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998发布日期:2019-09-12 10:03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痒仪,尤其涉及到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



背景技术:

生活中,特别是夏秋季节,人们的皮肤常常受到蚊虫的叮咬,叮咬处的皮肤红肿、奇痒、有痛感,甚者被抓破感染化脓,轻者几天后才能消肿。目前,治疗蚊虫叮咬主要采用各种止痒消毒药品如清凉油、万花油、花露水等涂抹在红肿皮肤上的治疗方法,这些外用药品不能使红肿部位在较短时间内止痒、止痛和祛除毒素,不能消除叮咬后留下的红癍,止痒效果不尽人意。

申请号为CN0121986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蚊虫叮咬治疗器,它包括喷管、火焰发生器,喷管安装于火焰发生器前面,喷管一端为小口径喷嘴、另一端为火焰入口,火焰入口对应火焰发生器的出火口,其孔壁上设有进风孔。治疗器所产生的高温喷射气流可对红肿部位皮肤迅速加热,分解排除蚊虫叮咬后残留于红肿处的毒素,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同时可使红肿处瞬间止痒、止痛,免除因搔痒而人为地抓伤皮肤及引起皮肤感染,但是上述治疗器喷火温度不易控制,而且容易烫伤,也常会燃烧衣服,被褥等,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止痒效果的基础上,使用安全方便的蚊虫叮咬止痒仪。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包括壳体、加热装置、温度显示装置、出水部和定量控水装置,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的加热装置用于给所述的储液腔内的液体加热,所述的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壳体上且用于显示所述的储液腔内液体的温度,所述的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前端,所述的出水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水物的出水口,所述的定量控水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储液腔内的液体定量抽取到所述的出水口处。

所述的定量控水装置包括控制泵以及分别与所述的控制泵连接的吸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吸水管的进水端伸入所述的储液腔内,所述的出水管位于所述的出水部内,且所述的出水管的出水端伸到所述的出水口处。该结构中,启动控制泵,吸水管吸取储液腔内的液体输送给出水管,然后从出水管的出水端进入到出水口,使吸水物浸泽。

所述的控制泵为隔膜泵,所述的控制泵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出水部内。该结构中,隔膜泵体积较小,工作效率高,且控制泵固定设置在出水部内,结构牢靠,同时在倒握壳体时,吸水管能在水位较低时吸取水。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和电源,所述的加热盘与所述的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加热盘用于给所述的储液腔内的液体加热。该结构中,加热盘与现有技术,加热盘与电源相连接,通电后加热盘对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使水温达到预定值,结构简单实用。

所述的储液腔内设置有水磁化装置。该结构中,在水磁化装置的作用下,储液腔内的液体变成磁化水,磁化水具有清污去垢的作用。

所述的水磁化装置包括两个磁铁,两个所述的磁铁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储液腔内。该结构中,两块磁铁相对设置,使储液腔内产生磁场,可以快速产生磁性水。

所述的磁铁为钕铁硼磁铁。该结构中,钕铁硼磁铁产生的磁力非常强,且能持续很长时间,可使得液体快速磁化。

所述的温度显示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机构和温度显示屏,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头伸入所述的储液腔,所述的温度检测机构与所述的温度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的温度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外侧壁。该结构中,温度检测机构、温度显示屏均为现有技术,储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温度检测机构采集液体温度的实时数据反映给温度显示屏,通过观察温度显示屏的数值,快速得知储液腔内的温度,从而便于控制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储液腔能够储存用于止痒的药液;加热装置的设置能够对储液腔的药液进行加温;温度显示装置的设置能够得知储液腔内液体的温度,当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时,断开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避免液体温度过高;定量控水装置的设置能够定量抽取储液腔内的药液,一方面能避免药液的浪费,另一方面防止过多的药液烫伤皮肤;在使用时,首先向出水口填充吸水物,然后使加热装置工作,当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停止加热,手握壳体,使定量控水装置进行工作,定量控水装置定量抽取储液腔内的药液到出水口中,当吸水物处于浸吸水饱满但是不外溢情况后,使其与人体红肿部位进行接触,进行短暂接触后,移开本装置,避免烫伤人,由于蚊虫叮咬后会在人体留下毒素,这些毒素属于蛋白质胶体,胶体受热后遭到破坏,毒素降低,因此加热后的药液舒缓瘙痒效果更加明显;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止痒效果的基础上,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水部与防护罩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温度显示装置6、出水部3和定量控水装置4,壳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11,加热装置2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温度显示装置6设置在壳体1上且用于显示储液腔11内液体的温度,出水部3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出水部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水物32的出水口31,定量控水装置4用于将储液腔11内的液体定量抽取到出水口31处。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温度显示装置6、出水部3和定量控水装置4,壳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11,加热装置2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温度显示装置6设置在壳体1上且用于显示储液腔11内液体的温度,出水部3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出水部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水物32的出水口31,定量控水装置4用于将储液腔11内的液体定量抽取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定量控水装置4包括控制泵41以及分别与控制泵41连接的吸水管42和出水管43,吸水管42的进水端伸入储液腔11内,出水管43位于出水部3内,且出水管43的出水端伸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控制泵41为隔膜泵,控制泵41固定设置在出水部3内,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控制泵41的开关,壳体1或者出水部3内设置有用于给控制泵41供电的蓄电池。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盘和电源,加热盘与电源电连接,加热盘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

