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955发布日期:2019-08-09 21: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病人小臂的固定筒(10)以及用于定位固定筒(10)于床侧处的托撑底架(20);所述固定筒(10)包括哈夫节式配合的上半壳体(11)及下半壳体(12),所述上半壳体(11)为透明壳体,所述下半壳体(12)的内弧面处沿其轴长方向而依序布置有至少两道定位箍(13),定位箍(13)内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下延伸有固定杆(14)且固定杆(14)的底端处固接有用于箍紧病人小臂或手腕的可膨胀式的气囊环(15),气囊环(15)通过充放气管路而连通外部充放气单元;在下半壳体(12)的可供病人手部搁置的区域处设置可供捏握的捏握气囊(16);所述托撑底架(20)包括底架板(21),底架板(21)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并与该床侧处钢架固定,底架板(21)上设置导向方向垂直病床长度方向的导轨(22),下半壳体外侧弧面处布置滑块(24),所述滑块(24)与导轨(22)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所述导轨(22)沿垂直病床长度方向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下弯弧至床底处,从而形成导轨(22)的“J”型轨道构造;滑块(24)或导轨(22)的其中之一处设置紧定螺纹孔,第一紧定螺钉(25)穿过上述紧定螺纹孔从而使得滑块(24)与导轨(22)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包括由定位箍(13)内环面最高点处向下铅垂延伸布置的凸柱(14a),凸柱(14a)的底端面处铅垂凹设有插接孔(14b);气囊环(15)包括圆环状的金属环(15a)以及布置于金属环(15a)内的可充放气的气囊层(15b);金属环(15a)的外环面最高点处铅垂向上延伸有配合柱(14c),所述配合柱(14c)外形呈上细下粗的二段式阶梯轴状,且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伸入凸柱(14a)的插接孔(14b)内并与之构成孔轴套接配合;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上同轴套设有压缩弹簧(14e),压缩弹簧(14e)的一端抵紧于配合柱(14c)的轴肩处而另一端与凸柱(14a)的底端面间构成抵靠配合;配合柱(14c)的小直径段上径向凸设有定位凸起(14d),而插接孔(14b) 孔壁处相应设置定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的槽长方向平行插接孔(14b)轴向,定位凸起(14d)嵌设于定位凹槽内以用于限位配合柱(14c)相对凸柱(14a)的最大活动距离;下半壳体(12)的内弧面处还垫设有一层起到柔性托撑作用的软垫层(30),所述软垫层(30)与压缩弹簧(14e)的弹力方向彼此反向以便共同的柔性夹持病人小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层(30)包括与下半壳体(12)彼此同轴的弧板状的加强板(31)以及布置于加强板(31)上的软垫体(32);所述加强板(31)的外侧弧面处设置T型定位棱(31a),而下半壳体(12)的内侧弧面处相应布置T型槽且T型槽槽长方向平行下半壳体(12)轴长方向,以使得加强板(31)可沿下半壳体(12)的轴向而插接固定于下半壳体(12)处;捏握气囊(16)通过铅垂杆(16a)而固定于下半壳体(12)的内侧弧面处,加强板的朝向铅垂杆(16a)的板端布置卡夹(31b)以便卡接固定于铅垂杆(16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壳体(11)的其中一边与下半壳体(12)的同侧边间彼此铰接且该铰接处轴线平行固定筒(10)轴线,相对的上半壳体(11)的另一侧边与下半壳体(12)的相应边间通过锁扣而构成卡嵌式的可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21)水平向病床的其中一床侧处延伸有悬臂(21a),悬臂(21a)顶端布置卡口(21b),卡口(21b)槽长平行病床长度方向且卡口(21b)的槽腔形状与病床床侧相应钢架外形轮廓彼此吻合;卡口(21b)处径向贯穿布置螺钉孔,第二紧定螺钉(26)穿过该螺钉孔并与上述钢架间构成紧定螺钉式固定配合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1a)至少为两条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躁动病人防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导轨(22)的内侧面处向底架板(21)处延伸有用于衔接两者的连接筋(2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