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86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脊液测压及引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脑脊液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管内穿刺把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末端外接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适用于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通过脑脊液引流装置进行对脑内脑脊液引流,可以起到抢救生命的作用。作为一项重要的麻醉管理技术,主要在心血管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中用于预防和挽救脊髓缺血所致截瘫的严重并发症,对脊髓保护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由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塑胶引流导管。测压装置及引流瓶组成。使用方法为: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并置入引流导管后,连接测压装置测量脑脊液压力,引流出的脑脊液进入引流瓶收集并计量。目前产品存在显著的缺点是引流管过软,内部无支撑,故易打折,负压抽吸时易吸瘪,导致测压不准、引流不畅,留置时间短。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617552.2,申请日2014.10.23,专利名称为:一种一次性脑脊液测压、引流管。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脑脊液测压、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端设有引流孔,另一端设有引流支管接头,所述引流支管接头与引流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还设有测压支管接头,所述引流支管接头、所述测压支管接头分别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端附近外部套有充气气囊一,所述引流管外套有充气装置;所述引流瓶的顶部和两端均设有带孔。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一次性脑脊液测压、引流管,采用引流管的一端设有测压支管接头,引流支管接头、测压支管接头分别与引流管相连通,引流管的引流端附近外部套有充气气囊,不仅能够实现脑脊液的引流、采样,还能同时实现颅内压的测量,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多处开口不易发生感染,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但是关于一种通过在引流管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从而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且可持续的进行脑脊液压力的检测,改良引流装置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的不良临床后果的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通过在引流管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从而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且可持续的进行脑脊液压力的检测,改良引流装置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的不良临床后果的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引流管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从而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且可持续的进行脑脊液压力的检测,改良引流装置的使用效能,延长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的不良临床后果的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所述的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包括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引流导管、测压装置、引流瓶;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所述的穿刺针中间设有针芯;所述的引流导管内部设有超微钢丝弹簧圈;所述的引流导管前端两侧设有多个引流孔,末端设有接口;所述的引流导管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的引流导管末端通过接口连接设有三向阀;所述的测压装置包括刻度板、零点标识、压力调节瓶、测压导管;所述的零点标识设于刻度板右侧面零点刻度的位置;所述的压力调节瓶设于刻度板表面;所述的测压导管前端与单向阀连接,末端与压力调节瓶固定连接;所述的引流瓶设于测压装置上压力调节瓶下方,且二者之间同样连接设有三向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导管直径为F5,表面设有的刻度线总长100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导管头端为椭圆形曲面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调节瓶可上下调节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导管由聚脲胺脂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微钢丝弹簧圈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引流导管内部设有超微钢丝弹簧圈,能够避免引流导管在留置过程中发生打折、吸瘪的可能,从而延长引流导管的留置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所致的不良临床后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2、引流导管头端为椭圆形曲面状结构的设计,可减少引流导管前端置入患者蛛网膜下方的过程中或在蛛网膜下腔内的阻力,降低引流导管前端对患者脊神经根的挤压,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机械性损伤可能。

3、通过调节测压装置上压力调节瓶高度,并观察引流导管末端脑脊液的流量情况,便可快速测出患者脑脊液的即时压力,从而方便患者不同情况可根据所需脑脊液的压力来通过本装置进行测压引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通过在引流导管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可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即使在负压抽吸时,超微钢丝弹簧圈的支撑性仍然可以保持引流导管的引流通畅,从而保证测压的准确性,而测压装置的设计,则可为患者持续提供脑脊液压力测试和引流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引流导管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引流导管穿过针芯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超微钢丝弹簧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超微钢丝弹簧圈置于引流导管内部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测压装置和引流瓶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 11.穿刺针

