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903发布日期:2019-05-03 19:1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使用的CT扫描床常规配备有可拆卸的“U”形头架,用于头部和体部CT扫描时支撑头部,做头部CT扫描时非常方便;但是在做体部CT扫描时不仅需要固定部,而且要求双上肢自头部两侧上举,由于目前所有CT机均无支撑上肢的支撑架,被检查着的上肢只能悬空,时间一长,是被检查者非常不舒服;此外做CT体部增强扫描时,需要经被检查者的肘静脉注入造影剂,为便于护士实施静脉操作,也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注射局部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求被检查者将上肢举向头的两侧,这个体位就更为不便,往往需要其他人协助扶住上肢,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影响到CT增强扫描的效果,因而设计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用于CT增强扫描时上肢托架,如中国专利文件200420098260.9公开的一种《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注射托臂架》,其包括支座,制作下方设有万向轮,支座上方设有下支杆,下支杆内设有上支杆,下支杆上设有上支杆固定螺钉,上支杆上方铰接托臂架,能够支撑受检者上臂,不易产生疲劳不会造成震颤或者屈曲,针头不会穿破静脉血管不会造成药物外渗,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增强扫描效果好,有利于疾病诊断,操作方便,适用于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注射和其他固定上肢或下肢的医疗场合,但该技术方案需要在两台设备配合使用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托起CT增强扫描时被检者的双臂,同时在被检者的上肢被固定后不能够进行移动,需要靠人力移动和调整设备本体的位置来选取合适的体位,设计不够人性化,难以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CT增强扫描用的上肢托架不能够进行体位调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通过将固定座直接卡套在CT扫描床常规配备的可拆卸“U”形头架底端外圆上,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通过调节杆和档位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支撑板的上下调节,并且通过直接移动上肢托架就能够让上肢托架顺着滑轨进行左右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上肢托架不能够进行体位调整的问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上肢托架1、魔术贴2、支撑板3和与支撑板3相互铰接的固定座5,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5内部留设有与CT扫描床上“U”形头架底端外圆处相匹配的凹槽4,且其前端下方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7;

所述上肢托架1中间留设有凹陷的圆弧状结构,两侧边设置有魔术贴安装孔10,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滑轮插接头11;

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中间位置上留设有与调节杆7相匹配的档位板8,上表面设置有两列对称分布的滑轨6,滑轨6上卡接设置有滑轮9,滑轮9中间位置上留设有与滑轮插接头11相匹配的接口。

所述滑轨6上部两侧固定设置有防尘刷。

所述支撑板3上与固定座5相互铰接的侧边为斜边,且该侧边与固定座5前端的下侧边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固定座直接卡套在CT扫描床常规配备的可拆卸“U”形头架底端外圆上,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通过调节杆和档位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支撑板的上下调节,并且通过直接移动上肢托架就能够让上肢托架顺着滑轨进行左右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上肢托架不能够进行体位调整的问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另外滑轨上设置的防尘刷能够有效的避免杂物落入滑轨中,进而减少了外界因素对设备使用的影响,此外支撑板倾斜边的设置,限制了支撑板旋转的范围,进而避免支撑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背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肢托架的结构背部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上肢托架1、魔术贴2、支撑板3、凹槽4、固定座5、滑轨6、调节杆7、档位板8、滑轮9、魔术贴安装孔10、滑轮插接头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增强扫描护理用上肢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上肢托架1、魔术贴2、支撑板3和与支撑板3相互铰接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内部留设有与CT扫描床上“U”形头架底端外圆处相匹配的凹槽4,且其前端下方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上肢托架1中间留设有凹陷的圆弧状结构,两侧边设置有魔术贴安装孔10,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滑轮插接头11;所述支撑板3下表面中间位置上留设有与调节杆7相匹配的档位板8,上表面设置有两列对称分布的滑轨6,滑轨6上卡接设置有滑轮9,滑轮9中间位置上留设有与滑轮插接头11相匹配的接口。

所述滑轨6上部两侧固定设置有防尘刷。

所述支撑板3上与固定座5相互铰接的侧边为斜边,且该侧边与固定座5前端的下侧边相切。

所述滑轮9为“工”字形圆环结构,与之相匹配的滑轮插接头1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结构拼接而成,其中小圆柱的直径与滑轮9中间的接口相同,大圆柱的直径与滑轮9外径相同。

所述魔术贴安装孔10为一矩形开口,使用时直接将魔术贴2从魔术贴安装孔10自下而上穿好即可。

所述防尘刷通过固体胶粘贴在滑轨6上部两侧。

所述上肢托架1和滑轮插接头11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固定座5套在CT扫描床上“U”形头架底端外圆上,随后将被检者的上肢放在上肢托架1上,并通过魔术贴2将上肢固定好即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运动,分别是:①被检者上肢的垂直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固定在固定座5前端的调节杆7通过与留设在支撑板3底部中间的档位板8的相互配合使用,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工作原理,能够将支撑板3进行抬起进而实现被检者上肢的垂直运动;②被检者上肢的水平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滑轮9卡接设置在滑轨6上,并且上肢托架1通过其底部的滑轮插接头11嵌入卡合在滑轮9上,进而移动上肢托架1就能够使其顺着滑轮9在滑轨6上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完成被检者上肢的水平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定座5直接卡套在CT扫描床常规配备的可拆卸“U”形头架底端外圆上,使用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通过调节杆7和档位板8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支撑板3的上下调节,并且通过直接移动上肢托架1就能够让上肢托架1顺着滑轨6进行左右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上肢托架1不能够进行体位调整的问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另外滑轨6上设置的防尘刷能够有效的避免杂物落入滑轨6中,进而减少了外界因素对设备使用的影响,此外支撑板3倾斜边的设置,限制了支撑板3旋转的范围,进而避免了支撑板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掉落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