靠于骨折处,并以螺丝等将断裂的骨头固定,而后再进行皮肤的缝合,上述内固定的方法,虽然可以确实将骨折处重整,但是当骨折愈合后,大多数的患者必须再进行一次手术将固定板卸除,而显上述内固定的缺点。

骨折外固定,通常是将骨折后的骨头重整后,在皮肤外披覆一层石膏,通过坚硬的石膏固定患部,避免骨折处的骨头移位,达到患部愈合的目的,但是,当人体骨折后,患部处通常会肿胀,此时所包覆的石膏是随肿胀的患部外形硬化成型,但是当一段时间后,患者的患部便会开始逐渐消肿,这时便会发生,原先用以固定的石膏便无法再紧紧包覆、固定患部,使尚未完全愈合的骨折患部有移位的可能,影响愈合效果。

因此,目前已公开的一种应用于骨折的外固定且不需要以石膏固定的方法及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80035041.2所示,该案所揭示的固定方法是在患部的皮肤外部,用钻有多数预钻孔的器具,藉由该预钻孔导引一销(Pin)的前端通过,并使销的前段插入骨折的骨头中,将骨折处的骨头重整固定,而该销的后端则具有螺纹部,可以绞入该器具中,以获得固定;藉由这样的方法及装置,让多数销依所该器具默认的预钻孔以特定的角度及位置固定骨折处的骨头,并使各销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器具上,使骨折处的骨头可以获得良好的固定及愈合;但上述的固定方法及装置,在应用上具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该器具上所默认的预钻孔角度及位置是固定的,限制了每根销插入的位置及角度,但是不同骨折患者的骨折的情况不同,不同患者除所需使用的销的数量不相同外,插入不同患者的每根销的角度及位置也不会相同,这些预钻孔的位置、数量及角度,并无法适用不同患者。

2.每根销都要以工具将其螺纹部绞入器具中进行固定,操作上十分费力。

3.且每根销的直径极细,在将销后端的螺纹部绞入器具的过程中,细径的销极易产生弯曲、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可由以下的说明及所附各图式,得以明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包括:多孔性底材,用以供露出患者皮肤外的多数固定针插入;以及凝固剂,用以注入、涂或被吸附于该多孔性底材。使该多孔性底材可以随该凝固剂硬化,以固定穿置于该多孔性底材间的各固定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多孔性底材,其“多孔性”是指不需要以机械进行切削加工,而是因其材料组织本身的特性,在成型时便具有多孔特性,例如丝、线状的组织在丝线间所构成的孔隙,所形成的多孔性。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网格体,用以容许各固定针穿置其间,该网格体的范围构成一承载区域,用以承载该多孔性底材。

上述该网格体是含有一边框,于该边框所框围的区域间,是连设有多个连系部,以构成一网格区域,通过该网格区域承载该多孔性底材。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其中该多孔性底材是指具有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或可被固定针轻易穿过的特性(例如海绵、菜瓜络、棉花)或是经过缠绕、搓揉而形成多孔性底材(例如丝或线构成的团状物)等。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多孔性底材,由于是采用如海绵、菜瓜络、棉花、丝或线构成的团状物,因组织松散、柔软或致密度不等,因此可以经挤压、弯曲而变形,以便于填入各该固定针或供各固定针穿入,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该多孔性底材的材质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其中该凝固剂是指环氧树脂、骨水泥、光固化剂或石膏。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若含有两个以上的网格体,令相邻两网格体可相互连接(如搭接、套接、黏接或锁接),以组成一个较长或较宽的区域,用以承载含盖范围更大的多孔性底材,以适用固定针分布范围更大的骨折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由于该多孔性底材具有的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或可被固定针轻易穿过的特性,因此在应用上可以随易变形或剪裁,可以随患者固定针分布的位置,可适用于任何的骨者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由于组织松软或致密度不等的多孔性底材可以轻易的容许各该固定针插入通过,因此对于骨折患部所安置的固定针数量、位置及角度便不再受如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第200780035041.2号中的器具所默认的预钻孔限制,另外本实用新型以凝固剂作为固定介质,除了让原组织松软或致密度不等的多孔性底材随该凝固剂硬化而变为坚硬外,也将各固定针牢牢地黏固在硬化的多孔性底材中,因此在固定各固定针的过程中无需应用任何工具,也不需费力,更不会产生以工具施力导致固定针弯曲变形的缺点,而显本实用新型新颖、便利、经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可应用于手腕、脚踝、膝盖…等处的骨折,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