12.针芯 2.引流导管

21.超微钢丝弹簧圈 22.引流孔

23.接口 24.刻度线

25.三向阀 3.测压装置

31.刻度板 32.零点标识

32.压力调节瓶 34.测压导管

4.引流瓶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前视示意图。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所述的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包括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1、引流导管2、测压装置3、引流瓶4;所述的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1包括穿刺针11;所述的穿刺针中间设有针芯12;所述的引流导管2内部设有超微钢丝弹簧圈21;所述的引流导管2前端两侧设有多个引流孔22,末端设有接口23;所述的引流导管2表面设有刻度线24;所述的引流导管2末端通过接口23连接设有三向阀25;所述的测压装置3包括刻度板31、零点标识32、压力调节瓶33、测压导管34;所述的零点标识32设于刻度板31右侧面零点刻度的位置;所述的压力调节瓶33设于刻度板31表面;所述的测压导管34前端与单向阀25连接,末端与压力调节瓶33固定连接;所述的引流瓶4设于测压装置3上压力调节瓶33下方,且二者之间同样连接设有三向阀2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引流导管2本体由聚脲胺脂材料制成,头端为椭圆形曲面状,采用椭圆形曲面头端便于引流导管2的置入,采用聚脲胺脂材料可减少引流导管2置入过程中患者体内外出血的情况,从而使得引流导管2的置入更加安全;所述的引流导管2直径为F5,表面设有的刻度线24总长100cm;所述的引流导管2的直径略小于针芯12的直径,便于引流导管2的穿过;所述的在引流时,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件1中的穿刺针11选定好患者穿刺位置后,将穿刺针11渐渐置入患者蛛网膜下腔内,待有脑脊液流出后,通过将穿刺针11中的针芯12取出,将引流导管2前端从穿刺针11针芯位置插入患者蛛网膜下腔内,待脑脊液从引流导管2前端两侧的引流孔22进入至导管中后,即可将穿刺针11从引流导管2末端退出,并通过医用固定贴将引流导管2前端与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固定,从而便可进行脑脊液的正常测压及引流;所述的引流导管2末端设有的接口23可保证引流导管2与三向阀25之间紧密相连,保证引流过程持续进行;所述的通过引流导管2表面设有的刻度线24便可判断引流导管2进入患者体内的深度和位置;所述的设于引流导管2中的超微钢丝弹簧圈21,能够避免引流导管2在留置过程中发生打折、吸瘪的可能,从而延长引流导管2的留置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所致的不良临床后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所述的设于引流导管2中的超微钢丝弹簧圈2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配合引流导管2,在使用过程中,引流导管2仍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影响引流导管2的弯曲使用;所述的引流导管2头端为椭圆形曲面状的设计可减少引流导管2前端置入患者蛛网膜下方的过程中或在蛛网膜下腔内的阻力,降低引流导管2前端对患者脊神经根的挤压,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机械性损伤可能;所述的通过引流导管2末端连接设有的三向阀25便可控制引流导管2的打开和关闭,即脑脊液无需引流时,可将引流导管2关闭,需要引流时,打开三向阀25,即可使得引流导管2通畅;

所述的设于测压装置3上刻度板31表面的压力调节瓶33可上下调节高度,便于引测压导管34末端的放置固定,从而可准确测出患者脑脊液的即时压力;所述的测压导管34本体在测压引流过程中,适当固定,便于引流;所述的测压装置3在使用时,通过目测或借用尺子、激光笔等量具,使得刻度板31右侧的零点标识32与患者腋中线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后,固定测压装置3的位置,打开引流导管2末端和引流瓶4与压力调节瓶33之间连接的三向阀25,将压力调节瓶33调至任意高度后,通过测压导管34末端流出的脑脊液流量便可判断患者脑脊液的压力高于压力调节瓶33所对应的刻度或低于于压力调节瓶33所对应的刻度,通过上下调节压力调节瓶33的高度位置,直至测压导管34末端处的脑脊液流量欲滴不滴时,此时压力调节瓶33所对应的刻度值便为患者脑中脑脊液的压力值,而流入压力调节瓶33中的脑脊液则通过三向阀25最终进入引流瓶4中进行收集,如此,便可完成患者脑中脑脊液的持续测压及引流;所述的通过测压装置3快速测出患者脑中脑脊液的即时压力,从而方便患者在不同情况可根据所需脑脊液的压力来通过本装置进行测压引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的本装置中通过在引流导管2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21,可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即使在负压抽吸时,超微钢丝弹簧圈21的支撑性仍然可以保持引流导管2的引流通畅,从而保证测压的准确性,而测压装置3的设计,则可为患者持续提供脑脊液压力测试和引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丝加强型脑脊液测压引流装置,利用引流导管内部设有超微钢丝弹簧圈,能够避免引流导管在留置过程中发生打折、吸瘪的可能,从而延长引流导管的留置使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换管或引流失灵所致的不良临床后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引流导管头端为椭圆形曲面状的设计,可减少引流导管前端置入患者蛛网膜下方的过程中或在蛛网膜下腔内的阻力,降低引流导管前端对患者脊神经根的挤压,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机械性损伤可能;通过调节测压装置上压力调节瓶的高度,并观察测压导管末端脑脊液的流量情况,便可快速测出患者脑脊液的即时压力,从而方便患者不同情况可根据所需脑脊液的压力来通过本装置进行测压引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引流导管中加入超微钢丝弹簧圈,可达到避免引流管打折和被吸瘪的目的,即使在负压抽吸时,超微钢丝弹簧圈的支撑性仍然可以保持引流导管的引流通畅,从而保证测压的准确性,而测压装置的设计,则可为患者持续提供脑脊液压力测试和引流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