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638发布日期:2019-04-24 00:11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诊的诊疗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一次性床单的诊疗床,更换床单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手动按钮按动嵌入在床上的开关,进行床单的更换,二是选择操纵无线遥控器的方式进行更换,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更换床单,使用之后的床单为了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都不会再次使用,虽然是一次性床单,但是无疑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门诊量过大,浪费的床单量也会相对较大,并且,传统的诊疗床床板大多是木制材质或钢铁材质的构件,当患者躺在医疗床上方时,将会有不舒适的感觉,所以,人们急需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躺在医疗床上方感觉不舒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包括诊疗床本体、床架、万向轮、引导辊、床板、缓冲弹簧、床单放送辊、床单、第一电机、杀菌腔室、床单回收辊、床单固定条、加热板、第二电机、传动皮带、臭氧腔室、移门、臭氧水瓶、臭氧水管道、电磁阀、雾化喷嘴、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诊疗床本体下方设置有床架,所述床架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架两端均安装有引导辊,所述床架上方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架与床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床架一端下方设置有床单放送辊,所述床单放送辊外侧缠绕有床单,床单放送辊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床架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杀菌腔室,所述杀菌腔室内部安装有床单回收辊,所述床单回收辊一侧设置有床单固定条,所述杀菌腔室底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杀菌腔室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床单放送辊之间和第二电机与床单回收辊之间均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杀菌腔室上方开设有臭氧腔室,所述臭氧腔室一侧安装有移门,所述臭氧腔室内部安放有臭氧水瓶,所述臭氧水瓶一端设置有臭氧水管道,所述臭氧水管道一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下方安装有雾化喷嘴,所述第一电机上方一端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电机上方一端安装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机、加热板和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床板上表面贴合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底部均安装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与床架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腔室底部开设有导轨,所述移门底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床架两侧设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护栏通过铰链与床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缓冲弹簧,当患者躺在床板上方时,可以感觉更加的舒适,使得门诊医生在诊断时更加的顺利,设置有杀菌腔室,可以对使用之后的床单进行正面及反面的杀菌,便于对床单的二次使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设置有电磁阀和雾化喷嘴,可以将臭氧水均匀的喷洒在床单的正反两面,便于对床单的均匀及快速的杀菌,设置有加热板,可以对臭氧水杀菌之后的床单进行烘干,便于二次使用,设置有臭氧腔室和移门,便于对臭氧腔室内部的臭氧水瓶进行更换,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二控制开关,在二次使用床单时,可以实现对床单的反向移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臭氧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床单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诊疗床本体;2、床架;3、万向轮;4、引导辊;5、床板;6、缓冲弹簧;7、床单放送辊;8、床单;9、第一电机;10、杀菌腔室;11、床单回收辊;12、床单固定条;13、加热板;14、第二电机;15、传动皮带;16、臭氧腔室;17、移门;18、臭氧水瓶;19、臭氧水管道;20、电磁阀;21、雾化喷嘴;22、第一控制开关;23、第二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包括诊疗床本体1、床架2、万向轮3、引导辊4、床板5、缓冲弹簧6、床单放送辊7、床单8、第一电机9、杀菌腔室10、床单回收辊11、床单固定条12、加热板13、第二电机14、传动皮带15、臭氧腔室16、移门17、臭氧水瓶18、臭氧水管道19、电磁阀20、雾化喷嘴21、第一控制开关22和第二控制开关23,诊疗床本体1下方设置有床架2,床架2底端安装有万向轮3,为了便于对万向轮3进行拆卸和安装,万向轮3与床架2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床架2两端均安装有引导辊4,床架2上方设置有床板5,为了使得患者在进行门诊诊断时更加的舒适,床板5上表面贴合有海绵垫,床架2与床板5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6,床架2一端下方设置有床单放送辊7,床单放送辊7外侧缠绕有床单8,床单放送辊7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9,床架2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杀菌腔室10,杀菌腔室10内部安装有床单回收辊11,床单回收辊11一侧设置有床单固定条12,杀菌腔室10底部安装有加热板13,杀菌腔室10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4,为了减小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4底部均安装有减震弹簧,第一电机9与床单放送辊7之间和第二电机14与床单回收辊11之间均通过传动皮带15连接,杀菌腔室10上方开设有臭氧腔室16,臭氧腔室16一侧安装有移门17,为了便于移门17在臭氧腔室16一侧滑动,臭氧腔室16底部开设有导轨,移门17底部安装有滚轮,臭氧腔室16内部安放有臭氧水瓶18,臭氧水瓶18一端设置有臭氧水管道19,臭氧水管道19一端安装有电磁阀20,电磁阀20下方安装有雾化喷嘴21,为了防止电磁阀20与雾化喷嘴21的连接处出现臭氧水的渗漏,电磁阀20与雾化喷头21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第一电机9上方一端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22,第二电机14上方一端安装有第二控制开关23,第一控制开关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机9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开关2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机14、加热板13和电磁阀20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开关22和第二控制开关23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自动更换床单的诊疗床的过程中,通过万向轮3,可以有效的对诊疗床本体1进行移动,当诊疗床本体1移动至门诊室内放置稳定后,首先,将床单8从床单放送辊7拉出,并铺在床板5上表面,将床单8一端缠绕在床单回收辊11外侧,通过床单固定条12将床单8固定在床单回收辊11外侧,当床单8使用之后,按下第二控制开关23,此时,第二电机14带动床单回收辊11转动,对使用之后的床单8进行回收,同时,电磁阀20和加热板13同时打开,在对床单8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雾化喷头21将臭氧水瓶18内的臭氧水以雾态的形式喷洒在使用之后的床单8正反两面,对使用之后的床单8进行杀菌处理,同时加热板13对杀菌之后的床单8进行烘干,便于下次使用,当臭氧水瓶18内部的臭氧水使用完之后,移动移门17,取出杀菌腔室10内部的臭氧水瓶18,对臭氧水瓶18进行更换,当床单放送辊7外侧的床单8使用完毕之后,需要使用床单8时,打开第一控制开关22,使得第一电机9转动,通过传动皮带15带动床单放送辊7转动,将床单回收辊11外侧经杀菌烘干处理之后的床单8收回至床单放送辊7外侧,可以对使用之后的床单8进行二次使用,并且不会造成细菌的交叉感染,大大的节约了诊疗床使用的床单量,节约了医疗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