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871发布日期:2019-04-24 00:07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



背景技术:

临床上目前实施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除了介入手术室的加压包扎外,无其他保护性制动方式。介入术后要求对患者穿刺的下肢及髋部制动12-24小时,患者入睡后通常无法做到有效制动。并且现有的普通约束带使用时制动约束效果并不理想,其舒适性也不够好,甚至会造成使用位置皮肤发红,疼痛,甚至下肢血运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制动约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包括髋部约束带,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还包括:两条床栏黏贴带,两条床栏黏贴带分别连接在髋部约束带的两端,用于将患者的制动肢体固定在床栏上;髋部黏贴带,连接在髋部约束带的两侧,并位于两条床栏黏贴带之间,用于缠绕在患者的髋部对髋部进行保护约束;大腿黏贴带,连接于髋部约束带的下侧,用于对患者的大腿进行加固约束。

进一步地,髋部黏贴带包括:第一髋部黏贴带,连接在髋部约束带的一侧;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连接在髋部约束带的另一侧,第一髋部黏贴带和第二髋部黏贴带之间通过连接件互相连接。

进一步地,髋部黏贴带还包括:髋部加固带,连接在髋部约束带的设有第二髋部黏贴带的一侧,髋部加固带设置在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之间,髋部加固带的长度短于第二髋部黏贴带,髋部加固带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髋部黏贴带互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髋部黏贴带和髋部加固带均为弹性带体。

进一步地,大腿黏贴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大腿黏贴带倾斜交叉设置,两条大腿黏贴带的端部均设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髋部黏贴带和大腿黏贴带的内层均为棉质材料。

进一步地,髋部约束带与床栏黏贴带、髋部黏贴带和大腿黏贴带之间均通过无骨缝合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通过在髋部约束带的两侧设置髋部黏贴带,对患者的髋部进行保护约束;通过在髋部约束带的下侧设置大腿黏贴带,对患者的大腿进行加固约束;通过在髋部约束带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床栏黏贴带,将患者的制动肢体固定在床栏上进行稳定约束,通过髋部黏贴带、大腿黏贴带和床栏黏贴带的三重制动约束,有效提高了约束带的制动约束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制动约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的结构示意简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髋部约束带;20、床栏黏贴带;30、髋部黏贴带;31、第一髋部黏贴带;32、第二髋部黏贴带;33、髋部加固带;40、大腿黏贴带;5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包括髋部约束带10、两条床栏黏贴带20、髋部黏贴带30和大腿黏贴带40。其中,两条床栏黏贴带20分别连接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两端,用于将患者的制动肢体固定在床栏上;髋部黏贴带30连接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两侧,并位于两条床栏黏贴带20之间,用于缠绕在患者的髋部对髋部进行保护约束;大腿黏贴带40,连接于髋部约束带10的下侧,用于对患者的大腿进行加固约束。

应用本实施例的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通过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两侧设置髋部黏贴带30,对患者的髋部进行保护约束;通过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下侧设置大腿黏贴带40,对患者的大腿进行加固约束;通过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条床栏黏贴带20,将患者的制动肢体固定在床栏上进行稳定约束,通过髋部黏贴带30、大腿黏贴带40和床栏黏贴带20的三重制动约束,有效提高了约束带的制动约束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制动约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髋部黏贴带30包括第一髋部黏贴带31和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32。其中,第一髋部黏贴带31连接在髋部约束带10的一侧;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32连接在髋部约束带10的另一侧。第一髋部黏贴带31和第二髋部黏贴带32之间通过连接件50互相连接。通过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32分别与第一髋部黏贴带31进行连接,连接稳固,制动约束效果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髋部黏贴带30的约束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髋部黏贴带30还包括髋部加固带33。该髋部加固带33连接在髋部约束带10的设有第二髋部黏贴带32的一侧,并且髋部加固带33设置在两条第二髋部黏贴带32之间,髋部加固带33的长度短于第二髋部黏贴带32,髋部加固带33通过连接件50与第一髋部黏贴带31互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髋部黏贴带32和髋部加固带33均为弹性带体。如此,进一步提高了该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的舒适度和贴合度,提高了其制动约束效果。并且,该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中,髋部黏贴带30和大腿黏贴带40的内层均为棉质材料。减少约束部位皮肤发红、疼痛及血运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达到约束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了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大腿黏贴带4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大腿黏贴带40倾斜交叉设置,两条大腿黏贴带40的端部均设有连接件50。这样,提高了对大腿的制动约束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髋部约束带10与床栏黏贴带20、髋部黏贴带30和大腿黏贴带40之间均通过无骨缝合连接。更进一步提高了该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使用时的舒适性。该介入术后制动保护约束带中,床栏黏贴带20的材质为棉质,髋部约束带10内层为棉质,第一髋部黏贴带31为起毛面料,第二髋部黏贴带32和髋部加固带33均为起毛的弹力面料,大腿黏贴带40的里层为棉质,外层为起毛的弹力面料,中间以棉花填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