本实用新型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的说明及附图,而得以明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多孔性底材置入各固定针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将凝固剂注入多孔性底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将网格体穿置于各固定针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显示网格体已穿置在各固定针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在图4的网格体上置放多孔性底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在图5的多孔性底材中注入凝固剂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多个网格体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多孔性底材 20 凝固剂 30 网格体

31 边框 32 连系部 320 承载区域

P 固定针 R 桡骨 U 尺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包括:多孔性底材10,用以供露出患者皮肤外的多数固定针P插入;以及凝固剂20,用以注入、涂或被该多孔性底材10吸附,使该多孔性底材10 可以随该凝固剂20硬化,以固定穿置于该多孔性底材10间的各固定针P。

如图3或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网格体30,用以容许各固定针P穿置其间,该网格体30的范围构成一承载区域320,用以承载该多孔性底材10。

上述该网格体30是含有一边框31,于该边框31所框围的区域间,连设有多个连系部32,令各该连系部32构成该承载区域320,用以承载该多孔性底材10。上述各该连系部32可呈相互平行或交错排列,各该连系部 32可为塑料、细绳,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各该连系部32的排列方式及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其中该多孔性底材10是指具有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并可被固定针轻易穿过的材质(例如海棉、菜瓜络、棉花)或是经过缠绕、搓揉而形成多孔性底材(例如丝或线构成的团状物)等。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多孔性底材10,由于是采用如海绵、菜瓜络、棉花、丝或线构成的团状物,因组织松散、柔软或致密度不等,因此可以经挤压、弯曲而变形,也可以剪刀施予剪裁,以符合不同患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该多孔性底材的材质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其中该凝固剂20是指环氧树脂、骨水泥、光固化剂(如UV胶)或石膏。上述的凝固剂20在硬化后,因有多孔性底材10镶埋于内,可增加其整体结构强度,使各固定针P可以被牢固地固定,避免患者运动时产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若含有两个以上的网格体30,令相邻两网格体30可相互连接,例如搭接、套接、黏接或锁接,以组成一个较长或较宽的区域,用以承载含盖范围更大的多孔性底材10,以适用固定针P分布范围更大的骨折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由于该多孔性底材10具有组织松散、柔软或可被固定针轻易贯穿的特性,因此在应用上可以随意变形或剪裁,可以随患者固定针P分布的位置置于各该固定针P间,完全不受限制,缘此,可适用于任何的骨折患者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在应用上,可取用一多孔性底材10,让患者露出皮肤外各该固定针P贯穿该多孔性底材10,再将凝固剂20注入、涂于该多孔性底材10或使多孔性底材10吸附该凝固剂20,使该多孔性底材随凝固剂20凝固而硬化,以固定各该固定针P的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在应用时,较佳的方法的是取用一组织松散、柔软、致密度不等或可被固定针P轻易穿过的多孔性底材10,让患者露出皮肤外的各该固定针P贯穿该多孔性底材10,再如图2所示,将凝固剂20注入、涂于该多孔性底材10或使多孔性底材10吸附该凝固剂20,使该多孔性底材10随凝固剂20凝固而硬化,便可固定各该固定针P位置。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例如应用在手腕部骨折时,医生对于桡骨所进行的骨折手术,可将多数固定针P分别穿入于桡骨R的断裂处的碎骨两侧,或者,将固定针P穿置于桡骨R与尺骨U间,上述的手术方法并非本实用新型要求的目标且已为惯用的手术方法,故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可应用于手腕、脚踝、膝盖…等处的骨折,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骨折固定针的外固定装置,可于不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下予以修饰应用,本实用新型并不自限于实施方式所述。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