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浓缩液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8277发布日期:2019-07-19 22:48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血液透析浓缩液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浓缩液桶。



背景技术: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A液、B液两种血液透析浓缩液。在透析过程中血液透析机分别按比例吸入血液透析浓缩液A液、B液及透析用水。在使用过程中,护士需分别取用血液透析浓缩液A液、B液,劳动强度大,往返取用次数多。一般一桶为两个患者使用,并且在一个患者使用完毕以后需要临时储存,增加受污染的风险。且A液、B液是配对组合使用,如果分别生产可能带来由于不同时期生产、不同的储存、运输条件而产生的产品质量的风险。另外,该包装形式为一人份使用量,降低多人、交叉使用带来的污染风险。一般A、B液分别包装,单个桶重为500克以上,制桶成本较高。将A、B液合装后,将大大降低制桶原材料的使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期生产、使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一种血液透析浓缩液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透析浓缩液桶,包括桶体、桶盖,桶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部由桶体分隔层5分隔成A液区和B液区,桶体1具有两个开口2,分别开在桶体分隔层5两侧,桶盖6盖在桶体1的开口处。A液区和B液区的容积不同,分别为5升和七升。桶体1的开口内装有防尘层4。桶盖6下方与所述桶体的开口之间连接有防盗环7。桶体1底部为凹形,凹陷形状对应桶上部的形状,利于产品的堆高、码垛。把手1是长条形弯曲成梯形固定于桶体1的上部。所述桶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桶体开口处具有外螺纹,桶盖具有内螺纹,所述桶盖与桶体的开口螺旋连接。桶盖6分成两种颜色,用以区别A液区和B液区所装的不同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整个桶结构简单、外观美观、方便实用、应用广泛。双开口设计保证A、B液有效期的同步性,质量均一性。一桶两用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往复搬运的麻烦,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多种受污染风险。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一个分装周期内完成A液、B液两个产品的分装及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桶安装有把手,把手连接于所述桶体,便于运输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桶底部对应桶上部的凹陷设计,利于产品的堆高、码垛,便于大批量运输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所述桶体内隔壁有效分区A液、B液两种透析液成分。一次搬运完成透析前的透析液准备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底部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中桶盖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桶体、2为桶体的开口、3为桶把、4为防尘层、5为桶体分隔层、6为桶盖、7为防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血液透析浓缩液桶,参见附图,包括桶体、防尘层、桶盖及把手,所述桶体、桶盖及把手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质,所述桶体为半透明桶体。

所述桶盖6具有内螺纹,所述桶体的开口2具有外螺纹,所述桶盖6与所述桶体的开口2的外螺纹旋接,桶盖6与所述桶体2均连接有防盗环7,所述防盗环为一次性产品,防盗环与桶身以卡口式连接,与桶盖相连接部分在桶盖旋出后即与桶盖分离,分离后环体留在桶身上,所述防尘层4的厚度为0.2mm的圆形,所述防尘层的尺寸匹配于所述桶体的开口2,所述防尘层的边缘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开口2的边缘,所述防尘层通过电磁热熔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开口2,使得所述桶体1为封闭状态。此种结构在白酒的酒盖中常见。桶把手3呈梯形的环状,所述桶把手3为实心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所述桶把手3的两端与桶体1连接。

桶体1桶体内设有分隔层5,将A、B两种透析液有效的分开的桶体容积一侧为5升,另一侧的容积为7升,具体容积要求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设计。桶体1与所有配件的质量为700克左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桶盖做成红和蓝两种颜色,以便区分不同的液体。旋开红桶盖,这时红桶盖与防盗环分离,旋开蓝桶盖,这时蓝桶盖与防盗环分离。使用经消毒过的尖锐硬物在防尘层上戳一个洞,将A液吸管中深入桶体内、将B液吸管中深入桶体内,将A、B浓缩液同时吸入血液透析机中进行透析操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容积可供单人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种实施方案,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