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8635发布日期:2019-07-24 10:3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电图的电极固定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



背景技术:

脑电图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目前监测方式是通过盘状电极涂上导电膏后用白胶布粘在头皮上,多个电极一个一个粘上,对各个部位的生物电情况进行监测。

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

1.盘状电极是通过白胶布粘在头皮上,拆除时撕胶布会带来疼痛,若患者年龄为婴幼儿时,患儿易哭闹。

2.电极粘贴时,需要大量时间,特别是脑瘫的婴幼儿配合难度较大,哭闹不止,这个过程对医生、家长及患儿都比较痛苦。

3.由于电极位置要相对头皮进行固定,长头发患儿粘好后容易移位不易固定甚至脱落,有些医院要求剪光头(不论男女),个人形象会有所影响。

4.粘好电极后若通过纱布固定,再加一个经过下巴的固定带固定,固定带易卷成一个绳状,在睡觉及活动中头套会往头顶跑,固定带受往上的拉力,就会勒住下巴,患者会感觉非常不适,特别是患儿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就会把固定带拿掉,这使得本来就不紧又易上滑的帽子快速上滑并脱落,盘状电极也随之上滑及脱落。

5.视频脑电图中检测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非常重要,对成年患者来说纱布固定的方式依旧太紧,时间一长易头疼、烦躁,无法入睡,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晚上只能入睡1-2小时,难以测量到需要的结果。

6.纱布固定的方式对婴幼儿来说太松,患儿不懂事,家长一不注意,患儿随手一抓,帽子电极就会被抓落,需要重新粘上。

7.电极导线较长,睡觉时会压到,压到电极线会影响脑电图结果。

8.临床上,电极线常移位甚至脱落,然而因为有网状头套及白色胶布的遮挡,不能一眼发现脱落的是那个部位的电极。

9.电极线又长又乱,头上的位置与电极线间没有明显的配对标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利用具有弹性的罩帽,使得固定帽可以适用于不同头型的孩童,罩帽紧贴头皮表面,对固定块内的电极进行牢牢固定,使得电极能够持续对准监测部位,避免电极移位,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包括罩帽,罩帽呈球形,罩帽表面设有多个用于电极定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用于电极置入的入口,固定块下方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极的容腔,容腔设有开口,开口朝向罩帽内表面,罩帽具有弹性,电极通过入口置于容腔中并朝向罩帽内表面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入口为防止电极脱出的倒锥形孔,固定块还设有用于导线卡入的卡槽,卡槽位于固定块周侧。

优选的,罩帽表面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罩帽呈球形的网状结构,所述罩帽顶部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外周侧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绑带。

优选的,所述罩帽由透明的网状面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中空设置有用于头发通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绑带和固定柱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粘扣贴。

优选的,所述罩帽的两侧设有用于使用者耳部露出的耳孔。

优选的,所述罩帽呈球形,罩帽前端设有前开部,所述前开部为沿使用者额头分布的挖空边缘;罩帽后端设有用于扣合使用者后脑勺的扣合部。

优选的,所述前开部和扣合部边缘均设置有同使用者皮肤接触的牛皮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罩帽具有弹性,因此其可以适用于不同头型大小的婴幼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女性成年人,使得罩帽可以很好的贴合头部,大小儿童可以使用同一套脑电图电极固定帽。

二、有罩帽紧紧贴合患者头部,电极通过固定块置入,罩帽贴合头部后,罩帽相对头部不易产生位移和错位,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头皮不再发生移动,利用罩帽的固定对电极的位置进行定位,仅需要在电极下方涂抹导电膏即可完成电极的放置。

三、固定块下方的容腔用来容纳电极,当电极放置在固定块内时,电极持续朝向头皮部位,并通过罩帽的压紧作用,时刻接触头皮,保证监测的持续性,避免电极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固定柱和固定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块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罩帽;10、网孔;11、固定柱;12、绑带;120、粘扣贴;13、耳孔;14、前开部;15、扣合部;2、导线;20、电极;3、固定块;30、入口;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4所示的快接脑电图电极固定帽,包括罩帽1,罩帽1呈球形,罩帽1表面设有多个用于电极20定位的固定块3,固定块3开设有用于电极20置入的入口30,固定块3下方开设有用于容纳电极20的容腔,容腔设有开口,开口朝向罩帽1内表面,罩帽1具有弹性。

如图2所示,电极20通过入口30置于容腔中并朝向罩帽1内表面放置,在安装时仅需要在电极20下表面涂抹导电膏即可。

如图4所示,固定块3的入口30为防止电极20脱出的倒锥形孔,当盘状的电极20将入口30撑大卡入容腔时,由于入口30为倒锥形孔,容易嵌入但是难以脱出,方便了固定过程,并且不易脱出,有效提高固定性。

如图3所示,固定块3还设有用于导线2卡入的卡槽31,卡槽31位于固定块3周侧,使得导线2可以从卡槽31内伸出,即无需从入口30伸出,使得导线2更贴合罩帽1表面,避免导线2被外物勾住或缠绕;其次,卡槽31将圆柱状的固定块3切开一道口子,使得固定块3可以沿着卡槽31向两侧拨开,方便电极20的取出。

罩帽1表面设有多个网孔10,罩帽1呈球形的网状结构,罩帽1顶部设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外周侧设有用于固定导线2的绑带12。固定柱11及其周侧的绑带12,可以将电极20的导线2进行捆扎,对导线2进行统一摆放,防止导线错乱;固定柱11位于顶部,可以避免患者熟睡时压到导线2,导致导线2脱落,避免电极20偏移。

罩帽1由透明的网状面料制成,网状的结构更为透气,避免头部瘙痒,防止患者抓挠而导致电极20脱落或移位;其次透明面料使得罩帽1下方的电极20可以一目了然,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电极20位置,可以及时对偏移的电极20进行复位。

由于部分女性患者不愿意剪发,故为了降低长发对于电极20定位的影响,固定柱11中空设置有用于头发通过的通孔,长发可以通过该通孔集中在该出,头发和导线2均放置在头顶处,头发固定后,电极也不易脱落。

绑带12和固定柱11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粘扣贴120,导线2经过绑带12捆扎后,最后通过粘扣贴120贴合,完成绑带12的固定,避免绑带12崩开。

罩帽1的两侧设有用于使用者耳部露出的耳孔13,提高了罩帽1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罩帽1呈球形,罩帽1前端设有前开部14,前开部14为沿使用者额头分布的挖空边缘,前开部14沿着发际线边缘分布,避免罩帽1接触额头带来不适感。

罩帽1后端设有用于扣合部15,扣合部15紧紧扣合患者的后脑勺,避免罩帽1在使用时掉出。

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前开部14和扣合部15边缘均设置有同使用者皮肤接触的牛皮层,更舒适透气,避免边部扣合时贴合皮肤,造成皮肤红肿瘙痒。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