本实施例中,加热盘可拆卸的与壳体1连接,储液腔11的底部为金属导热底座,金属导热底座与加热盘接触,这样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储液腔内的液体,达到加热的效果,同时方便了后续的维修。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温度显示装置6、出水部3和定量控水装置4,壳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11,加热装置2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温度显示装置6设置在壳体1上且用于显示储液腔11内液体的温度,出水部3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出水部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水物32的出水口31,定量控水装置4用于将储液腔11内的液体定量抽取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定量控水装置4包括控制泵41以及分别与控制泵41连接的吸水管42和出水管43,吸水管42的进水端伸入储液腔11内,出水管43位于出水部3内,且出水管43的出水端伸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控制泵41为隔膜泵,控制泵41固定设置在出水部3内,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控制泵41的开关,壳体1或者出水部3内设置有用于给控制泵41供电的蓄电池。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盘和电源,加热盘与电源电连接,加热盘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

本实施例中,往出水口31放置的吸水物32为脱脂棉球、纱布、海绵或者吸水纸。

实施例四:如图所示,一种蚊虫叮咬止痒仪,包括壳体1、加热装置2、温度显示装置6、出水部3和定量控水装置4,壳体1内设置有储液腔11,加热装置2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温度显示装置6设置在壳体1上且用于显示储液腔11内液体的温度,出水部3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出水部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吸水物32的出水口31,定量控水装置4用于将储液腔11内的液体定量抽取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定量控水装置4包括控制泵41以及分别与控制泵41连接的吸水管42和出水管43,吸水管42的进水端伸入储液腔11内,出水管43位于出水部3内,且出水管43的出水端伸到出水口31处。

本实施例中,控制泵41为隔膜泵,控制泵41固定设置在出水部3内,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开关12,开关12控制泵41的启动或者关闭,从而让控制泵41每次抽取定量的水(平均每次约为3毫升),壳体1或者出水部3内设置有用于给控制泵41供电的蓄电池。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盘和电源,加热盘与电源电连接,加热盘用于给储液腔11内的液体加热。

本实施例中,吸水物32为脱脂棉球,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0.3克、0.5克、0.6或者0.8克,选用的规格不同,控制泵41的每次的抽取量也有区别,脱脂棉球的部分伸出出水口31。

本实施例中,蚊虫叮咬止痒仪还包括防护罩7,防护罩7罩合在出水部3上,且与出水部3紧配合。

本实施例中,储液腔11内设置有水磁化装置。

本实施例中,水磁化装置包括两个磁铁5,两个磁铁5左右对称设置在储液腔11的内侧壁上,磁铁5为钕铁硼磁铁。

本实施例中,温度显示装置6包括温度检测机构和温度显示屏,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头伸入储液腔11,温度检测机构与温度显示屏电连接,温度显示屏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壁。通过观察温度显示屏的数值,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时,使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避免过高的温度烫伤人。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进水孔13,壳体1为透明隔热材质制成,方便观察水位,需要往储液腔11注水时,将加热装置2朝下,打开进水孔13上的盖子,开始注水,当水位与吸水管42距离1-2厘米时,停止注水,使吸水管42与水位存在一定的空隙,防止在加热过程中,水受热进入到吸水管42后从出水管43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