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280发布日期:2019-04-30 18:3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解剖刀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现在使用的解剖刀都是直刀头,直刀头在使用过程中,只便于组织的切割,不便于组织的剥离,这样给手术顺利进行带来了一些困难;此外现在的手术刀前端的防滑设计为颗粒状突起或者凹形槽,这样的结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一个手术常常会持续几个小时,长时间使用会使操作者握持手术刀的手指产生酸麻,降低了手指的敏感度,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并且,现在的刀头距离握持部分的距离较小,不利于手掌较大、手指较粗的操作者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解剖刀不方便持握,刀片过于单一,无法便捷快速的完成解剖工作,不能自主的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设置有解剖刀主壳;

解剖刀主壳尾端套接有套筒,套筒尾端套接有硅胶防滑套;

解剖刀主壳前端外侧焊接有加热槽,加热槽内部卡接有消毒块,加热槽侧面焊接有气体蒸发导管;

解剖刀主壳前端通过卡轴连接有主刀片、剔骨刀片和菱形刀片。

进一步,解剖刀主壳下侧开设有凹槽,主刀片、剔骨刀片和菱形刀片可以通过卡轴折叠放入凹槽内,凹槽内侧开设有与加热槽连通的蒸汽孔,可以对凹槽内的刀片进行加热。

进一步,套筒侧面开设有开孔,解剖刀主壳侧面嵌装有弹簧卡扣,弹簧卡扣与开孔卡接。

进一步,加热槽内部栓接有蓄电池,侧面嵌装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手握的部分安装有硅胶防滑套,可以增大手与握手的摩擦力,防止解剖刀跌落影响解剖,同时也保护了医生自己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不同的刀片,可以满足各种解剖教学工作,另外加热电路板可以加热消毒块产生蒸汽,从而对刀片进行消毒,避免因受到微生物或病毒的影响从而影响解构,从而使解剖工作更加具有权威性、谨慎性以及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防滑套;2、套筒;3、解剖刀主壳;4、加热电路板;5、消毒块;6、气体蒸发导管;7、卡轴;8、剔骨刀片;9、主刀片;10、菱形刀片; 11、凹槽;12、蒸汽孔;13、开孔;14、弹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具体包括:硅胶防滑套1、套筒2、解剖刀主壳3、加热槽4、消毒块5、气体蒸发导管6、卡轴7、剔骨刀片8、主刀片9、菱形刀片10、凹槽11、蒸汽孔12、开孔13、弹簧卡扣14。

解剖刀主壳3尾端套接有套筒2,套筒2尾端套接有硅胶防滑套1;解剖刀主壳3前端外侧焊接有加热槽4,加热槽4内部卡接有消毒块5,加热槽4侧面焊接有气体蒸发导管6;解剖刀主壳3前端通过卡轴7连接有主刀片9、剔骨刀片8和菱形刀片10,解剖刀主壳3下侧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侧开设有与加热槽4连通的蒸汽孔12,套筒2侧面开设有开孔13,解剖刀主壳3侧面嵌装有弹簧卡扣14,弹簧卡扣14与开孔13卡接,加热槽4内部栓接有蓄电池,侧面嵌装有开关。

使用时,用手握住该多功能的教学解剖刀的硅胶防滑套1,通过套筒2外侧的开孔13可以与解剖刀主壳3外侧的弹簧卡扣14进行卡接,从而增加解剖刀主壳3的工作长度,打开加热槽4的开关,对加热槽4内部的消毒块5进行加热,消毒块5蒸发流入气体蒸发管6对外侧的主刀片9、剔骨刀片8以及菱形刀片10消毒,选择好适宜的刀片进行解剖教学工作,不使用的刀片可通过卡轴7 进行旋转折叠放置于凹槽11内,凹槽11内侧的蒸汽孔12可以发出消毒蒸汽对内部的刀片进行消毒。

本实用新型手握的部分安装有硅胶防滑套,可以增大手与握手的摩擦力,防止解剖刀跌落影响解剖,同时也保护了医生自己的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不同的刀片,可以满足各种解剖教学工作,另外加热电路板可以加热消毒块,从而对刀片进行消毒,避免因受到微生物或病毒的影响从而影响解构,从而使解剖工作更加具有权威性、谨慎性以及科学性。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