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肠胃按摩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058发布日期:2019-04-24 00:1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肠胃按摩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肠胃按摩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肠胃不舒服时,除了药物治疗外,对患者胃部和腹部进行持续的按摩会减轻患者的症状,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非常大的帮助,按摩方式一般是在患者的胃部和腹部进行手工往复的顺时针按摩,或者由上至下进行进行往复的抚平按摩,手工按摩方式费时费力,不适合长期按摩。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肠胃按摩理疗装置,方便进行胃肠按摩治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医用肠胃按摩理疗装置,包括把手,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圆板,所述圆板下侧铰接丝杠,所述丝杠上部固定有转轮,所述丝杠螺纹连接套环,所述圆板下侧边缘位置圆周排布有一组小圆柱,每个所述小圆柱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斜板,每个所述斜板下侧的滑槽内分别嵌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内侧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所述套环外壁,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通过竖杆固定连接内齿圈,每个所述滑块分别固定连接电机箱,每个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输出轴分别通过圆轴固定连接短连杆的一端,每个所述短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齿轮,每个所述齿轮分别对应啮合所述内齿圈,每个所述齿轮的下侧中央分别固定连接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的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圆球卡槽,每个所述圆球卡槽内分别设有按摩圆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小圆柱为3个,所述套环上螺纹连接顶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时,手持把手,拧下顶丝,转动转轮,丝杠转动使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环上下移动,带动连杆摆动,带动滑块在斜板的滑槽内滑动,带动电机箱、竖杆和按摩圆球等移动,根据需要调节按摩的区域的大小,调节好三组按摩圆球的距离后,停止转动转轮,拧紧顶丝固定住套环,然后将按摩圆球对准患处,打开电机箱,电机箱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圆轴转动,带动连杆一端做圆周运动,带动齿轮绕内齿圈圆周转动的同时也会自转,转动杆和圆球卡槽跟随齿轮圆周运动的同时也会旋转,按摩圆球跟随圆球卡槽运动的同时在圆球卡槽内转动,实现对患者的腹部的按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装置能根据患者需要按摩的区域来调节按摩圆球之间的距离,能够在按摩圆球对胃肠部进行圆周按摩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转动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圆板,3、小圆柱,4、斜板,5、滑块,6、电机箱,7、竖杆,8、圆轴,9、短连杆,10、内齿圈,11、圆球卡槽,12、按摩圆球,13、转动杆,14、齿轮,15、丝杠,16、套环,17、连杆,18、滑槽,19、转轮,20、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固定连接圆板2,所述圆板2下侧铰接丝杠15,所述丝杠15上部固定有转轮19,所述丝杠15螺纹连接套环16,所述圆板2下侧边缘位置圆周排布有一组小圆柱3,每个所述小圆柱3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斜板4,每个所述斜板4下侧的滑槽18内分别嵌有滑块5,每个所述滑块5的内侧分别铰接连杆17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17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所述套环16外壁,每个所述滑块5的下侧分别通过竖杆7固定连接内齿圈10,每个所述滑块5分别固定连接电机箱6,每个所述电机箱6内的电机输出轴分别通过圆轴8固定连接短连杆9的一端,每个所述短连杆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齿轮14,每个所述齿轮14分别对应啮合所述内齿圈10,每个所述齿轮14的下侧中央分别固定连接转动杆13,每个所述转动杆13的下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圆球卡槽11,每个所述圆球卡槽11内分别设有按摩圆球12。

所述小圆柱3为3个,所述套环16上螺纹连接顶丝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手持把手1,拧下顶丝20,转动转轮19,丝杠15转动使与其螺纹连接的套环16上下移动,带动连杆17摆动,带动滑块5在斜板4的滑槽18内滑动,带动电机箱6、竖杆8和按摩圆球12等移动,根据需要调节按摩的区域的大小,调节好三组按摩圆球12的距离后,停止转动转轮19,拧紧顶丝20固定住套环16,然后将按摩圆球12对准患处,打开电机箱6,电机箱6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圆轴8转动,带动连杆9一端做圆周运动,带动齿轮14绕内齿圈10圆周转动的同时也会自转,转动杆13和圆球卡槽11跟随齿轮14圆周运动的同时也会旋转,按摩圆球12跟随圆球卡槽11运动的同时在圆球卡槽11内转动,实现对患者的腹部的按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